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大宋增兵 - 梦碎铁骑 - 好大一只老虎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梦碎铁骑 >

第九十八章大宋增兵

在一个春雨绵绵的午后,左相秦桧到达了洋州城,随他一起到来的还有朝廷增派的二十万人马。一直驻守在鄂州一线的中路军团全部被紧急征召到了西北洋州,攻伐蒙古鞑子朝廷暂时没有这个打算,但是为了防止鞑子们把洋州这个口子给撕开,又不得不继续向西北曾兵。

好在国朝与大金国的形式随着这几年的发展慢慢的缓和了下来,拱卫临安的五十万大军沿着长江一线摆开,常年保持着对大金国的防范,这是一支无论如何都不能有任何差错的军队,西北战事不管紧急到何种程度也不能动弹分毫。

肩负重任的左相,带着国朝唯一可以调动的重兵集团莅临洋州,自岳武穆罹难以后,整个大宋国朝可以在战场之上正面酣战大金朝的将帅已经越发稀少了。

整个岳家军都被分散到国朝的各个驻军中进行重新洗牌,老帅周元罗当初也只是岳武穆将军旗下的一名参将而已。

二十万大军的云集,通过那飘荡在空中的热气球观察,图森早已经对面洋州城中的情形了解的一清二楚。

这种大规模的征战,在图森的战争生涯中,数年前的西夏之战就已经轮番进行过多次,以致于后来的大金国黄旗海之战,那可是五六十万人的大决战,所以对于眼前大宋国朝增派过来的援军,他真的是一点都没有放在心上。

正好这段时间里,那些前些时日俘虏的大宋国朝官军已经都安排妥当,集中营又加以扩建了一番,眼前正好来了这二十万,看来这战俘营的扩建工作还要加速才是。

这段时日里,最为辛苦的便是京兆府里的那些来自天南地北的商家们,原本这里敞开供应售卖的粮食突然之间一下子从各大交易拍卖场上消失了,而且连那最为廉价的酒水也都停止了售卖,相反的,一些刀枪剑戟之类的兵器售卖量却大大的增加了!

而且最让人琢磨不透的是,这些被大量投放在各座拍卖行里的兵器,与往日里京兆府售卖出去的那些兵器差距非常大、

没有油封,也没有完好的包装,而且武器还有大量使用过的痕迹,虽然价格相对较低,但是作为这个时代里的军火,再低的价格也是在如此巨大的数量基础之上,那也是一个相当客观的数量。

大宋国超与大金朝都派驻了大量的暗探潜入了长安城,大家伙你来我往的在暗地里经过了无数次的交锋,对于这一切发生在光明之下的事情,巴图率领下的京兆府各路人马都抱着视而不见的态度。

既然京兆府是作为草原部落的前进基地,也是部落面对中原的门户,每日里往来的商贾更是不计其数,既然是打开门做生意,他们也早就做好了各方面的应对准备。

再说了,长安城里蒙古部的退役军人可是有着不少的数量,虽然他们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做着那些城市维护管理的工作,可是一旦发生任何的骚乱,动起手来他们可绝对不会手软,更不要说那驻扎在长安城郊的先遣军数万人马。

最近大宋国朝方面过来的商贾们对于长安城中拍卖的那些兵器异常的感兴趣,虽然往日里他们对于从草原运输过来的那些宝刀铠甲也是兴趣浓厚,可是这次他们都是抱着势在必得的决心往来于一场接着一场的拍卖会。

多方人马都有着自己的消息渠道,就连那大金国的商人们都知晓,大宋朝的西路军被蒙古铁骑给彻底围歼了,就在那秦岭以南子午谷过去不远的洋州城下。

这几年,随着完颜希三的主政,大金国慢慢的开始恢复了生机,大量的商贾开始奔走于各个州府间,这座曾经属于大金国的长安城,更是云集了他们大量的人手。

对于情报消息异常敏感的商人们,不用刺探什么消息,光是长安城中拍卖的那海量兵器就让他们明白,大宋国朝的西路军估计离覆灭不远了。

这些常年与蒙古部打交道的商人们自然都明白,就大宋朝的那些个士卒们配备的武器,蒙古人真的没有看上眼。这些年的交往,那些蒙古士兵们装备的武器他们也不是没见过,甚至有那关系熟稔的甚至他们自己商队的护卫都有装备。

京兆府的拍卖行里也有售出那种草原出产的精美上乘兵器,对于这种极品武器,各大商贾们从来都是不吝钱财的去争取给抢到手。

既然大伙儿心中都明白,大宋国朝的军队中,最为强大的重兵集团西路军都被蒙古部的军队给歼灭了,那么左相秦桧带来的这中路军能管什么用。

一直驻守在鄂州一带的这些中路军,在国朝也只能算作是二线部队,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人员素质,他们都无法与西路军这样的精锐相提并论。

长安城依然是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虽说粮草的贸易量减少了,可是那些制作独特精美的各种奢侈品的交易量却开始增加。

