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五章大全发难
听说有人有事情要奏,这大宋皇朝的理宗皇帝就朝下一看,只见正是当朝的宰相之一丁大全
此人自幼出身于贫苦的家庭,他的妻子乃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女仆。
这女仆的父亲和丁大全的父亲乃是八拜之交,当时见两人呢还算门当户对,就将自己的女人许配给了丁大全作为妻子。
这女仆自从嫁到丁大全家里后,十分支持丁大全读书,经常鼓励与他,让丁大全没有了后顾之忧。
这种情况下,丁大全就发奋读书,而且他的妻子乃是出自大户人家,见过世面,知道怎么去巴结别人。在他妻子的教导下,这丁大全就不论见到谁都是一衣服很恭顺谦卑的神情。
此后,他终于通过科考当上了宁德县主簿。初次为官,丁大全十分非常的努力,注重为老百姓办实事。
他所任的这宁德县城曾经出过很多的名人,可是在宁德县境内到处都是崇山峻岭,行走极为不便。严重的影响了和外界的沟通交流。
这丁大全上任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就亲自到下边勘探道路,主持修建了著名的“白鹤岭道””。
当时的宁德县没有修路的资金,劳动也十分的短缺,丁大全想尽办法,筹措资金,并将自己的薪水都拿出来作为修路的资金,自己也普通的百姓一样,在修路的工地上与他们同吃同住,历经一年多,终将道路修成。
这条道路大部分都是在石山之上开凿石阶,依次盘山而上,道路的宽度大约有三米左右,这在当时的山区算的上是比较宽阔的道路了。
这样一来,从当时的福建福州到宁德县城的道路就大大的缩短了,对于当地的名生有极大的改善。
他在宁德县城的这些政绩,得到了临安朝廷赞许,在加上他善于巴结权贵,在朝廷中有内侍董宋臣为他在理宗皇帝面前说好话,丁大全很快从宁德县城步入临安朝廷中任职,一跃而成为了京官。
虽然到了临安为官,可是临安乃是大宋朝廷的都城所在,位高权重的王公大臣多的是,在这些人的眼里,丁大全根本算不上什么。
丁大全知道,想要获得更高的职位,他就必须的为自己的制造机会。
果然这机会总是会留意有心人。
他的后台董宋臣和朝中的枢密使董槐一直不和。
枢密使董槐十分的厌恶宦官干政,多次上奏折请求理宗皇帝将董宋臣驱逐出皇宫。可是理宗皇帝对这董宋臣十分的宠爱,而且理宗皇帝的宠妃阎贵妃又经常吹枕边风,说这董宋臣平日的将后宫的事情处理的如何井井有条,这理宗皇帝就一直护短,将董槐的奏折弃之不顾,不予理会。
当然了在,董槐做了这些,董宋臣对他自然是恨之入骨。最近他打听道自从董槐当了枢密使后,大力的整顿朝廷的兵马,将那些胆小怕事的将军们裁撤了一大批。
这么做,对大宋朝廷当然是好的,可是那些被董槐裁撤掉的人确实心有不甘,自然就十分的憎恨于他。
董宋臣觉得这个事情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他自己碍于身份,不便出面,他就想到了丁大全。
从一次见到丁大全的时候,他就已经觉察到此人的内心有着很强的欲望,渴望能够高神升。
这样的人,只要给他机会,他肯定会毫不犹豫的上前,把握机会的。
在大宋朝,皇帝最为忌讳的就是带兵统帅过于强势,丁大全想到这点,就上了一个奏折,说是董槐拥兵自重,处理事情不公,对当今的圣上不够尊重。
在加上那些失意的将军们的哭诉,理宗皇帝看了奏折后,就有点不高兴了。
趁着这个时候,丁大全就和内宫的董宋臣,阎贵里外勾结,在理宗皇帝还没有下达罢免董槐的圣旨的时候,竟然私自的带领自己的属下包围了董槐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