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逐渐明朗
第122章逐渐明朗
是的,没错,这就对了!一切就好像豁然开朗了一样!
把这些零零散散的线索,看似毫无关联的东西集合在一起的话,事情的真相就慢慢浮现在眼前了!
如果童雨是璨氏一族后人的话,事情就容易解释的说了。
因为她身份的原因,所以那些人才会找上门来,也因为她如今不在了,所以就只能在小悠身上获得消息。
当然这其中也有许多解不开的疑问,但大致上,夏未寒和小悠两人都有了拨云见日般的明朗,特别是小悠,她心里暗暗的想到,原来是这样。
“如果妈妈是璨氏一族的后人,她又和师父认识的话,这就不难说明为什么师父会教我那些文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她就是想让我知道那些事情,而且妈妈要是璨氏一族的人,那么那些人绑架我的事自然也就说的通了。”小悠学着夏未寒的模样拖着下巴边思考边说。
“可我有些想不通,若是师父也知道璨氏秘藏的话,那为什么非要教会我那些文字呢?她自己去找不好吗?不是有句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吗?未寒,我不相信人是不贪心的,虽然师父对我很好,真的很好,可若是有一个那么值得人在意的秘藏存在的话,那为什么师父不动心呢?”
未寒,你呢,换成是你的话,你会不会动心?
“你分析的是没错,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夏未寒帮小悠分析道。
“若真的这个秘藏是璨氏一族的,那必然有璨氏一族留下的外人所不知道的秘密,又或者是只有璨氏一族才能有的机缘,也许他们也去寻找了,可始终摸不到头脑,若真是血脉上的限制,别说是顾门,就算是我们夏家倾巢而出,也是一无所获。”
“这么厉害?”小悠听得入神。
“当然。”这样被小悠用崇拜的小眼神看着,夏未寒男人的虚荣心大大的被满足了一把。
“越是古老的隐士家族,就越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传承方法,有些秘术外人是根本不可能知道的。”
“什么传承的方法?就像你们夏家的口述?”
小悠随口说完,两人对视一眼,她顿时囧了一下。
“我不是故意要戳你伤疤的。”小悠咧了咧嘴角,红红的小脸看起来特别的真诚。
夏家的口述机密之事在夏未寒父亲那一代因为他的意外离世就断了传承,所以每次说起这事的时候小悠在心疼夏未寒的同时,也觉得有些好笑。
“当然不是。”这小女人现在都学会调戏自己了。
“和璨氏,顾门这样的神秘家族不一样,夏氏从古至今走的都是官道的路子,和那些带有神话色彩的家族区别很大。”
“不止是在中夏,从古至今的夏家在世界各地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势力,或大或小,夏家的族人除却中夏以我为主的嫡系之外,其他的那些人虽身处在万里之外,虽时代变迁,但他们世代为夏家为首,为夏家效忠的热忱都不曾变过。”
夏未寒比黑夜还要冷漠的脸上,第一次露出这样以自己家族为荣的表情,他不是一个自吹自擂的人,小悠相信,如今的夏家在他的掌握之中,怕是已经做到比他说的还要好的地步。
“未寒,你很厉害的!”小悠由衷的说道。
“呵,童小悠你的男人自然是最优秀的。”夏未寒俊脸之上,满是傲意。
这样的男人,真是,小悠在他腰间捏了一把,小脸在他怀里拱来拱去,这男人还能不能好好聊天了。
因为事情有了明朗的一面,两人的心情都变得特别好,笑闹了一阵,这才回到正题。
“据我所知越是那些神秘鲜少人知道的古老家族,秘密就越多,我相信我们夏家也是有秘密的,只是我现在不得而知而已。所以说小悠,顾门的人一定掌握着关于璨氏秘藏和你之间有关联的信息,不然的话,他们也不会那么笃定你会知道秘藏的所在。”
“是啊,我也是这么觉得。”小悠点头,“可越是这样我越是不明白,他们凭什么就认定了我知道秘藏的事情,说真的,我除了知道那些文字的意思,其他的事情我还没他们了解的清楚,连秘藏这回事也是从他们那听说的。”
“顾衍这个人就是顾门安排在你身边探听虚实的人。”夏未寒一语指出,脸色稍微变了变,但小悠丝毫没有反驳他的话。
是的,他说的没错,前世和今生不知道那些事情不对,那个让自己前世到死都暗恋喜欢的男人居然会有那样让人琢磨不透的背景和明确的目的,一想到她曾经喜欢那个人喜欢到自认为除了别人都不会再爱的地步,小悠就觉得自己傻的可怜,失败的可以。
见小悠有些低落,夏未寒摸了摸她的头顶安慰着说道:“我知道那个顾衍曾经帮过你,也许我说这样的话会让你心理不舒服。”
“没事的,这是明摆着的事,就算你不说它也是事实。”小悠摇头。
她在医院里苏醒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顾衍了。
听萱萱说在夏未寒回来的第二天他就辞职离开了,至今下落不明。
“顾衍虽然是顾门中下一代的门主,不过他们顾门比夏家可是复杂的多,据我所知有旁支的一些人并不服他,很有可能你被绑架的事就是那些旁支做的。”夏未寒并没有因为他是敌人就对他有贬低意味的评价,他的实话实说让小悠对他这个人的人品更看重了几分。
“所以根据我们的推论得出的结果就是,我妈妈童雨是璨氏一族后人可能性很大,顾门的人也是因为我是璨氏后人所以才找上门来的,不过这其中有个很大问题我们也发现了,那就是他们是怎么就那么确定我知道璨氏秘藏的事情,甚至不惜采用绑架这么极端的方式迫切的想要知道这个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的秘密。”
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