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大幕拉起
整个冬日里,陈大伟都待在部落里专心的教导着他的火枪队,我们的首领阿纳坦乌拉大人也陪着他一起,风雨无阻的每天都去校场上看着那帮小伙子们操练着各种阵势。火枪队是一个新鲜的兵种,这个时代的人们从未见过,连听说都没有听过的新奇武装。
蒙古部的这些火枪兵们,身上穿着的也不再是常备军的那种短装的军服,根据陈大伟的设计以及他们自己提出的意见,一身全新的军装开始在部落作坊中加工制作出来,相应配套的子弹带与枪支保养零件的小牛皮盒子也一并配发了下来。
阿古达木的制铁厂也设计出了一种新式的头盔,用整齐冲床直接冲压而成,战士们都笑话这种头盔就像是煮饭用的小铁锅一般。。。。。。
在与几位首领一起商量过后,大伙儿一致同意给这个新的兵种起一个响亮一点的名字,只是大伙儿的意见非常不一致,各种五花八门的新奇名字都给叫了出来。
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陈大伟只得将他们暂时称做新编第一团,简称新一团!这样才算将这个事情给安排下去。
一千人的队伍,横竖在一个冬日里消耗掉了十多万发子弹,再加上他们自己每个士兵身上配发的一百二十发弹药,阿古齐格木的作坊中日夜不停的生产着,供应起他们的消耗。
热兵器玩的就是消耗战,没有强力的后勤保障是玩不转的,一场战争下来,光是这个新一团,一千来号人的弹药消耗就得几万发,这还不算将来要给他们配备的直属炮兵队伍。
在见识了装备新式火枪的新一团在齐发攒射时的威力之后,也速该与其他几位首领大人就嚷嚷着将部落里其他几个师的常备军全部来一次大换装。
当时的酒桌之上,陈大伟借着酒劲给他们算了一笔简单的账目。
就新兵团的那些战士们,哪一个不都是用银子给堆出来的,就说他们手上装备的枪支,部落里自家出产的,以成本价计算吧,那也得五百多两银子一把。
可是一名士兵不可能只背着一把空枪上战场吧,有了枪支以后,弹药需要吧,刺刀需要吧,那一身的行头也是必不可少的吧,而且那校场之上,每日里砰砰打出去的弹药那也都是银子呀!
简单的计算一下,就那新一团的千把好人,到目前为止,已经花掉了部落里十多万两的银子了。要知道,这些银子可是完全可以装备出来两三个师的常备军呀!
细细算下来的惊人数字,将也速该他们几人完全给惊呆了,平日里不管部落里经济账目的他们,经过陈大伟这么一番抽丝剥茧的详细说明,总算是明白了眼前的这些战士们那强悍的战斗力是怎么个回事了。
不过陈大伟也说了,目前来说,因为部落中对于火枪的制造只是刚刚开始,等将来这个加工的工艺继续改进了,师傅们熟悉了制作的流程,这个枪支的价格还是可以降下来的,等到了那时,再进行大规模的扩编也不迟嘛。
眼前的这一彪人马,只是实验性质的,等到来年开春化冻以后,将他们调拨与先遣军,一起到大金国的中都城去实验一下,看看这个新式武器装备的战斗力到底如何。
这个冬日里,完颜希三的西京路也在紧锣密鼓的运作着,自从中秋那夜他与陈大伟一番长谈之后,他回到富民城就开始了各种大动作。
从富民城通往黄旗海的道路开始拓宽加固,从草原上高价购买的水泥开始运往黄旗海那边用来构筑坚固的战争堡垒。
兴和,怀安,宣德,一座座属于西京路管辖下的城池开始进行修整加固,城中的人口也开始渐渐的往西北撤离而去,原本已经解甲归田的西京路驻军也都开始了召回。
在分发完武器铠甲以后,集中在富民城周边的几座军营中开始各种整训。从漠北草原上通过蒙古部收购来的大量马匹开水朝着西京路集结,为了这场皇位争夺战,完颜希三已经将一切可以用来作为赌本的东西全部押了上去。
从蒙古部通往富民城的那条高速公路,整个冬日就没有停歇过哪怕一天,粮草物资一刻不停的运往西京路富民城。
完颜希三府库中的银子也是一车车的运往了草原之上,只是他需要的物资数目实在是太巨大了,刀枪兵器十多万件,牛皮铠甲几十万件,还有那战马,也赶过去了十多万头。
说实话,西京路也就是这两年攒了一点点家底,就他府库中的那点银钱,陈大伟在草原上都给他算的清清楚楚的了。
不过完颜希三的手中还有着数量规模庞大的奴隶,这些都是草原上急缺的,银子不够的话,可以用这些来抵债的嘛。
小王爷的信件如同雪花一般的送完陈大伟的案头,年纪轻轻的他对于如何来造这个反,如何指挥十数万的大军来与朝廷对抗,又如何将他手中的这些资源换成实打实的战斗力。
这一切都是完颜希三他所不熟悉的东西,没办法的他只得写信向陈大伟求助,从最简单的该如何去排兵布阵,该以何种战略来对付朝廷的大军,战争的规划该怎么去办。。。。。。
