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八:房有梁树有根
现在说的西北王家二代弟子,实际就是六十年前的四代弟子,也是当时最小的一批弟子。
在建国后,政策鼓励多生娃大生产,西北王家当时的三代,四代小字辈子侄有七十人之多。
三代人才辈出,四代也是争芳斗艳。
当时有句顺口溜,“房有梁,树有根,西北古道第一人”。
房有梁就是眼前的老者王有梁,树有根是王有根,也就是根叔,西北古道第一人说的是王家的外甥子侄辈的陈有道。
王有根根叔他和王有梁是叔表亲,因为年龄小一些,所以最得王有梁的疼爱照顾。
陈有道是外姓,没有王家子侄的资源,那个年代,虽然能吃饱,但是外姓始终只能是王家的“下人”待遇。
陈有道自小瘦小,总是被王家子侄欺凌,但是他有心机,有毅力,刻苦修炼,十八九岁的时候,终于成为同辈中的修为最高的第一人。
而后,修为被认可的陈有道得到了王家给予的资源,陈有道的修为更是突飞猛进,在二十五岁的时候,已经成为三代,四代的佼佼者,同辈几乎没有十合之敌。
这时候的陈有道性情大变,骄横霸道,很是狗血的把当年欺凌自己的王家子侄“肆虐”到怀疑人生。
也是那时候,根叔修为已经比王有梁要高,为了袒护王有梁,根叔和陈有道多次理论,结果多次被击败,羞愧至极,一气之下,根叔跑出王家,遍走名山大川,希望得到不世绝学的奇遇。
毕竟那个年代的武侠小说脑洞有限,奇遇中的绝世宝剑秘籍,上古灵丹妙药,只是在悬崖山洞里或者什么洞府里,根叔找了七八年,虽然一无所获,却也因为万里“修行”,功力大增。
修行,修是修炼,行是行走。
行千里路,必然有所悟!
根叔领悟了功法精髓,修为大增,便结束了行程,返回西北,私下约斗陈有道。
王有梁和另一位年长者做见证。
根叔领悟的是江湖风雨,是沧桑,是漂泊,而不是王家绝学,所以很快压制了熟悉王家功法的陈有道,后者狂怒,扔了手里比试用的无刃之刀,抽出一把锋利无比的匕首,就要对根叔痛下杀手。
根叔善良,没有想到陈有道的凶残,被匕首刺伤腰部倒地,陈有道嫉妒的失去了理性,扑上来就要赶尽杀绝。
根叔此时已经无力躲闪,王有梁冲了过来,伸手去抓陈有道的匕首,被匕首划破了手掌。
事后,王有梁和根叔因为私斗,也不敢回王家,找了一间个人小诊所治疗,最终根叔修养痊愈,王有梁却是伤口感染溃烂,截去了半个手掌。
陈有道隐瞒了这段私斗的经历,行为有所收敛,经过几十年的打拼,现在的陈有道俨然成为王家外姓第一长老,主抓家族外事的第一人,地位之高,只在族长之下。
王有梁也没有公开这一段经历,根叔更是伤心离开,后来因缘结识了寺长生的父母,然后十八年如一日的看护寺长生。
以上这些事情,寺长生小时候总听根叔讲,讲的次数多了,寺长生甚至都问王有梁有几个皱纹。
王有梁本来就大根叔一些,又是长相老成,所以根叔每每讲道他的皱纹,不由夸张三分,巧合的是,故事中的人物居然和现实的王有梁相貌神似。
王有梁慢慢的收回手,双手拄着手杖,默默的看着寺长生。
寺长生枪口下垂,然后收起了手枪,慢慢走到老旧太师椅旁边,就在旁边一块大石头上慢慢坐下,看着王有梁老人家笑笑,“我叫寺长生,根叔照看我长大的。”
“你就是寺长生?”王有梁满脸褶子笑成了奇怪的图案,“哈哈,我说天底下还有修为这么逆天的人呢,原来是你个臭小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