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御前应对
在朱棣看来,已经众叛亲离的朱允炆无疑已是瓮中之鳖,并不着急将其赶尽杀绝。当然,他也还没想好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这位侄子……
燕王在心中暗暗祈祷着,希望屡立奇功的秦小虎能帮他解决掉这个大麻烦。
因为朱棣并没有紧逼,皇宫内虽然人心惶惶也跑了不少宫女和太监,但整治一桌饭菜还是不成问题的。
“二位,请吧。”
坐在主位上的朱允炆面无表情,努力维持着一位好客主人应有的风度,但却并不成功。
想想早饭时,他还意气风发志得意满……而午饭时就沦落到如此境地了,而晚饭自己能不能有命吃得上还是一个疑问……
这让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如何做到风轻云淡?
此时,面无表情就是他能做出的最好的表情了。
“菜这就齐了吗?”秦小虎并没有动筷,而是满脸惊讶的问。
“还有几个,但不妨先吃。”
秦小虎这才满意的拿起了筷子,上去一下子就挑出了只鱼眼睛扔进嘴里。
“陛下,您这御厨不错呀,多少银子一个月?”
“这是御膳房首领太监的事,朕并不清楚。”
秦小虎也不是真的想挖御厨的墙角,只不过是想缓和一下气氛,因此并没有追问。
“陛下,你也吃呀,客气什么。”
朱允炆下意识的也拿起了筷子,捡了一根素淡的青菜放入口中,这才想起这里本是自己的主场。
……
……
建文帝满怀心事,向来喜欢简单直接的玛莎对名目繁多但却华而不实的中餐也一向兴趣缺失,在她看来,这满目琳琅的御膳还没有巴图烤的鸽子美味。
二人没多久便放下了筷子,看着秦小虎毫无风度的风卷残云。
吩咐御厨给玛莎加了两块三成熟的牛排之后,满嘴食物的秦小虎抬起头微笑了一下,正当朱允炆以为谈判就要开始的时候,他又低下头继续饕餮了。
其实秦小虎现在不光是在吃,他在迅速盘算着怎么做才会对中华民族更加有利……
虽然秦小虎一直是个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但他很清楚自己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还是造福千秋的好……
拔一毛而利天下的事情,秦小虎还是有着充分的觉悟的。
建文帝不能死,死了之后就没有郑和的七次下西洋了,这将是整个民族的巨大损失。但看这家伙半死不活的模样,多半已萌死志……
要是不给他点希望的话,说不定扭头就自杀了。
不能死,但也不能太风光的活着……不然很有可能东山再起,引发新一轮的战争。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去广西的十万大山当和尚……
历史原本的选择也许就是最好的选择。
……
……
朱允炆眼巴巴的喊着秦小虎打了一个愉快的饱嗝,毫不避讳的用手指抠出牙缝里面的肉丝……然后又嚼了两下咽了下去。终于慢条斯理的用雪白的上好丝巾擦了擦嘴,接着又从容不迫的漱口……
与此同时,朱棣在房间内低头行走着,脚步也越来越急,时不时抬起眼望一眼敞开着的门口……
“陛下……”秦小虎好不容易以贵族般的优雅完成了一系列动作后,示意太监撤下一片狼藉的盘盏,然后开口问道:“有一个比较私人的问题,但可能对我们接下来的沟通会有重要影响,我希望您诚恳的回答,这样对我们双方都要好处……在您伟大的人生观中,最看重的是什么?”
朱允炆的嘴角不受控制的抽搐了两下……答案实在再明显不过了,青史留名嘛,这是他登基之后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着的目标。
不过,此时自己众叛亲离,正处在人生的最低谷……在此时要是还坦承自己想要在史书上留下黄金般灿灿发光的名字……是不是有点太搞笑了?
注重脸面的建文帝犹豫了一下,方才回答:“朕最希望大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拜托,说谎也要稍微有点水平吧,您要是真希望国泰民安的话还削藩干什么?
秦小虎腹诽着,口中却说:“陛下真是个仁君呀,只可惜我人微言轻,没法将陛下这份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写到史书上……陛下,我现在倒有些好奇,您觉得将来的史书上会怎么评价您呢?”
看着建文帝瞬间发白的脸色,秦小虎微笑着沉默不语,让他自己去思考。
方才吃饭的时候,秦小虎就觉得根据这位皇帝陛下的所作所为,基本上可以断定他会很在乎自己身后的名声。
试想,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就已经达到了职业生涯的巅峰,再没有可为之奋斗的目标……生前的辉煌已经尽数收取,就只能寄希望于身后的荣光了。
良久,朱允炆一声长叹。“成王败寇……朕身后在史书上会被如何评价,只怕已由不得自己了。”
“陛下谬矣。”秦小虎正色说:“史书诚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美化或者丑化,但青史自有公正、史官自有风骨,是不会指鹿为马的!”
“亡国之君……”
朱允炆摇着头,脸上满是不加掩饰的心灰意冷。
“纵然如实写……也还是个亡国之君。朕意已决,要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祭献给江山社稷。这样,史书上也许还会写上个‘烈’字,也算是褒扬了吧。”
“陛下轻萌死志……就是对江山社稷负责了吗?”
二人一句句的对答玛莎只能听懂十之二三,深感无趣。此时倦意袭来,也不管二人,直接旁若无人的爬上后面的龙床,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