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一次全民代表大会(上)
最近这十多年里,阿古齐格木带领着他手下的一帮子能工巧匠开始根据陈大伟所教授的知识研究起了电力来。最为显著的成果就是陈大伟的办公室里终于用上了最原始的那种电灯,首领大人因为身体原因,他的住所也安装上了电灯。
电力的事情,就这样开始悄悄的在蒙古部里兴起,虽然目前的发电机功率依然非常之小,也就仅仅能带起几盏电灯而已。
虽然只是一点点的小小进步,可是在付出了千辛万苦之后,蒙古部终于触摸到了超越化石能源这个层次的存在。
蒙古部的属地范围越来越大,那么需要管理的方式也要跟随着一起改变。
传统的驿站系统根本无法应对如此之大的帝国来进行有效管理,能够替代驿站系统的有线电报系统,这其中最为主要的便是电力的发明与使用。
开始有部落里的妇人们成群结队的在各位领队的率领下走向大会堂方向,有的提着桶,有的拿着扫帚,他们开始打扫起那里的卫生来。
接下来的便是从部落学院里挑选一些女学生,安排他们过去作为大会的服务员与引导员。
这一次的大会有着大量部落外的人士过来参与,原属于大金国地盘上的那些民众,在他们日常所接触到的认知中,蒙古部是一个繁华昌盛到了极致的地方。
大会堂里的装饰全部是由部落里的大匠们亲手一点一滴打造出来了,那座椅是用小牛皮手工缝制出来的,里面填充了羊绒,不管是多胖的人,都可以稳稳的承受住。
可以说,为了这一次的全民代表大会,陈大伟已经将一应事情做了极为细致的安排,甚至连每个区域的代表团驻地都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了装饰。
为了发展部落,陈大伟也是完全的拼了老命了,在他的记忆里,后世他也去过人民大会堂开过几次会议,自然对那其中的装饰了解一些,现如今到了蒙古部,使用拿来主义大手法,直接拷贝过来就是了。
虽说因为受限于一些硬件方面的影响,一些设备就算是现在的蒙古部也是无法打造出来的。
照明方面,在阿古达木拼了老命加班加点的赶制之下,又给折腾出来了几台部落目前能制作的规模型号最大的发电机,经过一些列的分流实验以后,开始给大会堂里的几个吊灯实验供电。
最让人操心的就是那话筒与扩音器的制作了。
喇叭那种低级货,部落里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制作出来了,只是那话筒以及一系列的控制设备到目前为止依然还在实验室里加工着。
陈大伟也想着一步到位的将整个蒙古部一下子推向科技的顶峰,可是这种想法也就只能存在于脑海中,当遇到烦心事情的时候,拿出来,自娱自乐一番,阿q一般的安慰自己一下。
各个地方的代表团队开始被召集起来,由领队人员给他们宣读部落里即将开始的代表大会所需要了解的一些情况。
最起码,这参加大会的规矩怎么着也要先了解一下的吧,要不然到时候一下子几千人呼啦啦的涌进大会堂里,那还不整个乱了套了。
这个规矩还是要学习的,几千人在一起开会,要是你做了什么丢人的事情,你这个损失的不光光是你自己的形象,更是自己所代表区域的形象。
关于会议的主要议程与一些重大事情的简报已经发放了下来,目前各个代表队正在组织各自的代表认真学习着。
大家伙都是第一次参加这种会议,虽然有少数的是部落以外的人员,可是这当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从小就跟随在陈大伟身边学习成长起来的小伙子们。
大家伙自然是不愿意输给别人一头,都在那里憋着劲的想办法超过别人,学习的氛围非常热烈。
诺大的一个蒙古部,想要好好的重头开始规划,想要树立新的规矩,想要把大家伙拧成一股绳努力向前冲,这当中可是需要着大智慧的。
好在陈大伟并不缺少智慧,而且仅仅依靠着他那超越这个时代将近前年的眼光与见识,想要理清现在的蒙古部,这一切并不是难事。
问题是现在的蒙古部已经在心理上与实际行动上都严重的依赖着他,部落里的大事小情都需要上报请示他。这就不由得让他想起了诸葛孔明的悲惨结局。
被活活累死的滋味可是不好受的。没办法的陈大伟只得从查干巴拉的亲卫中开始挑选一些机灵的小伙子跟随那些秘书们一起学习着处理政务。
学院里毕业的孩子们都被分配到了占领区的各个城池中出任各种小吏去了,而且以陈大伟的性格,他用人自然是喜欢用身边那些个熟悉的人,知根知底嘛。
而且,军中走出来的这些侍卫们,有着极强的组织性与纪律性,而陈大伟非常看中的就是他们身上的这种性格。
