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河边柳树下
第352章河边柳树下 “哦,那太好了。”
苏楠说道:“想起来也是很不错,绿绿的一片竹林,要是跟一部什么年电影里面一样,在竹林里飞来飞去,在里面拍照一定很不错。”
“是啊,毛竹用我们清水河的水灌溉,一定也会又高又大。”
“老杨,你这个果筐编好了。”
原来是王婶和桂琴过来了。
今天星期一,不是很忙。
“是啊,好了。”
杨叔说着,却也不抬头,用两个膝盖夹住果筐,把最后一跟藤条放到里面去。
苏楠已经洗好了手,站起来,说:“王婶,桂琴姐你们干什么去?”
桂琴说道:“王婶说现在来农家乐吃饭的人多了,盖顶不够用,去那边砍一些高粱做盖顶去。”
现在农家乐用的盖顶就是那种用高粱秸缝制的。
主要用来盛放馒头和水饺的。
虽然现在有不锈钢盖顶和塑料盖顶。
可是,都不如这种高粱秸秆做成的盖顶好用。
苏楠笑道:“太好了,我也跟你们一起去吧。”
陈飞跃说:“后天就是大集呢,要不我再去多买几个过来?”
“不用了,那边有一些还没砍的高粱,再说也不着急用,还是自己做吧。”
“那,我过去砍高粱吧。”
说完,陈飞跃也拿起一把小?头来,和王婶她们一起,来到了胎元西南角的这一小块高粱地里。
这是去年种植的高粱,位置有点偏,当时也没有砍。
想不到一直存活着,也没见腐烂。
到了地里,陈飞跃说:“王婶,你们等着折高粱秸秆,好了。“
说完,陈飞跃弯下腰,抡起小?头,开始砍起高粱来。
唰!唰!
砍好的高粱放到地上发出这样一个声音。
“折高粱秆子了。”
苏楠笑着,和桂琴走了过来,“王婶你先休息吧。”
可是,王婶还是走了过来,开始折高粱秆子。
巴!巴!
高粱秆子基本上干了。
轻轻一折,就会发出这样一个清脆的声音。
这点高粱也就还有二分地。
不一会儿,陈飞跃就砍完了。
王婶她们也折好了高粱秆子,每个人抱了一些,来到了河边的大柳树下。
“缝盖顶了……”
可是,只有王婶会缝,桂琴和苏楠都不会。
王婶已经拿了几个大洋针和一些很细的尼龙线。
她看了看,说:“想不到会有这么多的高粱杆,这些足够缝三个大圆盖顶的。”
苏楠笑道,“那太好了,正好我和桂琴姐每人也缝一个。”
桂琴有些腼腆,说:“可是我不会。”
王婶说:“没什么,这个东西,一学就会。”
说完,王婶先把自己面前的一些高粱秆子拨拢了一下,分出粗细。
粗细均匀的放在了一起。
陈飞跃坐在河边,把脚放在水里,吃着一个西瓜,说:“王婶,这些长短的你不分啊?”
“现在不用分长短,只分粗细就好。”
说完,王婶先拿起几根高粱秆子,说:“一开始这几根先缝好,缝结实,慢慢往上串杆子就好了……”
苏楠学着王婶的样子,也拿了几根粗细均匀的高粱杆,开始缝制起来。
一开始苏楠缝制的很慢。
她坐在一块大青石上,左手拦住腿上的几根高粱杆,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钢针,慢慢缝着。
她的眼睛一会儿盯着高粱秆,一会儿盯着手中的针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