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定下 ・
第二日,京城中讨论的最多的就是昨日温杨两府的事情,当然了,这其中被人拿出来说的最多的是苏显武。
照理说,苏显武搅了这两家的亲事,这两家肯定要打上门的。只是,这三家都安静的很,没闹什么动静。众人又在猜,是不是安国公府门第高,他们不敢。
随后,就有人说起来安国公府有多猖狂,逼着小门小户不敢与他们抗衡。这传言,慢慢有些不对味儿。这倒不像是随便说说,像是谁在引导一样。
苏宜思听着下人们说起来外头的话,气得连夜写了个话本子。
她爹正直,行事光明磊落,不会到处说温元青的坏话,她可是烦透他了。后世他就骗了母亲,休了母亲后,还羞辱母亲。如今又骗了爹爹,还差点骗了母亲!
如今竟然还把屎盆子往他们府中扣。
一想到这事儿,她就生气。
酒楼里吃饭的人听着说书先生今日换了话本子,又是公子小姐的故事,便都有了些兴致。听着听着,越发觉得与昨日的事情有些像,听得也就更有兴致了些。
“原来那温家公子竟然是这样的人!怪不得苏将军会去抢亲。”
“是啊,昨日还有人说是苏将军的不是,我就与人争辩过。苏将军是功臣,是个好人,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听说那温公子在刑部判过不少冤假错案……”
苏宜思本想听听众人听过话本子之后会如何骂温元青,没想到竟然听了一耳朵他干的那些混账事儿。
“你若想听,我让人专门讲给你听。”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了起来。
苏宜思抬头看向了来人,脸上露出来一丝笑容。
“殿下。”
卫景撩了下衣摆坐下了。
瞧着面前的人,再想想温元青所属阵营,苏宜思稍微一想就明白过来了,定是眼前的人找人去编排的。
“好啊。”苏宜思认真地应了一句。
她早就知道温元青不是什么好人,也对他做过的事情没什么兴趣。不过,她可以回头讲给爹爹听,让爹爹知晓他的真面目。
卫景给身侧的内侍使了个眼色,严公公连忙上前,跟苏宜思讲了起来。
苏宜思听得很认真,恨不得拿个笔记一下。
严公公心中却有些苦。想他身为瑾王身侧的第一人,竟然干起了说书先生的差事。无奈主子想要哄小姑娘开心,他也不得不照做。
晚上,苏宜思就去找苏显武了。
“爹爹可知外头都在议论咱们府上的事情?”
虽然没人敢在苏显武面前说什么,但他去茶楼酒肆也听说了些:“知道些。”
“外头都在说咱们府上的不是。不过爹爹也不用担心,女儿让说书先生把事情的真实情况说与大家听了。”
苏显武看了一眼面前的小姑娘。他道今日怎么外头转了风向,没想到是面前这个小姑娘所为。他还以为那温家收敛了些,不敢再如此。
“不必在意那些流言蜚语。”苏显武道。
温家不过是个侯府,他就没把对方放在眼里。
“爹不在意是爹大度,女儿可受不了旁人那么说您。”苏宜思道。
接着她又说了许多温元青的事,这些事儿多是今日从五皇子那里听来的。
瞧着爹爹终于与她一起骂温元青,苏宜思觉得心中畅快极了。
不过,她觉得这些还不够。爹娘的亲事虽然定下来了,可苏家的危机却还没有解决。自然而然地,她就想到了三皇子。
想到今日五皇子与她说的那些事儿,苏宜思顿了顿,道:“爹爹可还记得,之前皇上并不想让外祖父接替礼部尚书的位置?”
苏显武面露尴尬之色:“记得。”
他当然记得此事,当时他还怀疑女儿是不是五皇子那边派来的。毕竟,最终修远这边的人没做成,换成了如今的杨尚书。如今想来,自己真的是错得离谱。
“那您还记得之前传言要做礼部尚书的人是谁吗?”苏宜思又问。
苏显武思索了片刻,道:“我恍惚记得是三皇子妃娘家的一个长辈,姓李。”
“那您可知他为何没能坐到礼部尚书的位置上?”
苏显武瞥了一眼女儿,心想,那还不是五皇子的手笔么。因为他打小讨厌修远,所以一直跟修远作对。
虽然没得到答案,但苏宜思还是自己说了出来:“我今日在茶馆听说,那位李大人之所以没能坐到尚书的位置,是因为宫里刚传出来消息让他接任时,短短一个月,他便在府中宴请了四五波人,此事被皇上知晓了。”
“这约摸是个误会,他并非是宴请官员,是在府中商讨政事。”苏显武下意识解释。
说完,方才想到这套说辞好像是温元青说的吧。再想到温元青的为人,苏显武突然怀疑这事儿的真实性。
“才不是呢,就是宴请。李大人当时还在醉仙楼里借了好几个厨子呢,爹若是不信可以去问问。”苏宜思反驳。
苏显武皱了皱眉。
苏显武被周氏罚跪祠堂三日,第四日一早,他还未去找温元青,三皇子那边的人却来传话了。
苏显武想,来的正好,他正想与修远好好说说温元青这厮的恶行,让修远看清楚他的真面目。然而,刚一到他们惯常去的茶楼,他还未开口,就听那厮先开口了。
“阿武,你若是喜欢杨姑娘,直接与我说便是,为何要做出来这样的事情令我们府上难看?”说这番话时,温元青一脸的委屈与无奈。
苏显武瞥了他一眼,冷笑一声。
难听的话还未说出口,只听三皇子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