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神经系统疾病(1) - 中医针灸与按摩 - 刘彬编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9章神经系统疾病(1)

第59章神经系统疾病(1)

头痛

一、疾病概述(一)相关知识

中医学认为,头痛即指由于外感、内伤或外伤,致使脉络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病人自觉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症,也是一个常见症状,可以发生在多种急慢性疾病中,有时亦是某些相关疾病加重或恶化的先兆。头痛剧烈,经久不愈,呈发作性者,又称为“头风”。而现代医学认为头痛与机体其他部位疼痛的发生过程一样,多数都是由于致痛因子(物理性或化学性的)作用于头部疼痛敏感组织内的感受器,经痛觉传导通路至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分析、整合而产生痛觉。当然,心因性精神因素所致头痛纯属于患者的主观体验。

(二)病因病机

中医学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内伤头痛以及外伤头痛三大类。外感头痛,多因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所致;内伤头痛,可由痰浊阻闭,或肝阳上亢,或气血、精液亏损等引起;外伤头痛,因头部受伤而发。具体如下。

1.外感头痛多因起居不慎,坐卧当风感受风寒暑热湿之邪而致,但多以风邪为主。

(1)风寒外侵:冬季气候多寒,生活起居失宜,风挟寒邪侵袭,卫阳被遏,则寒凝血滞,阻遏络道而发生头痛。

(2)风热外侵:中于阳络,或风挟湿热侵扰清窍,气血逆乱而致头痛。

(3)久居湿地,冒雨涉水,风湿外侵上犯巅顶,清阳不升,蒙蔽清窍而发生头痛。

2.内伤头痛脑为髓之海,依赖肝、肾、精血濡养及脾胃运化,输布气血上充脑,故内伤头痛其发病与肝、脾、肾有关。

(1)因于肝者:情志不和,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气郁结,久郁化火,火性炎上,上扰清窍,导致头痛。

(2)因于肾者:禀赋不足或房劳过度,肾精亏虚,脑髓空虚而致头痛。

(3)因于脾者:因病后、产后体虚,脾胃虚弱,生化不足,或失血之后。营血亏虚.不能上荣脑髓而致头痛,或因饮食高粱厚味,脾失传运,痰浊内生,湿困于内,清阳不升,而致头痛。

3.外伤头痛外伤跌仆,头颅受伤,脑髓震荡,瘀血内阻,脉络阻滞,不通则痛,易致头痛,或项部闪挫,颈椎错缝,督脉受阻,营血不能上充脑髓也可导致头痛。

现代医学认为头痛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有颅内的,颅外的,有头颅局部的,也有全身性的,也有许多至今仍找不到病因的头痛。临床常见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类:

(1)血管扩张:颅外动脉扩张最常见于偏头痛及额动脉炎。颅内外急慢性炎症时,病原体及其毒素可引起血管扩张性头痛;代谢性疾病、中毒性疾病、脑外伤、癫痫发作后、高血压脑病、大量服用脑血管扩张药等均可引起血管扩张性头痛。

(2)血管被牵引、压迫或伸展移位:颅内占位性疾病;急性脑膜炎和脑炎、中毒性脑病、脑水肿、脑积水、静脉窦血栓形成、脑肿瘤或囊虫的压迫堵塞造成脑脊液循环障碍等所致的颅内压增高;还有见于腰穿、腰麻后脑脊液流出较多,颅内压下降,导致颅内静脉窦及静脉扩张引起的头痛。

(3)脑膜受刺激引起头痛:颅内急、慢性炎症性渗出物(如脑膜炎等),或出血性疾病(如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的血液刺激脑膜,或脑水肿使脑膜及血管受牵拉而产生头痛。

(4)神经刺激:脑神经(如三叉神经等)、颈神经炎症及压迫、移位等均可引起相应的神经痛。

(5)头颈部肌肉痉挛性收缩引起头痛:头颈部肌肉紧张、炎症、局部肿块、慢性脓肿等颈部疾病,反射性地引起颈肌痉挛、持久收缩,导致头痛。如颈椎病变引起的头痛,又称肌肉收缩性头痛。

(6)头部附近器官的放射性或牵涉性头痛:常见于眼、耳、鼻、鼻窦、牙齿等部位的病变,可扩散或反射到头部而产生头痛。

(7)其他原因所致:常见有心因性头痛,主要由于精神或情绪引起的头痛,如常见的神经官能症性头痛、癔病或抑郁症等,还有一些如游泳镜性头痛、良性咳嗽性头痛、冷刺激性头痛以及与性活动有关的性交性头痛等。

