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装修买人 - 农家有女初长成 - 安之若素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16章装修买人

“嗯,没错,这里建的还是很牢固的,别说接两层,再接五层也是可以的。”阑晔点了点头。

韩小满绕着整个三层装了一圈,觉得还是很不错的的,很大很宽敞,最重要的是这里没有弄什么小隔间,有的只是架子,好多大架子和大柜子,这样装修起来也很容易。

“那就这里了,没问题吧?”夏书荣问和韩小满的意见。

韩小满点了点头。

最后重新写了两个契约,一个是韩小满和阑晔的契约,五年内分给阑晔十分之一的利润,还有一个是借条,韩小满根夏明瑞借了五千两银子。

之后就是商量装修的事情了,韩小满是想弄主题的,尤其是三楼四楼,想弄成主题餐厅,但是考虑过很可能这个主题,有些人因为不喜欢而不来了,最后只能作罢。

不过每一层楼墙面的颜色也都是不一样的,第一层楼是粉色的墙面,上面画了不少的好看的花朵,第二层楼是画的大海的蓝色,画上了一幅幅的漫画,扬帆起航的一个故事。

第三层楼是浅绿色,春之初,万物复苏的浅绿色,然后韩小满还打算在三楼弄一些大花瓶来,插花。

第四层楼就在白色的墙面上画了不少的翠竹,紫竹,等等。第五层的话,就每个小包厢有不同的风格。

过了几天,夏书荣就回去念书了,夏明瑞帮着找人开始收拾,首先将上面的两层盖出来,院子里也按照韩小满的打算收拾出来。

韩小满和立夏就商量图纸,每一层的布局。

韩老五也来了,韩老五被夏明瑞找来的人带着逛市场,买素材,开始督促着开工。

至于韩小霜就是忙着给几个人做饭,还有就是去一楼开始布置。

而过了几天之后,立夏和夏书荣都有一天的假期,楼小药是被赶来城府的楼永福接走逛逛去了。

夏书荣则是和韩小满商量起买人的事情来了。

夏书荣带着韩小满和立夏去了一家店铺,给韩小满立夏介绍人。

“王老板,这是我说的小满姑娘和立夏。”夏书荣介绍道,“小满立夏,这位是王老板。”

“王老板好。”立夏上前和王老板打招呼。

有着夏书荣的关系,对方自然是不敢怠慢,立刻和立夏聊了起来。

聊了一会之后,王老板问道:“不知道小兄弟你们想要多少人?都有什么要求?”

“我们想要两家子,最好是人老实,手脚干净的,嗯,可以一家子一起买,但是最好孩子要聪明伶俐一些的。”立夏说道。

来之前,立夏已经和韩小满沟通过了,兄妹两个已经是达成共识了。店铺建好之后,需要的人太多了,而且以后开分店必须培养自己的亲信,所以韩小满还要求年轻的必须聪明伶俐,这样也好培养不是?

“这,我这里倒是有,不过只有一家子,四口人,两口子都是老实敦厚的,大儿子是个能干的看着,还有一个妹妹看着有点瘦弱,不过也是个老实的就是没有那么聪明就是了。剩下的就都是一些爷俩啊,姐俩的……”

“不知道王老板有没有名册?”韩小满忽然问道。

这就好像是现代的人才市场一样,做这种中介买卖的,不仅心里有个账本,手头上也肯定会有账本的。

这一点,韩小满还是十分确定的。

就是不知道这个王老板一直不提账本的事情,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了。

王老板讪讪一笑,“没想到小姑娘倒是个明白的,我这就去拿。”

他自然是不愿意了,明白人只要一看账本,肯定就会挑着好的买了,有夏书荣在,他又不敢多要钱,这样的话,他不就亏了么?

本来想着忽悠两下,就一般的人糊弄过去就是了,哪里知道这个一直不说话的小姑娘还是个明白的,居然知道他还有个账本。

真是见了鬼了。

立夏有些羞愧,觉得自己还是没有小满能干。

本来都说好让他来谈的,免得小满锋芒太盛,被人说三道四的。结果还是小满看出来问题了。

夏书荣安慰道:“没事,立夏你还是经历的太少了。”

以立夏从小生活的环境和经验来看,立夏不知道账本的事情还是很正常的。

等以后立夏见识多了,自然而然不会这么轻易的就被忽悠住了。

只是这安慰还不如不安慰呢。

立夏有些幽怨的瞪了一眼夏书荣。

夏书荣一开始还觉得有些莫名其妙,转眼就反应了过来,自己这实在是不算是什么安慰,毕竟韩小满比立夏还小呢。

“喏,这是账本。”王老板将账本放在了桌子上。

韩小满也就没有继续藏着掖着的了,摊开账本和立夏一起看。

最后敲定了一个一家四口,一个姐弟两个。

这六个人是从两个不同的地方来的,一家四口是从灾荒的地方逃出来的,一路乞讨到了这里,最后小女儿得了重病,为了给小女儿治病,就卖身为奴了。

这一家子,柴叔柴婶都刚刚四十多岁,都是壮劳力,而且都是做农活的一把好手。大儿子柴明今天二十岁了,因为身高有点矮,长得还一般,家里又穷,所以一直没有娶上媳妇,但是这账本上记着这个柴明是个会用算盘的,曾经跟着家乡镇上的一个老账房当过两年学徒。

本来这样的人家很容易被人看中买走的,但是这一家子偏偏有一个刚刚大病初愈的女儿,而且还看上去娇娇弱弱的,人家还要求要买就一起买,所以就一直留在了这个时候。

女儿叫柴妮儿,十四岁了。

另外姐弟两个是逃出来的,具体是从哪里逃出来的,为什么逃出来的都没有说。就因为这一点,这姐弟两个的卖身钱定的不高,而且还没啥人买。

毕竟虽然是奴才,但是来路不明的,也没有什么人愿意买。

姐姐王大月十九岁了,不知道为什么还是个姑娘家,弟弟叫王二宝念过书,还认识字。

虽然这是优点,但是也更让人怀疑这两个人的来历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