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忠义将军
统矢逻城是平复了,可这里是高氏一族控制的核心区域,如何收拾这里的人心,确实是一个很大的的难题。
对于不投降,拼死抵抗的城池,蒙古大军按照规矩,都是要屠城的。可忽必烈四王爷自从主政了刑州之后,就废除了这项规定。
这次,高氏一族的高国主宁死不投降,在这统矢逻城当中,又进行了抵抗,忽必烈四王爷麾下的很多将领就向他建议屠城以示威,好让这高氏一族的人知道蒙古大军的厉害。
这么多人提出这个建议,四王爷忽必烈心里也有些动摇了。
要知道,屠城的事情,他也曾经干过不少。
可为了慎重起见,他还是将姚枢招来,同他商量这件事情。
姚枢听了之后,将头摇的像拨浪鼓似的。
自是极力的表示反对。
要知道,当初这废止屠城的规定,就是这姚枢力主的。
姚枢认为这次攻下统矢逻城,大败高氏一族封地的大军,已经是足以立威了。
眼下要做的事情应该是施恩了。
不但不能屠城,反而要拿出粮饷来,安抚那些受伤的高氏一族中的战士,还要周济那些揭不开锅的穷人。
如此一来,必当大获人心。
这是儒家的治国之道。
对于四王爷忽必烈来说,他倒是可以理解的,可想要他麾下的将领们也按照这个思路来做,确实是有相当的难度的。
这也是听了姚枢的意见之后,四王爷没有立即表态的原因。
见到这种情形,姚枢就又道:“请您想想,眼下我们已经占领了统矢逻城,那这里的臣民就是蒙古汗廷的臣民了。”
“四王爷您作为这次进攻大理的统帅,怎么可以屠杀蒙古汗廷的臣民呢?”他又问道。
他这一问,确实是含着很深刻的道理的。
汉人说,四万爷忽必烈也读过不少。
他知道,屠杀自己的臣民,那就是等于是毁掉了自己的根基。
那会儿,当众将向他重提屠城的建议的时候,四王爷忽必烈确实是有点脑袋发热了。
看来,屠城这件事情,既然已经成为历史,那就只能是永远的尘封起来了。
四王爷忽必烈想到这里,就立即擂鼓聚将。
才散了没有多大一会儿,四王爷忽必烈又召唤他们,这些蒙古将领们心中大喜,他们以为这是四万爷忽必烈同意了他们的建议,对他们宣布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