好在陈大伟这些年着实培养出了一批实干型的高级人才,就在部落里军管处的管辖之下,一直有着一个战略参谋本部,里面待着的都是陈大伟手把手教导出来的高级人才,而且这帮小子们都是无比憧憬着有朝一日可以纵横沙场。。。。。。
西京路的造反计划在参谋部的那帮小伙子们的策划之下,渐渐的得以成型,陈大伟抽空去给他们把了几次关,而且就如何牵制朝廷的大军做了一些指点。
从中都城出来的朝廷大军,宣德州是他们必走的道路,而如何将那几十万大军引诱到黄旗海的预设战场,这其中可是有着非常大的种种难题。
大新镇的防守一定要做的严密一些,最起码要抵挡上十天左右,把朝廷的大军全部都引诱过来,集中在一起。
那里是中都城的门户,如果西京路的守军太轻易的就把大新镇给放弃了,估计朝廷的大军也不会那么轻易的继续向前范进。
至于如何让西京路的守军做足有模有样的防御,并且撤退的也要做好防范,朝廷的大军也并不是笨蛋,那当中大部分都是在南方前线与大宋朝对峙了许多年的精锐部队。
完颜希三虽说有着所谓的宏大报复,可是他的军事才能真的真的是非常的有限,而且就他手下那帮子侍卫和战士,如果正面硬碰硬的话,南方前线调拨回来的那些精锐大军估计一个回合下来就会把他西京路给扫平了。
虽然到时候当中肯定会有一些局部血战之类的,可是这一切并不能成为阻挡大军前进的绊脚石,大金国的立国百年一直伴随着征战,那些个百战余卒们都有着自己的悍勇。
大新镇是进入西京路的门户,也是到时候双方争夺的焦点,从中都城到达富民城,大新镇过后便是一马平川,西京路将会无险可守,草原上的那几座城池也仅仅是用来储备一些粮草物资以及用来迟滞朝廷大军的兵锋而已。
而蒙古部的大军从宁边城出发,在朔州的平鲁山下完成集结,然后走桑水进入桑干河,再顺流而下直捣中都城,这中间的时间大约需要半个月左右,而且前提是宁边城到朔州的道路进行修整,要不然先遣军的那些四轮大马车在泥泞的道路上就根本无法行驶。
宁边城中的图森已经派人前往朔州进行了实地考察,沿途的关隘已经标注了清楚,道路的情况虽然不尽人意,不过完颜希三已经调派了人手在进行修筑。
先遣军的那几万人马,全部走桑干河的话,那船只也是一个大问题,内河平底船的装载量本就不大,而且先遣军还要随军携带大量的粮草马匹,这其中所需的船只就要上千艘。
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反运动其中设计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点点滴滴的事情都要放在一起进行通盘考虑,疏忽其中任何一点,弄不好的话就会拖累了整个大局。
完颜希三的事情他自家清楚的很,就他手中的那点兵马,打肯定是打不过的,就连他手中的那点粮草都是偷偷摸摸积攒下来的。
完颜亮作为大金国的皇帝,他自己可就是靠着造反起家的,在他登上皇位之后,那对手下的这些个诸侯们,防范之心那是有增无减。
削弱诸侯们的实力,将各个部族的精锐之士收归他自己之手,这一切自从他坐上皇帝的位置开始就一直没有停歇过。
完颜希三若不是得到了陈大伟的承诺,留给他的可就是只要乖乖的束手就擒那么一条路,反抗,基本上就是死的更惨而已。
草原上一直隐藏着的那几万私军,已经全部调派回去了富民城,西京路新近组件的那些个守卫部队,没有得力的人员去指挥,那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
而草原上的那座军营,也都给了蒙古部,陈大伟也终于可以将部落里的校场全部迁徙到那边去,腾出来的土地可以做一些其他的用途。
整个西北大地上,可以说已经是磨刀霍霍了,中都城中的完颜亮也在第一时间便收到了消息,对于他的这位早早的离开中都远赴边陲的兄弟,以前呢他可是一点儿都看不上眼的。
只知道谈一些宽宏大愿,以为说一些大话就可以将这天下治理好了。
都是自家兄弟,彼此都是知根知底,所以在前些年的削番过程中,金兀术的儿子被赐死了,那些老将们的后代一个个的被扫除了朝廷中枢,唯独这位一直待在西京路替他镇守草原的弟兄一人得以幸存。
此次他对西京路的突然发难,也并非朝堂之上的哪位大人说了什么关于完颜希三的坏话,原本他只是想着试探一下他兄弟的反应而已,如果完颜希三老老实实的交出手中所有的权利乖乖的到京城来做一个快活王爷,那么此事也就到此为止了。
也许是心中有亏吧,完颜希三尽然动了歪心思,这可就不得不让他这个皇帝产生一些其他的想法了。
然后再让朝廷的几位侍郎们查一查西京路的老底子,好家伙,这几年自己的那位兄弟在那里可着实捞了不少的银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