商人们可不会去管那些个打打杀杀的事情,在他们的心中,赚钱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而且这些年与蒙古部合作下来,他们心中也是清楚无比,只要是与他们做买卖,中原地带,不管是哪里,人家都会给你送货到家的,你只需要付出银钱便可以了。

战争再怎么血腥都这些商贾们无关,路途险阻也没有什么要紧,至于沿途的那些个什么山寨匪盗之类的麻烦,见到蒙古部的野狼旗他们跑的比兔子都要快。

数年的努力,巴图在陈大伟的遥控指挥下,已经渐渐的将长安城的知名度给打了起来,随之而来的则是这些千百年来行走在中原大地之上的商人们做生意的习惯也在改变。

这个时代里,货物运输本就是商人们最为头疼的事情,往日里不光是需要雇佣各种脚力来负责人搬马扛,还要与各种黑恶势力进行沟通。

虽说商家通达天下,可是有谁知道内里的辛苦!

蒙古部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他们的麻烦,虽说花费不菲,可是往日里他们的货物运输哪一次不都是一样的需要花费大量的银钱!

最让这些商贾们心动的,蒙古部自三个月前开始,突然开始在拍卖行中售卖马匹。而且都是那种成年的蒙古马。

这下子各方势力可就坐不住了,要知道,战马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绝对是战略性的物资,任何一方势力都希望得到,没有谁会想外出售战马来着。

大宋国朝的战马问题一直就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北宋一百五十年的时间,为什么被西北各部轮番骚扰袭击而无力还击,还不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骑兵部队来追击游牧部落!

到了南宋的时候,这种情况愈加的严重,南方的那些山岭丘陵地带更加的不适合作为马场来饲养战马,国朝的军队已经多少年没有配备过一只像样的骑兵部队了!

北方的大金国这些年来,战马也是愈加的紧缺起来,甚至于自从当年的搜山捡海之后,南征已经愈加的困难,没有足够的战马,这个已经严重的束缚住了大金国的手脚。

西夏倒是可以产出大量的战马来着,可是现在的西夏国土上,东边是被一条笔直的直道给堵死了,南方有蒙古部的京兆府路阻拦,北方是蒙古部的老巢所在,留给他们的只有西边一条路。

可是西边也是游牧部落,他们根本不缺少战马!西夏如果想对外出售战马,也就只能通过银州確场经蒙古部的手才可以完成。

那些外来的商贾们对于蒙古部的这种明显属于自残的做法相当的不了解,因为在这个时代里,战马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

大宋国朝的那些商家巨贾们脸红脖子粗的手里挥舞着竞拍的号牌,将一拨又一拨的战马收归手中。

饥渴了将近百年的国朝在通过大半年的积累以后,花出去了上百万两的银钱,终于堪堪组织起了一支骑兵部队。

只是现在的骑兵还处在襁褓之中,左相的这次西南之行并未带着一起前行,倒是那驻守鄂州的大军,上万具的布人甲被全部都调遣了过来。

洋州城下的气氛开始紧张起来,随着大军的到来,城防再一次的充裕起来,士气也在一点一点的积累着,看那模样,又一次的大战也是早晚的事情了。

只是这一切都与蒙古大军没什么关系,他们该做什么还是继续做着什么,士卒们每日里继续进行着操练,火枪兵们和往常一样的每日晚间训练完毕以后都会照常保养着枪支。

这几万大军,那可都是百战之兵,从攻伐西夏开始他们就开始进行职业军事生涯,论起打仗的本事,那对于他们来说就和吃饭睡觉一般的稀松平常。

上一次的洋州之战,在这些蒙古士卒们的心中,其实连他们平日里的训练强度都达不到,要知道,作为蒙古部的最强武装力量,专业从军的他在抛去了一切的负担以后专门从事训练,那强大已经大到了一定的程度。

端枪训练,刺刀上挂着四五块红砖,就那样站立端着,两三个时辰是家常便饭的事情,平日里的各个班组之间的对抗训练更是隔三差五的就来那么一场!

稀松平常的蒙古大军打了一场稀松平常的战争,将大宋再一次的拉到了当初与大金朝对峙的态。

洋州城中,大军驻地的中军大帐里,左相与老帅周元罗左右分开坐在正中,一些偏将以及参谋将军分居左右,大伙儿正在讨论着该如何应对正面的蒙古大军!

“老元帅,本相刚刚到来洋州城,对这里的一切还未曾熟悉,不知这西路军的将士们陷于敌手一个多月里,作为西路军的主帅,可有何应对这策!”

大宋的国策,武将永远被文官踩在脚下,即使像周元罗这样的身居西路军统帅位置也不能例外!

“回左相的话,这段时间里我们与对面的鞑子们沟通了一次,他们说了,让我们派能做主拍板的过去跟他们谈判。”

“哦,是吗?看来这伙鞑子对咱们了解的蛮多的嘛,在他们眼中,连你这个西路军元帅都不当回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