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兆麟的功德
“徐书记,我们村的刘二宝跟网上一位丢失儿童的情况非常相似,”偶然的浏览到网上一则寻亲信息,李广杰赶快拨通了徐兆麟的电话。
刘二宝是被东陵村村民刘大柱收养的,确实不是亲生的,这是全村人众所周知。
李广杰越看越觉得刘二宝跟宝贝回家网站上一个孩子非常的相像,他跟刘大柱家是前后邻居,李广杰从小就知道二宝不是他们亲生的。
“有空来村子一趟吧,我们一起研究这件事。”
“哦,好的,我马上到。”听到这件事情的徐兆林十分重视,寻亲事关重大,丢失孩子的家庭都有一部心酸史,有的家庭甚至支离破碎,家破人亡!
真是棘手,真是疫情期间,遇上这么个事。
他赶快丢下刚刚整理好的资料——疫区返乡人员统计表,麻利的推上小电驴就往东陵村赶。
徐兆麟刚刚大学毕业的那几年是一位志愿者,他致力于帮助走失被拐孩子寻找到自己的家。
他先后帮助过两个孩子,成功的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到了村子里以后他先跟李广杰碰面,他们一起登录那个网站,详细核对了一下。
寻亲信息和二宝的情况十分相似,但是徐兆麟有点犯难:如何跟刘大柱去说这件事情,有些养父母是极度排斥这种事情小心翼翼的避免养子离开自己。
刘大柱有两个儿子,刘二宝是他的第二个孩子。
刘二宝是他在外地打工的时候带回家的,刘二宝已经在东陵村生活了27年。
他刚来的时候才三四岁的光景。距今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不知道他的生身父母情况如何,但是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就会去办。
刘徐兆麟赶快跟乡派出所的人打了个电话,说了一下这个情况,向派出所的同志赶快就来到了东陵村,徐兆麟和乡派出所的工作人员一同到刘大柱家。
因为徐兆麟实在没有勇气去见刘大柱,这是在挖人家的墙角,但是站到人道主义的立场他必须这么做。
那就交给公家来管吧。
他们跟刘二宝见了面,大概的说明情况之后,就把刘二宝带到乡派出所详细询问了一些情况。
刘大柱没在家,他老婆在家,得知情况的老婆子歇斯底里的阻拦他们把二宝带走问话,阻拦无果后的她给刘大柱打了电话,让他赶快回家。
刘二宝那个时候年纪太小,已经什么也都不记得了,只有找到刘大柱才能知道他的身世,刘大柱现在在外面务工。
徐兆麟和李广杰跟派出所通知商量,给刘大柱打电话,说明情况,并从他那里询问当时的情况,排除拐卖儿童的相关嫌疑。
刘大柱连夜包车回到家中,他打工的地方不是疫情区域,所以不用隔离,回到家中的刘大柱详细听老婆说明了情况,心中五味杂陈不是滋味,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从刘大柱的口中徐兆麟他们终于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刘大柱早年在江苏打工,农忙的时候才回来,那年的麦收时节,刘大柱买了长途火车票准备回家秋收。
但是在火车站的候车厅,他注意到一个小男孩,他自己一个人蹲坐在售票大厅的角落里,不声不响。
小男孩穿的衣服非常脏,但是眼睛又大又亮,应该不是智障孩子,可能是跟父母走散了吧?
刘大柱待在原地观察,快一个小时了也没人跟孩子说一句话,该吃午饭了,男孩嗦着手指直勾勾的盯着刘大柱冒着热气的泡面桶。
刘大柱见状就没舍得吃泡面,他把孩子拉起来,牵到座位上,喂他吃方便面。
饿极了的孩子像一只饿狼,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吃饱喝足的小男孩眼睛里有了光彩,刘大柱又在车站的小卖铺给他买了一些吃的。
他在原地等丢失孩子的人来寻,但是等了大半天火车都错过了,也没有等到。
当时的刘大柱,他是个文盲,不懂去打110报警或者其他想办法,眼看天色已黑,他只能带着孩子跟他一起踏上了回老家的火车。
三岁的刘二宝上了火车之后就昏昏沉沉的睡着了,醒来以后就已经跟着刘大柱到了东陵村。他说不清自己的家在哪里。只知道自己的小名叫二宝,所以刘大柱就给他取名刘二宝。
刘大柱说,当时孩子的口音他判断是四川、重庆或者贵州某地方的人。
小男孩当时身上没有任何可以知道他身份的东西,他只穿了一件很单薄的小破棉袄和一件破棉裤,脚下踩着一双露了脚趾头的不合脚的破布鞋。
在了解清楚刘大柱不存在拐带嫌疑之后,民警同志让他从审讯室出来。
自己已经把刘二宝养到这么大,还给他娶了媳妇,圆圆全全一家人,如果现在认亲的话,那还能留得住这个二儿子么?自己以后的养老他还会管吗?
刘大柱表现的十二分的抵触,但是徐兆麟和李广杰一番耐心的劝说和分析:
哪个孩子不想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呢?当他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时候,还知道了你极力阻止可能实现的寻亲,导致二宝这辈子见不到自己的亲生父母,他的心情作何感想呢?他会有遗憾、他会埋怨,甚至还会恨你们。
其实人都是有感情的,你生没生他不重要,因为养恩比生恩要大呀,你们几十年的感情是任何东西换不来的。
一番劝导下来,刘大柱缓解了情绪,他勉强同意了。
其实不管他同不同意,警察已经立案,帮助二宝找到亲生父母是谁也阻止不了的。
为了帮刘二宝尽快找到他的家人,徐兆麟建议让他马上采血,跟对方取得联系,把他的血样与数据库中他亲生父母的血样进行比对。
血样寄过去以后,没过多长时间就有了好消息,刘二宝的血样和网上的寻亲父母比对成功!
刘二宝的亲生父母接到他们生命中一个重要的电话,说的第一句话,他们永远不会忘记,那就是——恭喜你们比中了!
徐兆麟高兴的无以言表,他和村委的干部们都激动万分,派出所的民警也是欢呼雀跃。
但是得知这个消息的刘大柱黯然神伤,不知道刘二宝会何去何从,是放弃现在的养父母投奔自己亲生父母身边呢?还是选择留在自己的身边。
刘二宝的亲生父母是贵州人,他们早年生下了两个女儿,留在老家,父母带着,第三胎生了刘二宝视如掌上明珠,就算出去打工也带在身边。
刘二宝被他们带到了打工的地方住了下来的,虽然很苦,但是看着虎头虎脑的儿子,夫妻二人干活有使不完的劲。
刘二宝年纪还小不能上幼儿园,他们工资微薄也请不起保姆,只能把孩子锁在家里,刘二宝自己在家看电视、玩玩具,从窗子里可以望见远处父母打工的工地,一直这样倒也没什么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