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347章他们之前的交情 - 王妃她疯华绝代 - 一顾美景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一卷_第347章他们之前的交情

接下来,就是唐剪烛利用自己之前在前世所学会的技巧,开始留在皇宫中修复山河刺绣图。本来就对唐剪烛这一技巧感兴趣,再加上山河刺绣图到底是自己国家进献的,自己肯定想看到山河刺绣图复原后,才能安心离开的楚瑜,离开大晋返回南楚的计划,再次搁浅了。

景帝也觉得这一波事情闹得有点对不起南楚。

还让南楚看了自己的笑话。

总之,在景帝的挽留下,楚瑜回南楚的行程,再次延迟。

一天后,唐剪烛疲惫的走到昨天参加宫宴的地方。

昨天景帝处理完了白舒月之后,就命她留在宫中秀坊修补山河刺绣图。

至于其他的人,今天一早就早早的景帝的书房,等着唐剪烛进程。

山河刺绣图在唐剪烛精湛的技艺下,不仅恢复了原貌,后面还多出了几个同样款式的字迹。

“国泰民安。”

唐剪烛在破损的地方,不仅按照原本的纹路,将山河刺绣图补全,还利用双面绣绣上了这四个字。

宋依然捧着山河刺绣图,止不住的夸赞唐剪烛:“唐姐姐,你真的好厉害啊,在我们南楚这山河刺绣图是要绣很久的,你竟然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将山河刺绣图复原了。”

“不仅复原了,还在背面绣上了字,竟然丝毫没有线头的痕迹,真是令人惊艳。”

楚瑜捧着山河刺绣图,毫不掩饰自己眼中的惊艳。

这个女人不仅回医术,还会采盐,还有刺绣,别的不说,这刺绣的手艺,只怕要比他南楚皇宫的绣娘还要精湛几分呢。

这样的女人,竟然已经成亲了。

真是

楚瑜想到这里,忍不住看了景未弦一眼。

这时候的景未弦正满眼专注的看着光芒万丈的唐剪烛。

唐剪烛发现了景未弦的视线,仰头冲景未弦笑了笑。

景未弦发现她眼角下的乌青,立刻心疼的走到唐剪烛的面前,给她按了按眼角。

“累坏了吧?”

“有点。”唐剪烛懒洋洋的打了一个哈欠,她昨天晚上一夜没有睡觉,这会确实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

“陛下!”景未弦扫了山河刺绣图一眼,随后向景帝说道:“这山河刺绣图已经复原成功,臣这就带着王妃离开了。”

景帝见到楚瑜和宋依然看到唐剪烛复原的山河刺绣图,都惊艳不止,便知道这山河刺绣图一事,算是完美的落下了帷幕。

景帝挥了一下手,首领太监立刻会意,呈上一个红色的礼单。

“好,辛苦景王妃了,朕赏赐了给你们一些东西,这是礼单,你们走的时候,朕会让奴才们将东西送去景王府。”

看到景帝是真的高兴,唐剪烛和景未弦便心知,两人的任务完成了,就在两人刚要离开的时候,新晋皇商之首的刘大人走请旨求见。

这个刘大人之所以能成为新晋皇商之首,那纯粹是因为唐樑为了保住唐青鸳的命,将大部分家产送到了景帝的国库。

这刘家本就和唐家的实力相当,现在自然一跃成为了皇商之首。

因为上次提炼粗盐的事情,让刘家在景帝的跟前好好的表现了一番,现在这个刘大人可是景帝眼前的新宠!

“哎呀,景王和景王妃也在啊,下官还真是要多谢两位了。”

刘大人对景帝行了跪拜大礼之后,高兴的冲着唐剪烛和景未弦打招呼。

唐剪烛困得眼睛酸痛无比,这会儿看到刘大人和自己道谢,她更是一头雾水。

不等唐剪烛问出声,景帝就笑吟吟的从龙椅上走下来:“刘爱卿,你满脸喜色,可是那件事办成了?”

“回陛下,是的。”

刘大人激动的要命,三言两语将‘那件事’说了出来。

原来,自从那天唐剪烛被景帝逼迫着说出制盐之法后,景帝就让刘家大肆用此法,在全国各地制盐,经过几天的努力,现在大晋全国,采盐量,急速飙升,不过短短七天时间,全国各地的制盐量已经是去年一月的制盐量了。

听了这个消息的景帝兴奋就快要跳起来了,一个劲儿的夸赞刘大人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

刘大人急忙受宠若惊的和皇帝寒暄起来。

这景未弦和唐剪烛只听了几句,就实在受不了,离开了。

临走的时候,唐剪烛注意到一直跟在刘大人身后的一个黑衣男子。

这个黑衣男子叫做刘倏,是刘大人的独子,也是刘家未来的继承人。

看到唐剪烛经过,刘倏突然,抬头淡淡的看了一眼她。

唐剪烛也没当回事,她现在满脑子都是想躺在床上好好的睡一觉。

然而几天之后,京城内外就开始发动起了暴乱。

原来那天刘大人在她和景未弦离开以后,竟然在和景帝商量,垄断采盐之法。

景帝觉得刘大人是一个可造之材,于是二话不说,就应允了。

可是前段时间,刘大人将采盐之法,传授给了不少人,现在突然垄断采盐之法,不许旁人开采盐田。

这样做的后果,就导致私盐开始在京城内外盛行,不少商户都开始私底下开采粗盐,导致京城内外,盐田风波不断。

原本这件事和景王府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可是景帝却因此气晕了,宫里的太医都束手无措,太后慌乱之下,只好命人来找唐剪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