建国所需要准备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而且陈大伟想要鼓捣的是类似与后世的联邦制的家国,这当中,对于如何的去管理下面所属的邦联,自然就成为整个建国的核心所在。
律法的制定其实早在几年前便已经开始了,庞大的秘书团队们攻读着自大金以及大宋购买回来的律法书籍,一点一滴的从中吸取经验,更改,变更为适合蒙古部现实情况的律法。
既然来到了这个时空,而陈大伟想搞法治社会,那么肯定离不开当下这个社会的现实形态。
虽说后世的那种法律制度完善的情况看似比较完美,可是那种情形并不适应现当下的这种封建农耕社会。
一切还是要以当下的社会现实为根本,再说了,法律以后还是会修订,会根据社会的发展去添加或者删减,这个世界本就没有一尘不变的存在。
阿尔泰新城以及贝加尔湖新城的代表们来的并不多,而且全部都是军汉,对于了来才加这种他们闻所未闻的全民代表大会,他们内心里其实也是懵懂无知的,反正只要跟随着自家领队一起就好了嘛。
各个区域的代表们云集在部落首领们经常开会的那个小会议室里,关起门来商量着事情。
虽说大家伙到现在为止还是不清楚这个全民代表带回到底是怎么玩的,又能起什么作用,过程该怎么操作。
虽然有着种种不清楚以及不明白,可是在座的都对于蒙古部“建国”这件事抱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年长一辈的对于什么称帝不称帝的没什么兴趣,前几日他们还刚刚为谁去当那个国王而大闹过一番。当然了,他们并不是去抢那个国王,而是都不愿意去做那个国王而已。
十多个人,刚刚将小会议室给坐满了,阿依纳古在一边忙着给在坐的几人倒着茶水。
刚刚进门的时候,每人都领取了一本小册子,部落自己的印书房里刚刚印刷出来的,制作精美,一看就是那种绝非凡品的感觉。
桌上摆放着的葵花籽,新炒制而成的,还有那花生,也是部落里出产的新货,只是几个人坐在那里,正在认真的翻看着手中的小册子,对于桌上的小吃倒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过了一会儿的功夫,几位首领老大人也一起走了进来,同样的,在进门口的位置,阿依纳古每人发给了他们一本同样的小册子,然后给他们倒好茶水,便安静的坐在一边,自己也捧着一本小册子在那里认真的阅读着。
当初陈大伟在写这些东西的时候,阿依纳古一直从旁参与着,那些从大宋以及原本大金旧地购买回来的律法书籍,他也一并跟随着陈大伟的那些秘书参谋们一起阅读过。
闭门造车很显然并不适合蒙古部的律法制定,采众家之长方才是可行之道,而这一次的法律制定更是蒙古部破天荒的头一次,所以这件事更是部落里的重中之重。
从最基本的宪法大纲开始,人民的权利就被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也是这部蒙古部法律的核心思想——保证蒙古部属地里的那些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侵犯,劳有所得,老有所依,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
被陈大伟写进宪法里的这五条纲要,作为了此次全民代表大会的精髓所在,在蒙古部的势力范围之内,还没有产生什么既得利益者,所以关于如何制定律法,也就失去了最大的阻力。
大家伙看完了手中的小册子之后,陈大伟从门外走了进来,坐在他的那把椅子上。
接过阿依纳古端过来的茶水,喝了两口,润了一下嗓子,然后笑着对大伙儿说道:“这次的大会,部落里筹划了许久许久,我呢,也跟几位老哥商量了许久,你们手中的这个小册子,上面所记录的事情就是咱们这次大会需要办理的最为重要的事情。
在坐的都是咱们部落里走出去的精英人士,这段时间你们就多辛苦一些,回去以后跟自己代表团里的那些人多说说,多谈谈,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毕竟我跟几位老哥在一起商议的这个章程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东西。
今年是第一次开这个代表大会,以后呢,咱们只要没什么重大事宜的话,每年都要召开一次,大家伙坐在一起,谈一谈去年的收获,总结一下经验和教训,顺便将来年的活计给安排安排,在一起商议商议,看看有没有什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