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伤寒症的解决之法 - 重生黑化:手撕全京城贵女 - 肆无忌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17章伤寒症的解决之法

第217章伤寒症的解决之法

第227章:伤寒症的解决之法

徐老太爷要死,这已是必然之事。那日在徐家的船上,尚未靠近二楼襄晚就闻到了一股奇怪的味道。

‘归宁’这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果实,磨成粉服用可起到镇定安宁的作用,归宁与大千月兰这类花都不属于中原的花,平日实难一见,襄晚也是有机会在褚严浦的收藏室内见过几次。

单说归宁果却是一味极佳的药,可若遇香樟就会形成一种剧毒,中毒者身体会散发出一种腐木的气息,味道越浓郁,说明毒已至五脏六腑,无药可救。

当时襄晚急着找师兄师姐,对此也只是猜疑,没有见到徐老太爷也尚不能断定。所以赠予一粒百毒清,百毒克星,若是她猜错了,服下百毒清人也无大碍。

可如今徐家的人找上门来,襄晚就知道她猜的没有错,徐老太爷这病是必死无疑了。

眼见场面闹的有点僵硬,贺知章又出来做和事老,“徐老太爷的事老夫人放心,现在咱们整个楚州城的名医都汇聚在这岑岭之上,一定会有办法医治的。襄姑娘说的也没错,她虽然出自名师,可到底年纪小,哪能有几十年经验的老大夫懂得多啊,我这就让人给您安排着。”

话已至此,徐兰氏也不能在说什么了。细细想想这话其实也没错,她就是先入为主,因为自家有信得过的大夫都没治得好,一个小姑娘给的药丸就让老爷子醒了过来,才觉得她又几分本事,舍下老脸来上门。

现在看来,也是个不知好歹的。

徐琰干咳一声,“祖母,就依着徐大人的意思办吧。”

没襄晚的事了,她重新穿戴好防雨护具又出去了。

褚孝直跟在她的身后,“襄姑娘。”

襄晚停下脚步看他,褚孝直道:“你托我办的事已经有了眉目,一位曾在前任朱县令手下当过职的捕快说,洪水爆发前夕,嫣然居的掌柜的便带着一众亲信离开了,十几辆马车,不少人手,听说是往京城的方向去的。”

“京城么……”

与娘亲通信期间,襄晚知晓年初时朱关远升职离开了楚州城。嫣然居也做大做广,分铺开遍了楚州城,听说其他州也有分铺,如今是她娘亲和霍小玉合伙经营的。

起初是一个出钱,一个出力。

后来睢阳有了本钱就再投资,所以其中好几个分铺都是两人一起合资的。

期间襄晚还自创了好几个美颜药方在信件里传递回去,她娘已经做成实物投放在商铺中,主要是针对问题性皮肤治疗,客人反馈良好。

最后一次通信里,睢阳曾经提过一次霍小玉想去京城开店,但也没说具体实施日期。

难道是恰好赶在这档口,她们前脚去了京城,后脚洪灾就到了楚州城?也不知有没有顺利到达,若此消息无误,襄晚就只能完成此间的事在赶回京城寻亲了。

谢过了褚孝直,襄晚转身走入水幕之中。

——

“人都走了,还盯着看什么?”

徐兰氏冷哼一声,狠狠的瞪了徐琰一眼,“这种小肚鸡肠的女子要敬而远之,天下美艳女子多的是,这种货色就连给你做妾,我也不会让她进徐家的门。”

“祖母?您说什么呢?”

徐琰撑着伞,瞧着褚孝直朝他看过来,尴尬的压下伞沿,急忙拉着徐兰氏离开,嘴硬的道:“那种干巴瘦的小丫头片子我也看不上啊,浑身没有二两肉。不过这事你也怪不得她,确实是,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能懂什么,祖父短暂的醒来,是那个药丸的事,药丸是她师父做的,咱们找她真说不着是不是?”

“你就为她开脱吧,倒显得你祖母是个小肚鸡肠的人了?”

徐琰无语,“祖母,一会也让大夫给您瞧一瞧吧,肯定是余毒没排清,脾气怎么还是这么暴躁,我可真怀念那个善良慈和的祖母。”

徐兰氏翻了个白眼,善良慈和那也要看什么境况。有男人在,有儿子撑腰自然用不着她。可现下徐家是块没人守着的肥肉,什么苍蝇蚊子的都想来吸一口,她若不狠一点摆出架子来吓唬吓唬那些豺狼虎豹,哪还有安生日子。

徐兰氏叹气,“现在你父亲应该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吧,等他到了,有人撑着这个家了,我就把那个慈和的祖母还给你!”

“祖母您别担心,也还有我呢,我来撑着,您歇一歇!”

——

襄晚回去后和师兄师姐们提了一嘴这件事,让她们都知道,以防后续徐家在找上无患谷的其他人,大家心里也好有个准备。

自从那日带着大千月兰离开徐家的船大家就讨论过,襄晚曾将自己的猜测说给众人听。

其实那腐木之气并不浓郁,再加上有檀香味的掩盖,嗅觉不灵敏的人很难发现。要不然以二师兄的医术不可能发现不了其中的猫腻。

徐兰氏的态度让人心寒,她只是中毒脾气暴躁,又不是被人操控了神智,本身就不是什么善人,所以根本不值得同情。

所以在猜测出徐老爷子的病症之后,知道无药可医,大家也不想多管闲事,纷纷赞同襄晚的做法。

徐家祖孙俩带着岑岭上的十几个大夫去给徐老太爷会诊了,这些大夫一走,药房这边一下空了大半,人手本来就不够,这下更忙不过来了。

经过前两日的看诊,襄晚发现大家的症状普遍都差不多,并且传染率还非常快,若不加以防范,病人越来越多,她们就算累死也治不完的。

夜里终于得空休息的时候,师兄妹七人坐在一处商讨一个解决的办法。

最后制定下来两个方案,一是让所有人都佩戴面巾以防呼吸感染,二是广制伤寒丸,有病的没病的都吃上一颗预防。

几十万人,要做到人手一个面巾,就得上万匹的丝绸,都是逃亡至此的,谁能出门带这么多的布料,显然是不太可能,这是一个难题。

再者制作伤寒丸需要用到的基础草药有两种已经断货,这又是个新的难题。

宁询道:“听今日派出去的搜救队回来说,嘉禾县那边地势高,一些地方还没被淹到,还有人坚持留在那里不肯撤离的,嘉禾县盛产丝绸布料,算是楚州城最富裕的县城,要不然我们去那边找找看?”

大家都很赞同这个提议,潘仁道:“那明天我就和二师兄,还有肖阙师弟一起去嘉禾县找找看,你们几个女孩子留在此地。”

襄晚道:“我们初到此地的时候就听贺城守说想办法去运缺失的药材过来,明天我去打听打听到没到。若实在不行,可以用一些其他药材代替,药效差一点也总比没有的好。”

“这次用药量会很庞大,城守那边确实要好好沟通,否则这件事达不成,我们做再多也是无用之功。”

“小晚,你和那个少尉不是旧识吗?让他帮着通融通融,应该不是大问题。”

襄晚点头应下此事,心中却另有打算,众人各自分配好了任务后回到各自的帐篷内休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