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信使
从云南回归到大本营,刑州的路程,四王爷忽必烈走的是想当的快。
原来他让伯颜将军率领大军缓缓而行,自己则带着一百卫队和姚枢,率先走了。
这个时候,察必王妃他们正在翘首以待四王爷忽必烈的归来。
回到了自己的王府之后,他来不及休息,就将在刑州的亲信都召集起来,召开一个小型的秘密会议。
参加这个小型的秘密会议的有刘秉忠,姚枢,郝经,董文忠,董文用等人。
其实不用商量,他的这些属下都是一个心思。
那就是希望四王爷忽必烈该称大汗了。
要知道,当初大妃哈斯无力执掌汗廷的时候,召开库里勒台大会,如果不是四王爷忽必烈不想同自己的大哥,蒙哥大汗相争,那个时候,以他的实力,四王爷忽必烈完全可以当上蒙古的大汗。
而且,自从成吉思汗之后,在蒙古上层,一直有一个所谓的第四遗言,说是将来能够继承成吉思汗的伟业的必定是这位四王爷,忽必烈。
为了这个,还闹出了很大的风波。
现在蒙哥大汗也不在了,可以说四王爷忽必烈继承大汗之位那是名至实归。
听了众人的话,四王爷忽必烈就拿出了一块银牌。
这块银牌正是在大理王国的时候,辛幼轩交给四王爷忽必烈的。
当然了,关于它的来历,黄山派的少掌门,辛幼轩也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四王爷忽必烈。
当时,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经他这么一说,众人这才知道,还有这么一回事。
董文忠和董文用是武将,待这四王爷忽必烈说完之后,他们就说,既然四王爷忽必烈安排好了,那还有什么可说的。
赶紧的称大汗就是了。
除了这两人之外,郝经也很起劲,说是他应该在七王爷阿里不哥称大汗之前立即称大汗。
他们这几个是很兴奋,可是这刘秉忠和姚枢一直没有开口说话。
对于这两个人的意见,四王爷忽必烈一直是最重视的。
姚枢和刘秉忠相互对视了一眼,刘秉忠就率先开口了。
说实话,他个人觉得称大汗这件事情还需要慎重。
郝经听他这么说,认为他的想法实在是太保守了。
可是他姚枢却很支持刘秉忠的观点,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