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八章!狄公在幽州
,官兵快步把五城兵马兵指挥使带出刺史府压往大牢。方谦余怒未消,冲剩下的军官们歇斯底里地喊道:“滚,都给我滚出去!”军官们正巴不得离开,赶忙一溜烟地逃之夭夭。来人去找吴司马!,自有心腹手下去通知吴司马,骑上快马一遛弯像吴益之家去儿去。
方谦喘着粗气,重重地坐在了椅子上,倒了一杯茶,大概一注香的时间。外面脚步声响,一个中年人快步走进来。方谦道:“益之,你来了。”
中年人点点头:“大人,刚刚接到的消息,查遍全城,也没找到吉利可汗的身影。”
方谦抬起头来,使劲拍了拍额头:“怎么办?怎么办?上头怪罪下来,怎么办?吴益之道:大人莫慌江山已经是我们的了,吉利可汗逃不出我的手掌心。方天剪剪手。
又继续说道:“要立刻上报,千万不能延误!”照样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绝不能突厥可汗吉利,活着逃出大唐,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方谦点点头:“只能如此了。”走,我们去找御风大人。二人骑马相去,很快消失在夜幕中。
再说狄公与李元芳、李虎找了个客栈安顿下来后,三人在桌前坐下。李元芳茫然地问道:“大人,到现在我还是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来幽州?”
狄公淡然一笑:“当然是为了突厥使团被杀案。”
李元芳与李虎对视了一眼,道:“可,使团被杀是在甘南道的石河川,而甘南道在京城之西,要破案应该去那里才对。幽州在东北,两地相距数千里之遥,跟幽州有什么关系?”
李虎在一旁附和道:“元芳说得有理,我们来这儿,好像有点南辕北辙呀。”
狄公道:“依我看来,甘南道不过是疑兵罢了,是表象,而不是真相。”
李虎更是一头雾水:“大人这话可真是有些莫测高深了。不瞒您说,朝中所有大臣都认为您会去甘南道,至少应该去勘查一下现场啊。可第一个没想到的是,皇上竟派大人去祭扫北都;第二个没想到的是,您到了太原,竟连城都没进,弃大队飞马转奔幽州。这几天敬晖的脑袋都快想破了,也不明白,大人这是为什么?”
狄公笑了:“李大将军,元芳,还记得我给你们二人说的,绛帐县那个假传圣旨的千牛卫吗?”
李元芳点点头:“记得……”
狄公道:“那你就不应该觉得奇怪了。”
李元芳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顿时恍然大悟:“哦,当时大人曾经说过,那人说话是幽州口音狄公点点头:“是了!不光是他,还有那些追杀我们的蒙面人,也是幽州口音。而且,曾经被关在土窑中的那个神秘人物刘金,也是在幽州被擒的。因此,我断定,幽州一定与此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就是我要来这儿的原因,我有预感这一定有大鱼,一定可以抓住幕后黑手,破获此案真凶。
李元芳徐徐点头。李虎问:“既然我们的目的地州,圣旨为什么要我们到太原祭扫?”
狄公道:“不要小看我们的对手,这些人手眼通天,耳目众多,我们的所有行动都在他们的监控之下。所谓的太原祭扫,不过是一种障眼法,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目的是为了转移他们的视线,使他们措手不及。”李虎说道:现在朝廷大军已经把涂着主力伟大的王亭附近,大人我们的后顾之忧已经没有了,既然突厥都要被灭国,威胁自然没有了,那些幕后黑手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提供缕缕胡子笑道:虽然说突厥将被我天朝大国所灭,但是这些幕后黑手一天不抓住,朝廷一天不安,皇上一天不安。到时如果再发这种事,朝廷的威严何在?皇上的威严何在?文武百官威严何在?我又有何面目当宰相?
李虎、李元芳这才茅塞顿开。李元芳问道:“那下面我们该做什么?”
狄公微微一笑,还没来得及开口,外面响起了敲门声。李元芳喊了声:“进来。”小二端着脸盆走进来:“几位爷,旅途辛劳,洗洗脸,烫烫脚,解解疲乏。”
狄公笑眯眯地道:“小二呀,我问你个事儿。城里出了什么事,为何如此戒备森严!二道公笑眯眯地道:“小二呀,我问你个事儿。
客官,我可不知道,这时李元芳你拿出一两银子给小二,店小二大喜,谢过客官,你们可不要说是我说的。要不然被朝廷的捕快抓起来要吃板子小二道:“怎么三位客官,您没听说?”狄公摇摇头。
小二道:“:“嗨,别提了。大柳户村民,张三等人带领暴民砸狱以后全都逃进山里,官军一个也没抓着。刺史大人一怒之下,把大柳树村里跑不动的老人和娘们儿都抓起来,绑到刑台上,贴出告示说,三天之内这些暴民不来自首,就要杀掉这些老人和妇女。你们看到绑在刑台上的,就是这些老人和妇女。”
狄公狠狠一拍桌子:“岂有此理!”
