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以风为名 - 陛下,您的金手指上线了 - 柳熏风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91章 以风为名

北锖与大越同时撤离了集结在北境的军队,只留下必要的守城将士,安将军自始至终对北锖之人都无法全信,一心想要留下来保护太子殿下,萧晏却非常严肃且认真地拒绝了。

“安将军,您是不相信北锖的王子,还是不相信我呢?”

面对太子殿下的质疑,安祈福抿着唇,一把长刀用力插在身旁的地上,激起一阵尘土,他目不斜视,面色十分担忧:“殿下您的想法自然是好的,可是那北锖之人能乖乖听话吗?”

“将军莫要再过多担心了,两国之间没有谁听话之说,只是互相合作,共同进步罢了,往后虽不敢说,这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里,当是可以和平相处了。”

安祈福还是不那么理解,他握紧刀柄,伫立一侧,望着丰州武郡的方向,他从少年便同卫国公一起南征北战护卫大越安宁,却如今,无需动刀了,这叫他心里不踏实。

冯烟见这位老将军如此纠结,心想大概是新的思想从出现到被人接受都需要一段时间,这其中也总有些人无法理解,笑道:“安将军,不妨想想,北锖攻打大越这么多年从未捞到好处,却从未放弃,为何?”

“哼,还不是他们受地貌环境所限,见识了我们物质的多姿多彩,想要夺取,改善自己的生活。”

“是啊,既如此,那互通有无岂不是两全其美?”

安祈福心想,是美了他们,但其中的道理他还是有些明白的,于是沉默不语。

冯烟又道:“当你的产品物资以和平的方式渗透到他们的国家,这样往后他们如何能轻易的挑起战争,那样百姓生活受到影响,只会怨声载道,久而久之,兴许还会起义,让能者居之。”

安祈福目光亮了亮,一旁的姜栖梧也神色微动,先前听萧晏说起其中关键,没想到风姑娘一个女子,尽也能想明白这些道理。

但随即一笑,风姑娘本就非寻常女子。

见他神色松动,有了兴趣,冯烟继续说道:“经济的互通有无只是第一步,往后还可进行文化交流呀,让更多的人了解大越,也让大越知晓更广袤的世界,这样不好吗?”

姜栖梧赞许的点头,萧晏露出骄傲的微笑。

“其实,所有的世界都该相辅相成,你们想要变得更大,更强,拿刀上战场用武力的方式固然可能扩展更大的疆土,然而终究劳民伤财,其实经济也可以有战争呀。”

冯烟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他知道琉璃不是那种想要称霸天下之人,他心中的理想国,应当是像大唐那样的,海纳百川,歌舞升平,百姓安宁。

安祈福成功的被挑起了兴致,先前太子殿下与国公大人商议此事的时候,他的心理十分抵触,也未曾认真去听其中道理,反正不管怎么说,他最相信的还是自己手中的刀。

“经济之间的战争?”安祈福听得有那么些迷糊。

冯烟点头,道:“这就是一个非常长远的事情了,也需要严密的布局,所以你们的太子殿下就要在此多停留些时日啦,有我替你们保护他,你们就安心的回去吧。”

安祈福见冯烟没有继续要说下去的意思,急道:“怎么个战争法,你倒是说说呀。”

萧晏见状笑道:“此事先前有与您和祖父细说,安将军全无印象了?”

安祈福闻言,一时语塞。

冯烟好笑道:“安将军莫要多想了,安心回京都复命吧,往后开战之前,不妨先谈判,尽力的将战争止于谈判桌前,将所有的矛盾都在此调和,这样既不劳民伤财,也无杀戮和死亡,不到万不得已,绝不短兵相接,若谈不拢,安将军再用您手中的刀,去教他们做人吧。”

安祈福云里雾里的,但冯烟最后这一句话他爱听,便道:“你们年轻人的思想就是离谱,罢了罢了,我老了,回去了,殿下保重,风姑娘保重。”

临走时,又要了菜谱,带了一应烹饪香料,说要将那火锅和烧烤的吃法早点带回去分享给陛下,陛下这两年愈发的消瘦了,胃口不好,御膳房的菜自是天下无双,但吃了这么多年估摸着也腻了,真是需要风姑娘带来的这些新鲜花样,那丰富的口感和新鲜的调味搭配,每一种都刺激着味蕾,让人吃得欲罢不能。

