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你就坐在这别跑 - 从恋综走出的文娱巨星 - 巡礼之时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七十一章你就坐在这别跑

这是一栋坐落于闹市之中的文化传承之地。大概四层来高,建筑的外观由一块块洁白的石砖堆砌而成,在大门的左侧用如刀剑般锐利的字体刻着出版社的名字——

辞年出版社。

走进大门,一排排的展示柜上摆放着从出版社建立以来出版的书籍样本。在旁边还专门地列出出版的时间和作者的姓名。

甚至几本获得过不少奖项的书旁,在介绍的末尾还加了一行小小的字,把当时负责的编辑姓名也给罗列了上去。

看到陈知行一进来就盯着陈列的这些样书看,门口的保安也没有说些什么,对着他笑了笑,然后示意他可以继续参观。

作为一家成立了几十年的老出版社,辞年出版社在魔都的出版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甚至夸张点来说,辞年出版社见证了魔都出版业的发展。

而这些陈列的样本,就是它这数十年来光辉历史的见证。

自从这一任的总经理决定将陈列室摆到入口处,每天都会有很多慕名而来观摩的人。只要这些人不做一些可能损坏书籍的事情,他们一般也不会过多的去干涉。

毕竟那位新来的董事长说了:“书放着就是给人看的,与其供在顶楼的陈列室里一动不动,不如放到门口来让大家一起看看,大不了晚上再收起来就是了。”

为此他们还特意在陈列柜的一旁安装了智能屏幕,并且已经提前录入了这些书的内容,让游客可以即时地翻阅。

这个地方还真是和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啊。

随手翻了几本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著作,陈知行心里想着。

他走进来之前原本以为像这样大的出版社应该会讲究规矩,更刻板一些,没想到居然这么富有人情味。

对着保安点了点头,以示谢意之后,他对着咨询台的位置走去。

“你好,请问投稿要找哪位编辑,是武侠类的小说。”

坐在咨询台里的接待员看了他一眼,虽然好奇他为什么要戴着口罩,但也是很客气地告诉了他。

“您顺着这条路往里走,走到头右手边有一间会客室,里面会有编辑招待您的。”

陈知行点了点头,拿着打印好的稿件就往里走。

之前他连载漫画和出版单行本一直是通过漫客出版社。

而漫客严格上来说算是出版界里的泥石流,业务方向看的就是富二代老板的喜好,这么久以来运营的也只是漫画一项。

所以,这还是他第一次到正儿八经的出版社里来投稿。

走到尽头的会客间里,只看见一个年轻的编辑坐在里面,正苦大仇深地盯着面前堆得高高的稿件。

因为今天是出版社一月一度的公开投稿日,来投稿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再加上出版社这两天在其他业务上有些受挫,所有的正式编辑都被总编叫去开大会了,所以只有让实习编辑来负责今天的投稿接待。

只是,这些稿子的质量未免也太让人心惊胆战了些。

会客室里林丹想起了刚才接待的那个要拿诺贝尔文学奖的老大爷,心里一阵难以言喻。

只感觉自己的职业生涯就如同眼前的这堆稿件一样,前途叵测。

这时候陈知行敲了敲门。

叩叩。

坐在会客间里的林丹抬头看到了他,马上换了一副表情,挂上了笑容。

“您好,请进。”

陈知行同样笑着打了声招呼,“你好,我是来投稿的。”

说话间就把手里的稿件交给了她。

他倒也不觉得出版社让一个年轻的编辑负责接受投稿是对作者的不尊重,毕竟年轻也并不意味着没有能力。

林丹点了点头,双手接过了陈知行递来的稿件,先扫了一眼。

封面上只有三个大字——

碧血剑

就连作者的名字都没有写上去。

又是武侠小说吗?

林丹心里一阵无奈。

她已经不记得这是她今天收到的第几份武侠小说的稿子了。

自从他们出版社里的出名的几个武侠小说家被新年出版社挖走,总编对外抬高标准招收武侠类稿件的消息传出之后,每天他们都能收到很多的武侠稿件。

但这些稿件里面,真正能够火起来的并没有多少,大部分都在最后一轮审核的时候被砍掉了。

她看了一眼陈知行,年纪也不是很大的样子,心里就更没抱着什么期望了。

毕竟那些能够写出优秀武侠小说的作家,大部分都是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人,年纪至少也在三四十岁左右。

因为对生活有着足够的了解,所以在刻画人物的时候才能更加的深刻。

但即便如此,她还是十分认真地翻开了陈知行写的武侠小说。

小说的开头用文言传记的方式讲了浡泥国那督张氏的故事,虽然有些晦涩难懂,但林丹还是强撑着往下看了几段。

等看到张朝唐在老师的指引下决定前往中原求取功名,她就下意识地认为这个叫做张朝唐的人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