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第三百四十章做人不能忘本
屯子里其实只有少部分人外出打工,而且在外面的大部分也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跟着顾家霍家的人做事。
大部分人却是留在了家乡,田地还是要种的,反正收成都是自己的当然是要下力气。
此外,农闲的时候却是可以去自己屯子里的公司做事,反正也都是计件的活多做多得。
或者去县城里,百货大楼和电器行里面干活的人也大部分都是望山屯的人。
头脑灵活嘴巴好的做销售,有一把力气的做送货服务。
反正都能赚到钱,除了改善家里的生活,还能攒钱娶媳妇盖新房子。
当然了,屯子里的人日子都变得更好过了。
一群人走在屯子里,连着遇见好几个人,竟然都是不认识的。
别说是顾依依了,恐怕心里最不是滋味的是四位老人家了吧?
屯子里有嫁出去的姑娘也有从外面娶回来的媳妇,添加了不少的人口,甚至有别的地方的人迁徙过来的。
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各回各家,顾长生领着老顾家的人回去了,而霍二牛则是带着霍家的人回去霍家的大楼房。
当初他们离开的时候,是把院子托付给霍大哥了,他那里有一把钥匙。
而霍二牛这里,还有一把。
把大门打开进去,还以为这么长时间没住人,肯定会是布满了蜘蛛网。
结果现在一看,院子内外都是干干净净的,看样子是经常有人来打扫。
过了一会儿就有人来敲门了,原来是霍家大少杜彩凤过来了。
顾依依还有点发愣呢,他们也是忽然决定提早回来过年,并没有具体说明是哪一天。
怎么刚好才回来,大嫂就过来了?
“哎呦幺妹,今年你们回来的这么早,真是太好了。”
因为她有钥匙,也知道屋子里长期不住人会衰败的,所以时不时的就会过来打扫一下院子擦拭一下各个房间的门窗户扇的灰尘。
以前的时候可能杜彩凤还曾经羡慕妒忌恨,小姑子把公婆都带进城去了,而且老二老三家的全部跟着去了。
唯有她男人,心甘情愿的守着老房子,宁愿继续当农民。
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未来前程事业发展的自然也不一样了。
杜彩凤其实心里是明白的,她男人比不上老二的灵活没有老三的滑头,留在乡下才是最适合他的。
而且小姑子也不是真的就把他们俩口子给忘记了,把她两个闺女带进城去读书照顾的很好不说。
也给她留在乡下的男人另外想了一条出路,造纸厂和手工艺编织品加工可是他们目前屯子里的希望,大部分乡亲是靠着那工厂生活的好起来的。
还有县城里,那么大一栋百货大楼,也全部归她男人管。
光只是想想,杜彩凤就非常的激动,心里头也是火|热的。
这几年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了,虽然不能光明正大的贴补娘家,杜彩凤的娘家兄弟却是在百货大楼里干活的。
收入很不错,家里盖了房子孩子去读书,最小的弟弟也娶上媳妇了。
亲娘和嫂子弟媳妇也在农闲的时候做一些小编制品,每年也能有一两百的收入呢。
也许这一两百跟小姑子的大笔财富比不了,但是杜家人可都十分的激动。
杜彩凤的爹娘以前辛苦了一辈子,全部身家加起来,也不过是两百块呢。
其实算起来顾爱国杜彩凤跟顾依依他们联系的不算紧密,最多也就是老俩口经常给老大打电话,询问屯子里还有老家的情况。
而杜彩凤从来不想否认也不会否认,他们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那可全都是小姑子的功劳。
也许有人会说了,你小姑子也是顾家的人,提拔一下老顾家那不是应该的?
杜彩凤却是看得明白,小姑子已经嫁出去了,她首先是霍家的人。
如果一心只顾着帮衬娘家,惹得夫家人不高兴了,损害的是小姑子自己的利益。
而且说实话,以前小姑子在老顾家生活了十八年也没做出什么成绩。
甚至当初被那个男知青欺骗的时候,可还是从家里拿出去许多好东西。
是在和霍东定了亲之后,小姑子开始变得聪明。
也是在顾依依嫁到霍家之后,情况才开始改变的。
所以说顾依依是一个有福气的人,但却是她冠上夫姓之后才有的。
所以老顾家的人也并不眼馋现在霍东的大出息,而是努力的发展着自家的事业。
做人不能忘本,杜彩凤知道自己能做的不多。
现在小姑子他们生活得很好,并不需要她帮他们做什么。
可是不做点什么,杜彩凤实在是心里不好受。
于是就经常的过来打扫这座宅院,让他们过年回来的时候,屋子看着还能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