――――

萧晏写给越帝的书信不日便送到了永安殿,萧安/邦看着信中内容,面上露出舒心的笑容,他与晏儿父子相处,从来也都是父慈子孝,没有过分的亲切,保持着礼貌的疏离,因着皇后早薨,两人心中也一直都有间隙,直到前些年才逐渐消除。

即便如此,父子俩平日的话也不多,他对他严厉,他自己更是争气,平时汇报个什么事情,也都是言简意赅,说明要害,今日这封信却是不同,足足写了五页纸。

萧安/邦第一页看完,还舍不得去看第二页,又看了一遍,如此一封信看了快一个时辰,还不离手,脸上不时的露出笑来。

这长长的一封信里,公事汇报依然简洁,多的是漠北风景壮阔,民风习俗,还有许多趣事,最多的提到的是那位风姑娘,两人驿站一行,他看得可是惊心动魄,最后又是风姑娘出奇招,竟然直接掳走了那位北锖的小王子。

“哈哈哈哈哈,真是爽快!”

吴侍华在一旁研墨,见陛下心情这般好,也高兴道:“太子殿下还从没写过这么长的书信呢。”

萧安/邦终是放下书信,命人取来盒子,盒子打开,里面躺满了信封,信封的颜色由旧到新,墨迹由浅到深,字体由生涩到成熟,封面上无一例外都是“父皇亲启”。

萧安/邦将这封信放下,又命人珍藏起来。

“是啊,如今,不同了,身边有了人,心性也变了。”

说到太子身边的人,吴侍华想起那晚雨夜站立在太子身边的女子,灼灼其华,遗世独立,即便周遭大雨倾盆,也未见她有沾染分毫,那女子,神态自然,即便是见着陛下,也全无卑屈之态,然而面对宫人奴才,也无高扬之气,仿佛在她眼里,众生平等,又或者是,除了殿下,便没有人入过她的眼。

那样的人分明是柔和无害的,却偏偏又让他觉得气势逼人不敢小觑。

“陛下说的是,往年陛下要为殿下选妃,殿下都是极力逃避拒绝,如今有了风姑娘,陛下您也不用那么操心了。”

闻言,萧安/邦微微叹气,未来的一国之君全心全意爱上了一名女子,这未必是一件好事。不过,罢了,他未能做到的事,又何苦拦着他去做。

其实对于他,风烟又何尝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不牵扯到任何的家族背景,不会引起朝堂不必要的纷争,毕竟谁都讨不到好要比有谁占优了好,再说这女子也非寻常之人,于晏儿,有救命之恩,且还非一次,于大越,北锖一事,更是立了大功。

他日若有谁不满,这两者随便搬出一桩,也可堵了旁人的多言。

吴侍华见陛下叹气,也不多言,不一会儿,有一名宫女匆匆跑来,守在门外的内侍见又是德馨宫里的,笑问道:“今日可又是来询太子殿下是否来信?”

说着,又道:“你这每日每日的跑啊,今儿个还真让你给碰上了。”

那宫女却急急地摇头,内侍这才发现她面色通红,上气不接下气的喘气,额头上还全是汗,像是疾跑过来的。

“今日这般急匆匆的,莫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吴侍华听见外面动静,出门去询问,那宫女一件到他,匍匐在地,抬着袖子抹着泪,终于说出话来:“娘娘……是娘娘……娘娘她要生了,已经疼了好久好久了……”

殿内萧安/邦听见门口宫女的话,眼皮突然莫名的连续跳了好几下,他起身出门,不觉步子走得快了些,不小心撞到书案,腿上传来闷痛,他却顾不得,走到门外,急切问道:“你说什么?”

小宫女很少面见陛下,原本是紧张的紧,这会儿却将话捋的顺了:“今日早上娘娘在花园里散步,不小心踩了个空,摔了一跤,回来就一直喊肚子疼,太医来瞧说是孩子要出生了,接生的嬷嬷们都好生伺候着,可方才,方才……”

萧安/邦已不听她多言,疾步往德馨宫赶去,好在德馨宫离永安殿不远,片刻就到了,只见贤妃的寝殿外候了几名太医,各个脸上都是焦急,萧安/邦想要进去,却被众人拦了下来:“陛下,不可呀!”

自古男人不进产房,可隔着这殿门,他都听得见姜心柔撕心裂肺的叫喊声,一时心急如焚,一旁太医安慰道:“接生的嬷嬷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人了,相信娘娘吉人天相,能够顺利诞下麟儿,母子平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