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乌篷船
老田头听见燕子突然又提起了这一茬,他赶忙双手掐诀,然后眼神示意我们两个人。我们两个人也秒懂了,老田头的意思,单手掐诀金罡正法发动。
老田头没好气的瞪了一眼燕子,显然是在责怪她没来由的,突然提起了这件事。
燕子吐了吐舌头,难得俏皮的认错。
不得不说,燕子的的这个模样还真挺可爱的。
“所以你又有了什么疑问吗?之前我已经讲的很清楚了。”
老天头抬起头对着燕子询问道。
“田叔,我想问一下,我们苗疆那边如果出这类的事儿,一般都和神灵鬼怪有关,这个太太六跟什么有关呢?”
老田头额头出了一丝冷汗,掐诀的手微微有些颤抖,但是还是开口说道。
“白仙……”
燕子听完之后脸色也是一白,他好像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开口对着我们说道。
我家那边,不是濒临丽江吗?之前也发生过一件事,跟白仙儿有关。
那是很久之前的事了,老人们给我讲述的时候,也没有说具体是什么时候。
就知道当年,这件事是丽江两岸的渔民发现的,每年的七月十四凌晨,大概两三点钟左右,丽江的河面上就会出现一艘乌篷小船,这艘船总会准时出现在,苗巫教总舵码头。
但是还真别说,现在,我的脑海中已经有画面了,也难怪,燕子会提起这件事……
这件事的诡异程度,一点儿也不比荒村的事小。
这边燕子继续讲述着。
“每当丽江水面上升起大雾,两三丈开外就已经看不清东西了,这个一艘乌篷小船,便会准时出现,这个时候,打鱼的渔民也早已经歇歇了,也没有想法去关注这个船,没人在乎他向哪里去?又消失到什么地方?”
说到这里,燕子,这个小姑娘,竟然轻轻地叹息,然后开口说道。
“田叔,我知道的,就这么多,我舅舅也就给我讲这么多,你知道这个乌篷小船后来到底有什么事吗?”
老田头竟然罕见地笑了一下,然后开口说。
“你舅舅不告诉你也是有原因的,这个秘密还是那个时候的衙门发现的呢?一直都是苗巫一教的禁忌,现在苗铃传到了你的手上,这些事儿你也应该知道了。”
我听得有些莫名其妙,但是还是放下心思,认真去听。
老田头慢悠悠的开口,“那是七月十四的一天夜里,三四点左右,临安衙门的衙差,正在调查一起跳江的案子,死的是一个新娘,新婚当夜,便跳江自尽了,那个女子跟丈夫的关系十分的和谐,也没有什么理由,自寻短见,更匪夷所思的是,尸体竟然一直都找不着……”
为了找到尸体,县衙请了苗巫教的舵主,舵主拿着苗铃,走在丽水边上,在前面领路,县衙的衙差们,举着火把在后面跟着,大雾弥漫,不知不觉之间,那个舵主领着一众人,竟然到了那个码头那里。
还是熟悉的乌篷小船,还没有等到那个舵主开口,衙差们例行公事,想要检查一下那个乌篷小船。
舵主也知道,这件事如果提的话,众人肯定不会相信,当下也没有言语,一声不吭的上了县衙的船。
县衙的捕快划着船在后面追,那个乌蓬小船也不见船桨,但是走的就是飞快。
但是毕竟人多,力量大,终于在半晌过后,在江心位置将那个小船拦了下来。
燕子的模样有些震惊,我觉得她应该是隐约的,听说过这个故事,只是应该没有这么详细,我也没说什么,便认真的听着。
看这个样子,那些捕快们肯定遇到了诡异的事情,从老田头和燕子的神情便可以看出来。
果真如此,就听见老田头又开口说道:“费了半天的劲,移动人终于登上了那个乌篷小船,但是令众人感到恐惧的事发生了,船上没有一丝声音,隐约之间,鼻尖弥漫着一股恶臭味,船头摆着一座精美的花轿子,从那个轿子的窗口可以看见里面坐着一位带着红盖头的人,船舱之内竟然坐着四个轿夫装扮的人……”
老田头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
“这一种人对于那四个轿夫感到惊讶,是因为他们四个人身上穿的衣服油光铮亮的,不像是布料……倒像是寿衣……”
我也有些搞不明白,人家没准就有这个习俗,大半夜的接亲娶亲,这也很正常。
怎么就诡异了呀?我觉得很平平常常。
就算时间是三四点,也没有你们所说的那么恐怖吧?
我正在这里无语,就听见老田头又开口说:“这一种捕快之中,有一个胆子特别大的便走上前,伸手探了一下这四个人的鼻息,然后惊恐的发现这四个人竟然都死了。”
众人在当时立马就慌了,因为他们之前追这个船的时候,那个速度明显是有人在划船。
但是等到登上之后,发现竟然坐的是一船的死人,那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有些惊奇的盯着老田头,刚刚想要说话,不出所料,燕子将我打断了。
“或许是,刚才划船的人怕事情闹大跑了呢?”
老田头抬头看了她一眼,开口说道:“这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能够被称为丽江最邪乎的事,并且被苗巫教列为禁忌,而且,捕快们在后面追,如果有人跳船,他们肯定是知道的的,然而并没有,所以他们当初就认定,是那四个轿夫在划船。”
燕子虽然表面上还有些不服气,但是还是没有再开口说话。
我显然被老田头的描述,给吓了一跳。
好家伙,这四个人集体诈尸了,是吗?
正在这里惊讶,老田头又继续开口说道:“捕快们都觉得这个船太邪乎了,但是越是这种情况越应该彻查,害怕有人混水摸鱼,他们后续又确认了一下,花轿之中做的女子确实是投水自尽的那个,而且也确实是死了。”
捕快们后来打算将船只弄回岸上,但是因为那艘乌篷船,太过于笨重,没有纤夫愿意接这个活。
后来一边就搁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