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兵进南京 - 国魂 - 西方蜘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国魂 >

第一百七十六章兵进南京

24日下午一时。萧天出现在独立旅,亲自指挥战斗!

从1时至6时,十九师之37旅、独立旅连续发起猛烈进攻,讨袁军亦拼死作战,双方阵地不断易主,战况之惨烈让整个战场气氛都为之凝滞。

那些穿着黄斜纹布军服,足蹬高腰皮鞋,端着上次刺刀的步枪的北洋士兵,在强大炮火的支援下,向讨袁军发起了一浪过过一浪的进攻。

机枪在后突突响着,尤其是十九师的装备,让同样装备精良的第五师和武卫前军的将士也都羡慕不已。

他们的轻重机枪数量之多,火炮质量之高,都让人砸舌。

靳云鹏放下望远镜连连摇头:“都是北洋是全国第一精锐之师,萧天部队是精锐中的精锐,看来此言一点不假。你看那些机枪,好像不要子弹似的”

副官苦笑了下:

“人家有属于自己的兵工厂,腰杆子硬,听说萧天还在上海狠狠赚了一票,招商银行里有的是银子。光在上海,萧天买下的工厂。只怕他自己都数不过来了”

靳云鹏点了点头,心中忽然泛起一个想法,大帅之后,谁会接过北洋的班?

过去毫无疑问不是段祺瑞就是冯国璋,可自从萧天横空出世后,一切可都变了。

未来的北洋领袖,会不会是这个萧天?自己许从现在开始,就得为以后考虑了

此时出现在前线的萧天,一直端举着望远镜,死死的盯着前方,一动不动。过了一会,指着前面问道:

“那个队伍是谁带的?”

吴佩孚也端起望远镜朝前看去,就看到举着十九师军旗,大约一个连左右的兄弟,完全不顾对面敌人密集火力,呼啸着不断发起冲锋。

一个接着一个阵地,都被这支部队踏到了脚下

“恩,这人是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生,阮杰!”吴佩孚呼了口气:“我是把他们当成突击队用的,这小子打仗猛,不怕死!”

“阮杰?”萧天怔了一下,很快想起这个人来。

望远镜中,看到阮杰连又突进了一个叛军阵地,阵地上刺刀闪亮,各排长、班长带头拼刺,勇猛无比。

萧天嘴角露出了罕见笑意:“等仗打完了,阮杰要是不死的话。赏!”

24日一日战斗,讨袁军大部阵地在北洋军凶猛攻击之下丢失,战争的天平已经开始向北洋倾斜。

25日天刚蒙蒙亮,北洋再度发起总攻。

在如此猛烈攻击之下,讨袁军前线指挥官冷鹬终于再也无法抵挡,被迫率军放弃全部外围阵地退入徐州。

而就在北洋军准备趁胜追击,夺取徐州之机,讨袁军内部发生动乱。

讨袁军刚刚退入徐州,还没有来得及做出任何安排,土匪出身的讨袁军骑兵团团长张宗昌,忽然率部叛乱!

这一来,整个徐州彻底大乱!

眼看混乱不堪的局面,冷鹬知道事已不可为,于25日下午下令弃守徐州!

下午3点,北洋陆军第十九师独立旅率先进入徐州,徐州光复!

整个战斗比原计划提前一天完成,徐州会战结束!

在这场会战中,北洋十九师、第五师、武卫前军、巡防营通力合作,作战勇猛,而还有一个人也对徐州收复做出了巨大贡献:

蒋介石!

正是蒋介石冒着危险,面见张宗昌。成功策反,这才让徐州如此轻易的落到了萧天手里。

而萧天之所以选择蒋介石,也是相信这个人一定能够完成自己所交给的任务!

在徐州会战结束后的第二天,对讨袁军更大的打击发生了!

驻扎在扬州的讨袁军第四师师长徐宝山,率第四师全十向萧天投降!

取得徐州会战胜利的萧天,下令全军不得休息,步步紧逼。

讨袁军中的高级将领们,在萧天之北洋军凌厉攻势主席,斗志消沉。而坐镇南京的黄兴也是一筹莫展,整个司令部充满了悲哀失败的情绪。

这时,逃到上海的程德全同段,宣布取消江苏独立,并密令捉拿黄兴。在此情况下,黄兴也觉得事无可为,便在夜间乘船离开南京,扔下所有将士,一走了之。

“百败之将”、“逃跑将军”黄兴,再次不管自己的部下跑了!

按理,像黄兴这样的革命死硬派,百战百败却又“百折不挠”,这种人只要活着,就很可怕。失败一百次并不可怕,因为胜败并不是以次数来计算,而是以最后的决定性胜利来衡量,但黄兴还是跑了。

黄兴从南京不声不响地出走后,其他高级将领洪承点、冷鹬等也当即出走,局势陷入了混乱。

这时,代理江苏民政长蔡寅、第八师师长陈之骥和代理一师师长周应时等人干脆宣布取消独立,并派人到上海去将程德全请回。程德全是个老官僚。政治经验丰富,他见南京此时尚未安定,怎肯轻易回来。

在上海的何海鸣、张尧卿、韩恢等人建立的铁血监视团在得知黄兴离开南京后,急忙从上海星夜赶来,试图挽回局势。但他们到达南京的时候,为时已晚,黄兴等人早已是人去楼空。

像武昌起义一样,在高级将领缺位的情况下,又是士兵主动站了出来。在何海鸣等人的鼓动下,第一师的士兵赶走冯国璋的女婿,师长陈之骥,并与第八师联合起来占领了都督府,再次宣布独立。

在南京二次独立的第二天,萧天指挥的北洋军前锋也已到达南京城下。

原本张勋坚决请缨充当前锋,但被萧天拒绝。

张勋是和革命党有刻骨仇恨的,不光是因为辛亥革命时期,张勋率领他的辫子兵在南京与革命军血战一场,最后狼狈退出了南京城,而是因为张勋对满清的忠诚。

这个张勋,是一个不可理喻的人物。他年轻的时候参加过中法战争,并在镇南关大捷中立下大功,并被越级提拔,最后累功升至参将衔。在甲午战争中。他又随提督宋庆出战,大败而归,后来投到袁世凯的门下重掌兵权,但还不是袁世凯最亲信的第一集团。

在义和团之乱后、慈禧太后西安回銮的时候,袁世凯曾派他沿途护卫,这下被他抓到机会大表忠心,并在北京承担过一段时间的拱卫任务。在此期间,张勋深得慈禧太后的信任,慈禧太后也对他大加笼络,恩宠备至,简直令老张万分激动。感激涕零。清末的最后一年,张勋被外放江南提督一职,他对大清的感恩戴德真的是发自内心,忠贞不二。

大清一亡,张勋最痛恨的人自然就是那些革命党,这次有如此好的机会,岂能不大加报复?

可萧天却绝对不给他这个机会,萧天很清楚的知道,在自己的那个时代,这个曾经成功攻克南京的“辫帅”,对南京做出了多可怕、多禽兽的事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