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铁木真及蒙古部
五六月间,就算是在西北这等苦寒之地,这个季节也算得上是一年中最为让人舒爽的日子,俯仰天地间,大自然到处是成片的新绿所覆盖着。原本因为战争而凋零的生活,只需几年光景便又恢复了一片生机盎然。
数年前的西北,到处都是荒芜的土地,就算是零星的一点土地上种植着庄稼,那般模样也是病怏怏的一般。
顺着那条宽阔的大马路,穿越过秦岭山脉的隧道以后,便一直在山岳丛林间蜿蜒曲折的盘旋着。
诺大的一个西北,目前也就只有三条高速公路得以修建完成,眼前的这一条是最早修建的,后来又经过多番扩建,为的就是向洋州城郊的先遣军驻地运输粮草以及边贸物资。
一路上可以见到那一辆辆拉满物资的大车络绎不绝的往来行驶着,那些车夫多半都是从军中退伍下来的老卒。
在驿站休息的时候,遇到曾经的旧相识,铁木真会与他们坐在一起,谈论着京兆府路这些年的发展变化。
受命回归部落的他,从洋州城出发一路骑着马匹朝着长安城赶着路。因为时间还算宽裕,所以这一路上他也不怎么着急赶路。
那匹自从他开始学着骑马便就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的黑色高头大马,此刻正安静的站在驿站旁边的马厩里吃着草料。
此去草原一路上将近两千里的路程,对于他来说算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对于那匹一直跟随在左右的大黑马来说,也是一趟苦差事。
得益于这条高速公路沿途完善的驿站系统,铁木真骑着马匹一路走来,大约每隔一个时辰便会在驿站的休息区里休息一番,也给他的大黑马解解乏。
这条穿越秦岭的巍峨大道一路上连接着无数的支路,大量的农垦村镇也通过这条道路连接着外部世界。
接近中午时分,铁木真就近停在一座驿站里,拿出随身携带的身份证件,交由驻守驿站的小伙子登记以后,便坐在这里休息,吃点饭食。
所有往来的车辆,都可以凭借着随身携带的文书在各座驿站中吃上免费的饭食,而且夜晚的时候还有地方提供给他们休息。
铁木真作为蒙古部落里的原本乞颜部首领也速该的儿子,领着先遣军首席参谋的位置,在蒙古部的领地上,他可以享受到的待遇那是非常之多的。
驿站里的午饭还算比较可口,一个荤菜一个素菜,米饭和馒头随便吃,还有一点用青菜蘑菇做出来的汤装了满满一大桶放在那边。
除了铁木真以外,驿站中还有二十多位车夫在吃着午饭,这些人不光都是蒙古部里的牧民,也有一些汉人以及西夏人在其中。
在从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的几年里,部落裁撤了大量原本的长枪兵与弓箭手还有骑兵。退役的老卒们一般都选择了听从部落的安置,有的做起了负责部落日常巡逻治安的内部警卫人员,而大多数的则被安排到了部落所属的运输队里。
只用了一天多的时间,铁木真便穿越了漫长的秦岭山脉到达了广阔的汉中平原,这当中主要还是因为他比较爱惜胯下的大黑马,不忍心让大黑马高速长途疾驰。
接下来的路程,就轻松简单多了,在穿越了渭水之后,铁木真放弃了继续骑马,而是用他的军官证买了一张火车票,坐上了这个高级的新鲜玩意。
至于大黑马,则交给了运输队里的一位旧相识,让他代为照看送回部落。
火车在蒙古部的势力范围内已经开始普及开来,不过想坐这种高级新鲜玩意,不过想乘坐却非常的难,最起码你得是蒙古部的民众才行。
长安城郊外就有一座火车站,由部落运输而来的物资都是在那里进行装卸。运输人员的客车每天只有一趟通往九原城的,不对外售票,只为部落里的民众提供服务,沿途穿越黄河,从朔州城,宁边城一直到达九原城。
下午出发,第二天早上到达九原城,然后火车会在那边修整半天,紧接着继续往来两地运输人员。
格格木的铁道部,在这些年里已经铺筑完成的铁路有几千里的路程,有从部落直达九原城的复线铁路,也有从九原城通往长安城的单线铁路,还有那从长安城通往银州的物资专用线路。。。。。。
而正在论证中的从长安城通往洋州城的铁路线,因为秦岭山脉的阻拦,一直都没有动工,实在是当年为了打通子午谷隧道让部落里花费了太多太多的代价,至今这个隧道施工依然让大家伙头疼不已。
