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鸡飞蛋打了
第11章鸡飞蛋打了回到家里,一个骑车,一个推板车。
运送几趟,才能把蛤蜊全部运回家里。
宽敞的院子全部堆满了。
这会太阳高照,已经10点了。
万幸的是早上带着一锅粥出门,不然这会都得饿的没力气走路了。
而村里的人羡慕不已的过来围着,“你们去哪里的?居然能捡到那么多蛤蜊,我还以为自己运气爆棚,捡到100斤都得意了呢!”
毕竟赶海的人很多,又不愿意走到远的地方,僧多肉少的情况下,能捡到100斤都不错了。
结果没比较就没有伤害,他们居然能捡那么多,看着这个趋势起码得有3000斤啊!这宽敞的院子全给堆满了。
谭父笑道,“许久没来那么大的风浪了,想到会有货,所以就跑到海沿滩去捡了,那边人少,就捡的多一些。”
“一大家子都在家,不能出海,肯定想办法弄点货的,虽然费了不少力气,但也不算白费。”
邻居们:“……”羡慕也没用,谁叫自己懒走一小时过去呢!
看着一个个浑身湿透的模样,运回来也费劲了,家里的男人不跟着就靠女人,还真是够呛的。
那么团结的一家人,男人都出动了,还真是少见啊!
怨只怨自家男人不够勤奋,还能说啥呢?
看着别人忙碌着,也不好打搅,只能离开了。
谭少阳看着人群散去,问着大嫂,二嫂,“你们是想生的卖我,还是晒干的卖我?”
“市面价格,生的5分钱一斤,晒干的3毛一斤。”
100斤生蛤蜊,按照今天的个头,起码能有30斤干的,晒干的肯定比生的赚钱。
平时捡的少,懒得废功夫晒干,索性生的称了,干手净脚,不废劲。
但今天不一样,推上来的海货多,一小时都能捡上百斤,谭少阳这个不干活的人都捡到400斤。
谭少南起码有上千斤。
谭少北也能有700斤。
到于谭父,后面运货耽搁了,也是六七百斤。
无论怎样都成,一家人没必要分的那么清楚。
反正谭少阳打定主意了,这些都得晒成蛤蜊干,再拿出去卖掉。
谭少北摆手,他不愿折腾了,累的腰都快直不起来,他媳妇洗洗就回房睡了,也是累的够呛的。
这玩意儿要晒干,没人给他折腾,就不去惦记差价的钱了。
“老三,就上称称吧!你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了。”
谭少阳点头,“钱缓个几天卖掉再给你们啊!”
一家人自然是不计较的。
不够700斤,谭少阳凑了个整,赚了35块,直接给他拿小本本记数。
别小瞧这时候的35块钱,在海边以赶海为生的,一斤猪肉九毛钱的时期,这笔钱算是不得了了。
谭少北知道数量回房睡了,一年跟着出海也就挣个四五十块的,笑的合不拢嘴,牙齿都能掉出来了。
谭少南上千斤,却是打算晒干了卖的,把蛤蜊搓洗一遍,泡水吐沙,补了两个小时的觉就上锅煮,随后去壳晾晒。
谭父不折腾了,反正便宜也是让老三占的,索性生的卖了。
谭少阳也记数的32块。
跟自己刨的合在一块,将近两千斤的数量,可是一个大工程了,可谭少阳有人护着,谭阿奶对他一味的偏心,给他帮忙,也能忙的开了。睡了几小时,又忙到了大半夜。
把蛤蜊干晒个两三天就能卖了。
年轻人有的是力气,少睡一下也无所谓,就这么生生的扛下来,全部处理完毕了。
反正一年也就这么一两次,累就累了。
而此时,知道他们大动作的鱼贩子,却是打算整治整治他们。
反正他们这小渔村,就他一人收鱼货,不卖给他能卖给谁呢?
到时候还不得乖乖的上来求他啊!
他家里就两个闺女,老大招人上门,哑妹媒婆介绍给谭少阳的,谁知道却被人如此的落了面子,只能退而求其次嫁给本村的人了。
这事情他没有埋怨媒婆,反而埋怨起谭少阳了,把一切的责任全部推到他身上,不仅仅是他,就连谭家人都给记恨上了。
就连早前收货,都把谭家人隔开,非得让他们长长教训不可的,不然不长记性,分辨不清楚谁能得罪,谁不能得罪的。
谭少阳才不会管他,已经找好门路了,等他卖掉蛤蜊干,攒够钱就把小渔村的鱼货全收上来,让他这个外村的人没有生存的机会。
到时候着急的是谁还不一定呢!
先让人得瑟两天,到时候就有的哭了。
反正这家人,他都不打算让他们在小渔村里蹦跶了,省的隔三差五的来恶心他,影响他美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