小二叹了口气:“造孽呀!”说着放下水盆,快步走出房间,带上了门。
狄公重重地哼了一声:“幽州刺史,封疆大吏,不知替天子恩养百姓,竟行欺凌老弱、草菅人命之举,也难怪国事无宁,外寇入侵了!”
李虎道:“大人,咱们此来乃为朝廷重案,我看这些小事是不是暂且放,,等案破后再行区处。”
狄公突然转身,双目如电,盯着李虎:“小事?民生之事,乃朝廷一等的大事,我身为幽州都督,遇此不平之事,怎能袖手旁观”这种祸国殃民之官不查,我有和面目见皇上,又有何面目当宰相?而且千里大坝毁于蚁穴,历朝历代哪个,不是老百姓造反推翻的。明天我们就去大柳树村,李虎,李元芳二人也只能应是?第二天早晨。三人各骑一匹马,快速上大抑树村儿去,进入村子。没有人烟,三人多方寻找,看到了一个妇女。村妇以为这是抓人的官吏!吓得连忙跪下,军爷大人饶命,军爷大人饶命。狄仁杰赶忙扶起她:“别害怕,我们不是军爷。”
妇女抬起头来,只见面前站着一位面容和善的长者,她这才放下了心:“你、你们不是军爷?”
狄公望着她那副可怜的样子,心中一阵酸楚,点了点头:“我们是过路的。”
妇女这才站起身来:“老人家,你们怎么会走到这儿来呀?”
狄公道:“迷路了,闯到这儿来的。”
门帘一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儿跑了出来,妇女赶忙把他拉了过来。狄公拍了拍男孩的脸蛋问道:“饿了吧?”男孩点了点头。
狄公问那妇女:“村中还有多少人?”妇女摇摇头:“我也不知道。村里的男人们造反,逃进山里,就把我们这些跑不动的老人、娘儿们和孩子扔下了。昨天晌午,官军来了,见人就抓,我和孩子躲在炕洞里才逃过去。今天,实在饿得受不了,才出来找点东西吃。”
狄公的眼圈红了:“大嫂,你到各家去看看,还有没有人,把他们都叫出来。”
妇女道:“那,万一官军再来呢?”
狄公道:“你们放心,有我呢。”
妇女不信:“您一个老人家能顶什么用啊?”
李元芳道:“别看他一个老人家,能顶千军万马!”
妇女半信半疑地道:“真的?”
狄公道:“真的。官军只要来,看见我就吓跑了。”
妇女恍然大悟:“哟,您别是土地爷显灵吧?”
狄公一愣,继而笑道:“是啊,我就是此处的土地,他们两个是我的随从。我听说你们受难,这才来看看。”
妇女赶忙双膝跪倒,连连磕头。狄公赶忙搀起了她:“快起来,去找乡亲们吧。”
妇女爬起身向外跑去,元方拿出干粮,李元芳拿出,一小袋子里。十几斤牛肉,又架上一口锅。不多时来了一群衣衫褴褛的农民,乡亲们快过来,这里有米有肉,可是不够十几个人吃的,狄仁杰又到:大家都把各自的东西拿过来,有什么拿什么?这样加起来就够吃了,这有的村民拿了几只红薯,有的拿了几颗葱,等等食物。放进锅里炖都够吃了。不多时这锅大杂烩就熟了,李元芳把东西分给众人,众村民别人狼吞虎咽。这时最年长者王老六,老神仙你们也吃呀?狄公笑道:“我是神仙,不用吃饭。”老人连连点头。狄公道:“老人家,村里只剩了你们几个?”
老人长叹一声点了点头。狄公问:“能跟我说说,村里人为什么要造反吗?”
村民王老六道:“土地爷,不瞒您说,造反的可不光是这大柳树村的。我们附近一共有八个村子,数我们这大柳树人多。两年前,突厥人打破了幽州城,派兵来到我们这儿,把粮食、钱物抢了个精光,最后还要我们跟他们走。起初乡亲们不干,突厥人就动了刀枪,杀了几百号人。乡亲们没辙了,保命要紧呀,只能跟着突厥人往关外走。没成想,官军又打了回来,赶跑了突厥人。本来我们想,这下可好了,能回家了。可谁知道,当官的一见着我们,立刻就瞪了眼,说我们跟着突厥人,是背叛祖宗,是附、附、附啥来着?”
狄公道:“附逆。”老人:“对,就是这词儿。就这么着,我们又被关起来了。”
狄公道:“我记得,朝廷下旨大赦,还给了慰抚款呀。”
老人一伸大拇指:“嘿,您真是土地爷,什么都知道。您说的一点没错。我们被关了半年,说是朝廷大赦就把我们都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