坐在车厢里,铁木真痴痴的看着车窗外不停向后掠去的风景,他想起了远在草原上的父母,想起了他的弟弟,想起了他最为尊敬的恩师。。。。。。
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位在长安城中当差的退役老卒,而坐在他旁边一直与他快乐聊天的也是一位退役的老卒,而且看那模样,两人应该是当年在一起当兵,并且退役后被一起分配到了长安城中当了一名巡警。
这种事情在部落里多的很,当年的当兵大潮下,大家伙都踊跃参军,虽然说被选上一线军团的几率很小,但是作为二线军团,跟在主力后面做一些后勤物资运输的活计,在服役期完成以后,接受部落的安排,去谋划一份差事还是相当不错的。
铁木真静静的坐在那里,听着对面那一对弟兄在欢快的聊着天。
通过他们的聊天,可以清楚的感觉到,部落的发展已经今非昔比了,当年曾经一起在学堂里快乐玩耍的小伙伴们也都一个个的成长了起来。
部落的兴起就是依靠着他们这一代一代的年轻人薪火相传的接力向前发展着。
坐在由硬木打造的座椅上,铁木真的思绪开始不受控制的发散开来,想着那些曾经的点点滴滴,期许着回到部落以后的光景。。。。。。
在第二天上午,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响起,火车终于停靠在九原城车站。
车上的乘客开始有序的拿着自己的行李下车!
铁木真将他的那个军绿色的背包从行李架上提了下来,背在肩膀上,跟随着人潮走向了出站的通道。
数年未回,当年的矿场小城已经发展的如此规模,火车站也翻新搭设了一遍,再也不复往年的那种简陋与破败。
在广场旁边的兵站里,囫囵的吃了一点东西填饱肚子,然后在兵站管事的安排下,坐上了一辆最近出发的火车,朝着部落方向而去。
在不到三天的时间里,铁木真便已经完成了从洋州城下跨越上千里的旅行,到达了漠北草原。
而在洋州城里,在与图森完成会晤以后,秦桧便开始召集起早就在城里等候多时的各位文臣家将们开起了会议。
蒙古部这条战船不管结果如何他们肯定是要参与其中的,因为朝廷的局势已经越来越没有给他们喘息的时间了。
在军队与武将方面,赵构已经差不多完成了他自己的布局,大量曾经在沙场之上为了老赵家拼命血战的将军被清理出去,换上了对他自己忠心不二的武将来掌管军队。
在如今的这番和平大环境之下,来自北方的威胁已经不是那么的迫切,在将军队收拾完之后,接下来就该是朝堂之上的文臣们该遭殃了。
秦桧作为当初的和谈代表,也是民间关于还是岳武穆的直接凶手,对于他这位左相的处理,赵构自然不会放过。
三年多的时间,坐镇西北的秦桧在西路军与中路军里面私下里收买拉拢了不少的武将,反正大伙儿都对临安城中的那位心怀不满,所以在很多方面也就不谋而合了。
养寇自重的道理秦桧比谁都明白,与先遣军的交易当中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个道理。而图森这几年的按兵不动,其实也间接的鼓动起了秦桧那原本只是弱小的野心。
在这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中,如果你不主动出击,那么只能坐以待毙。
读书人都明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要这个野心一旦在心底萌发出来,那么长成参天大树也就是早晚的事情了。
几大巨头的官家们坐在大厅中,静静的听着秦桧在那里将一应事情娓娓道来。
官家执掌着上百万的禁军,直面应对肯定是没有任何的获胜希望,所以大家伙也就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一直执俯在那里的漠北雄狮。
“既然在这里的都不是什么外人,那么有些事情咱们之间也就没有必要遮掩,在下已经找人代为通传,想着亲赴漠北会一番那蒙古部的当家人,亲自问一下蒙古鞑子方面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