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决战紫禁之巅
很久很久以前,少年秦小虎也曾经怀揣着成为文学青年的滚烫梦想。然而诗书难救眼前贫……在苦苦挣扎求生的过程中,他不得不将自己的理想深深的埋藏在心底,只有在偶尔遇到女文青时才拿出来展示一下过往的国风离骚
不过随着女文青这种稀有动物的日渐稀少,秦小虎的梦想也不得不沉睡在最为幽深的角落里面,久久的蒙尘。
现在,当他拿起笔的时候,满脑子都是swot分析和4w1h法则,再也写不出曾让某个少女怦然心动的泉水般明澈流淌着的句子,再写不出那些如花蕊般甜蜜而美丽的语言。
所有的无奈与缅怀,最终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
……
……
鉴于女演员过多,原本的偶像剧不得不临时改成了后宫剧。而朝大胡子导演借的人和设备到时候都得还,尹导对剧本的催促也每个小时都在变本加厉。
最后,见秦小虎为剧本都愁得消瘦清减了,裤腰已经四尺不到。尹导终于叹了口气说:“那就边写边拍,写一段拍一段吧。”
“那要是烂尾了怎么办?”秦小虎问。
尹导面前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吹了吹颌下那根本不存在的大胡子回答:“那就说我们拍的是第一季。”
……
……
一个大块头的黑人扛着根粗笨的木棒走进了镜头,从怀中掏出张皱巴巴的纸,面无表情且磕磕绊绊的念道:“大明……的江山……有千斤重,燕王爷……单手……托起了……八百还有余零。”
这个报幕一样的开头秦小虎觉得糟糕透了,但其他所有人都很满意……
巴图觉得一开始就登场是给予了自己充分的重视;锦衣儿则觉得这段话说得好极了,比朱棣给自己歌功颂德的颂词写得还要好;尹导认为这样的开头颠覆了影视剧的格局,起到独出心裁的作用,而且还极为节省经费;那些年轻的群众演员则一下子就找到了学校里新年晚会的既视感,飞快的产生了共鸣。
虽然失望,但本着为剧本负责的态度,秦小虎还是很认真的指点了巴图一下。
在他看来,巴图脸上但凡有表情,那就是不同程度的凶恶,所以面无表情就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将抑扬顿挫演绎成了磕磕绊绊,那就不是秦小虎所能够控制的了。
“过,下一幕。”
节省经费是剧组至高无上的行为准则,因此一遍过并不在秦小虎的意料之外。
接下来,就看见梳着两个发髻,哪吒般的锦衣儿迈着欢快的步伐一蹦一跳的登上舞台,后面还跟着一只肥嘟嘟胖乎乎总是摔跤的小老虎。
尹导凑过来问:“这里的画外音加的是什么?”
翻了翻手中墨迹未干的剧本,秦小虎回答道:“少年朱棣和他亲密无间的小伙伴。”
尹导“嗯”了一声,未置可否,接着扭头去看表演了。
待到锦衣儿在台上虎虎生风的打了一趟拳后,抱拳谢幕的时候,秦小虎心上那块重重的大石头才可算是落了地,看来自己的心理工作还是相当成功的。
……
……
最开始,锦衣儿是连续以死相逼,说什么也不肯饰演皇帝……他觉得这样过于大逆不道了。
秦小虎见命令无效之后,苦口婆心和他灌输了许多道理,最后说这是展示皇帝陛下文治武功的最好时机,你要不演我可就去演了。到时候要是陛下怪罪下来,你可别怪本王无情。
这番话秦小虎说得很认真,说完后还特意挺了挺肚子……
锦衣儿觉得要是将皇帝塑造成一个猥琐胖子的形象,必然是会龙颜大怒的,因此只好勉为其难的亲自出演了。
但兹事体大,事关阖家满门,因此他特地向秦王要了一份手谕,仔仔细细的贴身藏好之后,方才开始听秦小虎讲戏。
待到锦衣儿再上台时,已经变成了正常的发型。
尹导这时又凑过来,一边看着万千小迷妹簇拥着往锦衣儿身边挤一边说:“选他还有一个理由,就是不用花时间留头发。”
此时台上,锦衣儿已经被他的粉丝们高举起来,一次次扔向天空。
夜色降临,大家步行到了长城脚下。在付出两条软中华的代价后,整个剧组都爬上了长城。
今晚的月色分外明亮,月光下,一边站着人高马大的巴图,手持一柄蒙古人惯用的长刀;另一边是玉山将倾,孤松绝立的锦衣儿,手握泛着寒光的长剑。
二人也不说话,就这样静静的对峙着,颇有种决战紫禁之巅的感觉。
“尹导……故宫守门的同志很清廉是吗?”
“也不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尹导重重的吸了口烟,脸上浮现出悲伤的神色,在如水的月华下发出了一声很有深度的叹息:“可惜太远了,走着去不现实。”
场上,在提了七八次词之后,巴图终于意识到自己应该开口说话了。
这是秦小虎剧本中的得意之处,他连忙聚精会神的看了起来,就连手中的瓜子都被暂时放到了一边。
“你不该来。”巴图说。
“可是我已经来了。”锦衣儿回答。
“这天下不是你的,是你父亲的。就算你父亲去世了,也会传给你的兄长。”
“为人子弟,替父兄守卫基业,义不容辞。”
“看来我们是谈不拢了。”巴图换了一个姿势,用手指弹了一下刀身。在铮铮声的余韵中,大块头黑人朗声说:“那就开打吧。”
“正有此意!”锦衣儿猱身向前,利用自己轻便灵活的优势,手中之剑向巴图的小腿上掠去。
“停,停。停!”
尹导一连喊了三声,激战正酣的两个人方才住手,看向他的目光都是一脸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