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收割蔬菜 - 穷途 - 扶子不好吃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穷途 >

第115章 收割蔬菜

尽管杨奕钦和封霖成了村民的代表,可每天的工作和之前没有变化。

第一道防线建成之后,村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检查和加固铁网,在铁网外面铺设一层尖锐铁器。又每隔一段距离,就在铁网上开一道小门,方便日后播种、照料和收割田地里的庄稼,否则每次都要绕一大圈才行。

除了检查各个围护网的安全,两人每隔几天就会去一趟安全区,跟石英茗等人交流村子里的最新进展。

石英茗建议他们建立自己的临时医院,免得有村民不慎生病,手里有药也不知道该怎么吃。

临时医院的地点好找,村里原本就有退休医生开的小门诊,位置在村子的正中间,但医生已经不幸丧尸化,幸存者中再没有专业的医生坐镇,于是杨母和杨奕钦的表姐就成了门诊的临时坐镇“医生”。

选择表姐,是因为对方原本就是医院的护士,丈夫是同一家医院的主刀医生;选择杨母,是因为她继承了父亲的行医笔记,符合成为一个赤脚医生的条件。

几十年前的郝和县可谓穷困潦倒,无论是交通条件还是医疗条件都十分恶劣,杨奕钦的外公曾经是附近几个村子唯一的赤脚医生。外公中医和西医都懂,总是用最简单、最便宜的药解决村民的病痛,平时十里八乡的村民生了病,都会来找他看病,深受大家爱戴。

杨母自小耳濡目染,又被父亲教养了几年,能够治愈一些小病。

而村子里的中老年人都会止血和包扎,张伯和杨父等人还会接骨正骨,足以应对大部分村民的病症。

这就够了。

因为如果人真的生了大病,就是去到石英茗的安全区,恐怕也难得到有效的救治。

又忙了一周之后,杨家菜园里种的蒜苗终于熟了一茬。

杨奕钦和封霖晚饭前的必要活动,就是去菜园子照看里面的蔬菜,查看蔬菜的生长情况。

条件有限,他们只能弄出简易的蔬菜大棚,靠太阳光照在倾斜的透明厚重塑料布上,来勉强维持大棚内的温度,和真正意义上的温室大棚相去甚远。

他们给菜地烧水、施肥料时小心翼翼,终于迎来了第一波丰收的喜悦。

蒜苗属于抗寒抗冻的植物,但处于寒冷季节生长速度也会随之减缓。采收时不能连根拔起,只要保证阳光充足和施肥浇水适宜,割了之后还会重新长。一般环境适宜、生长稳定的蒜苗,可以在二十到二十五天的时候收头刀,再隔十五到二十天收第二刀。

但他们显然没有最好的生长环境。

菜园里的蒜苗早在还没下雪的时候就已经种下了,稳定后足足长了两月余,才堪堪长到了可以食用的地步。

确定蒜苗可以收获的时候,杨奕钦喜不自胜――他们终于有新鲜蔬菜可以吃了。

虽然家里的地窖储藏了一批秋收的蔬菜,但为了便于保存防止腐烂,大部分都陆续做成干菜和腌咸菜了,用来炒菜的蔬菜也多被腌制过,没有新鲜蔬菜的清甜。

杨奕钦和封霖奉母之令,拿着镰刀收菜地的蒜苗。

封霖挥惯了斧头,偶尔也会用镰刀收割丧尸的头颅,但他从来没有用镰刀收割过蔬菜。因此,他挥动镰刀的姿势格外僵硬,镰刀的刀刃朝向蒜苗的根部,来来回回调整了无数次方向,都没下去手。

杨奕钦被逗乐了:“快、狠、准,放心大胆地割就完事儿。”

说完,他就示范地割下了自己眼前的一茬蒜苗。

封霖郑重点头。

“好。”

随后,就缓慢地、慎重地割下了一把青色蒜苗,镰刀切断蒜苗的根部。割完之后,他反手摊开了手中的植物,认真观赏了片刻。

“不用这么小心,别伤到根部就行。”杨奕钦打趣道,“分得清蒜苗和大葱吗?”

封霖抿唇:“以前不能。”

杨奕钦轻笑:“我以前也不能,还有韭菜、麦苗之类的植物,我外公喜欢植物,包括蔬菜和药材在内的所有植物,专门挑时间让我好好认了一圈。”

话音刚落,他已经连续割下了好几丛蒜苗。

封霖渐渐上了手,但神色仍旧谨慎,比割断丧尸头颅的时候更加认真。

他们之前帮助北市幸存者基地掰过玉米,但掰玉米和收割蔬菜感觉上还是不太一样,这些蔬菜经过他们一家人每日的精心照料,好不容易才成熟。

况且,杨父和杨母对蔬菜的情况十分上心。

因此杨奕钦能理解封霖的谨慎。

杨奕钦将收割好的蒜苗放到篮筐里,说:“很多年没试过自己收获蔬菜了,我小时候常常做这种事,长辈一夸我我就更加上头了。”

闻言,封霖收割蒜苗的动作更加小心。

此情此景,似乎他也参与到了杨奕钦的过去一样,时间的流逝令人无比珍视。

封霖看着手里的蒜苗,自言自语一般说:“你小时候一定很可爱。”

杨奕钦:“……”

看着蒜苗说这句话,场景十分微妙。

两人很快就将后院里的蒜苗全部收获,几个篮筐被装得满满当当,收获颇丰。

杨奕钦掂了掂重量,语气叹惋地说:“可惜我们后院的蔬菜种子,大概都要浪费了。”

封霖左右手各拎起两个篮筐:“如果李荞照料得好,应该也能有一点收获。”

他们离开之前,将房子的钥匙给李荞和王彻各留了一把,让他们偶尔看看家里的情况,可以随便取用家里的物资。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照料一番后院的菜地,照顾的好了,说不定能让他们在冬天有新鲜蔬菜吃。

“不知道花花一家子怎么样了。”杨奕钦想到了家里的几只留守猫,“我们为了安全将炉火熄灭了,它们虽然不怕冷,但还挺享受躺在客厅的地毯上烘热全身的茸毛。”

“不会有问题。”封霖说,“基地里没人敢惹它们。”

杨奕钦弯眸开玩笑:“确实,它们似乎比我们混得要更好。”

封霖的视线转向田地里的其他蔬菜。

“其他蔬菜还有多久成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