(三)临床表现

患者自觉头部包括前额、额颞、顶枕部位疼痛,是头痛共同的特征。

1.中医分型中医学将头痛分为外感、内伤和外伤头痛三种,各自有不同症状,具体如下:

(1)外感头痛一般发病较急,痛势较剧,多表现为挚痛、跳痛、胀痛、热痛等。

1风寒头痛:受寒后头痛时痛连项背,恶风畏寒,口不渴,苔薄白,脉浮。

2风热头痛: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或恶寒,面红目赤,咽喉肿痛,口渴欲饮,便秘溲黄,舌质红,苔黄,脉浮数。

3风湿头痛:头痛如裹,肢体困重,纳呆胸闷,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濡。

(2)内伤头痛一般起病较慢,痛势较缓,多表现为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则剧,时作时止。

1肝阳头痛:头痛目眩,心烦易怒,夜眠不宁,胸满胁痛,面红口苦,苔薄黄,脉弦有力。

2肾虚头痛:头痛且空,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少寐,遗精带下,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3血虚头痛:头痛目眩,病势绵绵,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心悸怔忡,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4痰浊头痛: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苔白腻,脉弦滑。

(3)外伤头痛

1瘀血头痛:头颅受伤,头痛目眩,痛如锥刺,痛有定处,劳累即发,经久不愈,舌质紫,苔薄白,脉细。

2颈型头痛:头痛,颈项强痛,运动失灵,旋转性头晕,并伴有头昏耳鸣,苔薄白,脉弦。

针灸学按部位有太阳、阳明、少阳、厥阴头痛。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皆循头面,厥阴经上会巅顶,一般来说:太阳经头痛多在头后部痛,下连于项;阳明经头痛多在前额部及眉棱骨处痛;少阳经头痛多在头之两侧,并连及耳部痛;厥阴经头痛多在巅顶部痛,或连于目系。

2.现代医学分型

现代医学将头痛分为三种:紧张性头痛、偏头痛及神经痛性头痛。

(1)紧张性头痛:属于复发性的头痛,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日,典型症状是压迫紧绷的感觉,头痛发生的位置在头的两侧,有高达90%属于紧张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的症状为,头颈部的肌肉过于紧绷,疼痛不会因为身体活动而加剧,也不会有恶心的现象,但会有畏光或怕吵的症状,有时也会有头晕的症状。紧张性头痛确实的机制仍不清楚,可能因精神或肉体因素,所引发不自主肌肉紧缩,纯粹的心理因素为另一重要因素,而不良的工作姿势、职业的特性、运动不足、睡眠品质不良、个性特质也是可能的因素。记者、电脑工作者、秘书、裁缝、司机及情绪不容易放松的人,较易有紧张性头痛的问题。除了药物及情绪治疗外,热敷、颈肩部运动,也有帮助。

(2)偏头痛:又可分为两类:

1无预兆性偏头痛:通常是单侧性、搏动性、反复性发生,日常活动会加重头痛,常伴随有恶心、畏光、怕吵,每次持续4至72小时。

2预兆性偏头痛:反复性发生且发生头痛前会有预兆性,预兆性症状通常在5至20分钟内逐渐产生,一般持续不会超过60分钟,视觉性预兆是最常见的预兆性症状,像眼冒金星等,其它预兆还有半身感觉异常、言语障碍、或偏瘫的现象,头痛约持续4至72小时,同时有恶心及畏光的现象。

(3)神经痛性头痛:为后颈部的枕大神经痛,疼痛如被电击一般,发作严重时,患者会痛得坐立不安、无法入眠,而且吃任何止痛药,都无法有效缓解。头痛有时是身体发出的警讯,不明的头痛,应该立即看医师,接受问诊,找出确实的病因。

(四)诊断

1.以头痛为主症,或前额、额颞、巅顶、顶枕部或全头部疼痛,头痛性质多为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等。有突然发作,其痛如破而无休止者;也有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时痛时止者;头痛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天、或数周不等。

2.因外感、内伤等因素,突然而病或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3.应检查血常规、测血压,必要时做脑脊液、脑电图检查,有条件时做经颅多普勒、颅脑ct和mri检查,有助于排除器质性疾病,明确诊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