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041 - 警视先生离我远点儿 - 莫沉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四十二章041

第四十二章041

“昭和43年12月10日,东京下着雨。”这是明智对当初的“三亿日元抢劫事件”的开场白。

那桩号称日本犯罪史上涉案金额最高的事件,高远当然也有所了解。

昭和43年,也就是公元1968年,冬季的那一天,一辆运钞车从日本信托银行国分寺支行出发,前往东芝府中工厂。

途中,一个骑着摩托车的年轻男性自称警察,拦住了运钞车,声称车上被安装了炸弹,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接手了装有近三亿日元工人奖金的车子,扬长而去。

当意识到这是一起抢劫事件后,警方在东京都全域进行了紧急盘查,但没有任何结果。

此后7年中,接连投入了17万警力和9亿日元经费,依然是一无所获,就这样到了刑事诉讼时效年限。

社会公众对于警察的信任降到冰点,但与此同时,这个尚未解开谜题的案件也成了诸多文艺作品发挥的素材。

1975年,有好几部推理小说的创作都以三亿元事件作为蓝本展开,其中就有刚刚才给明智当过评委的西村悟郎的作品。

“西村老师如果知道,他笔下事件的嫌疑人之一,就和他并肩坐在评委席里,不知道是何等心情。”

明智以平淡的语气说着,同时耸了耸肩。

“多歧川薰是三亿元事件的涉案嫌疑人,这是令尊调查出来的结果吗?”

渐渐被事件本身的离奇吸引的高远忍不住发问。

但明智立刻否定了。

“他查到的是另外三个人,也是当时一同犯案的同伙。至于那位多歧川老师,也就是水泽惠子,则是我当面听到她承认的……”

也就是说,又是上一世的事了。

听了明智讲述在那座被称作“蜡像城”的城堡里发生的事件,高远也不禁有些感叹命运的恶意。

“那些人同伙之间的内讧姑且不论,算起来哪怕是眼下,民事诉讼的时效也已经过了吧?”

刑事诉讼时效年限是7年,民事诉讼则是20年。

正如明智归来之时就曾遗憾过的,没能再见到已故的父亲,现在知道三亿元事件内情的他,面对当年的犯罪者也已经无能为力。

“之前谁说过我们算是朋友来着?”高远忍不住吐槽,“遇到这样的事,反而去找近宫老师帮忙?”

理直气壮的样子,就好像刚才引诱明智采取什么非常手段的不是他自己。

明智伸手推了下眼镜,笑容变得更深了些。

而从得知多歧川薰的踪迹、或者说、从回忆起蜡像城的案子开始,就萦绕在心头徘徊不去的那种抑郁和愤懑,却已经随着方才的交谈,渐渐淡薄了。

也许,明智不太有把握地推测,这才是高远突然在自己面前展现出那一面的真正目的?

毕竟魔术师先生,是个连他本人也不太搞得清楚自身思维逻辑的人。

混乱而且古怪,但也有温柔的一面。

当然,这种评价,明智觉得还是不让高远得知的好。

“说起来,逃生魔术又是怎么回事?”

因为提起近宫玲子,高远终于想起了自己一刻也没有停留就赶来追问的原因。

这人,到底是预计到会有什么危险,还是,单纯地沉迷于钓鱼执法了呢?

“告诉我你的计划,明智,”没有再以“地狱的傀儡师”的身份,而是以高远遥一本人的身份这样说,“这种事——无论是魔术还是冒险——我都要比你更熟悉一些。”

话说成这样,就没有再隐瞒的必要了。

明智无声地叹了口气,心里反而变得轻松了许多。

“在这件事里,我代表的是我父亲,而不是警察,所以我希望尽可能自己去处理。”

在将计划和盘托出之后,明智这样说道。

按他的说法,“密谋就要有个密谋的样子”,所以他们现在身在宿舍的房间里。

高远则翻阅着他从各种渠道收集到的、三亿元事件另外几名嫌疑人的资料。

推理小说评论家,坂东九三郎。

侦探社社长,当麻惠。

犯罪心理学专家,理查德安德森。

“看起来倒不是那种普通的暴发户。”

一般的罪犯,在骤然到手那么一大笔钱后,大约会去毫无节制地挥霍,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吧。

但这三个人却多少算是在专业领域里有所建树的。

而且、都和犯罪有关。

明智点了点头,跟上高远的思路。

“他们本来就是大学同学,隶属于一个叫做‘犯罪研究会’的社团。”

高远的目光不由得亮了起来。

“这么有追求吗?我几乎要对他们改观了呢!”

看到明智分外平淡的笑容,才顿住语声,摆了摆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