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封赏
“微臣叩见陛下,幸不辱命把所有将士都带回来了!”说这些话的时候,薛平还有些哽咽。这次的战战,也确实是很不容易。军事布防图被泄露,他们一开始非常的被动。幸亏王爷有办法,最后扭转了趋势。要不然的话,都不知道会牺牲多少人。
大成能够边强马壮,这也是冷宸亦想要看到的。只有这样,百姓满藏南安居乐业。皇兄留下的那些遗愿,也能慢慢的实现了。
“这次真是辛苦将军和诸位将士了!朕今天晚上就随你们去大宴三军。中仁将军的折子朕会尽快看,该给的封上一点也不会少。”薛平听了这些话,心里还是非常开心的。
战士们之所以这么拼命,除了一保护大成的百姓们。还想着能够加官进爵,能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家中的老弱妻儿都能有个安身之所。
“微臣在这里,就先这里谢陛下隆恩了。”薛平带着几位将士,赶紧跪下磕头谢恩。其他的官员,也都跪下恭喜皇上。
众人心里都很清楚,这次的胜利来之不易。一开始不知道,哲王竟然还做出出卖大成的事情。这也是冷宸亦惩罚了之后,没有一个站出来求情的原因。
他们平时虽然都有些小心思,但是也都干不出卖国这样的事。毕竟所有的家人都在这里生活,怎么能让匈奴给占领了。
“薛爱卿一直驻扎在边关,听说已经好几年没有回过家了。现在朕就准许你回家住几天,以后就不用再去驻守边关了。”这么大年纪了,因为战争落下了一身的伤病。
冷宸亦知道之后,也确实是有些不忍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是薛锦茗的亲人。而且他观察了一段时间,觉得这位祖父对薛锦茗还是很不错的。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臣又哪里做的不好?”都快要站起来了薛平,“噗通”一声又跪了下去。年轻的时候为了生计去参军,时间长了,他也确实觉得这样挺好的。
他对得起大成所有的百姓,却有些愧对家人。不管发生什么事,他都没有在家里陪伴。尤其是老太太,夫妻两个也只是相敬如宾。
“老将军不必激动,你做的都很好!只是觉得年纪日渐大了,有些不太适合驻守边疆。前半辈子都贡献给了大成,后半辈子也要好好陪陪家人。”可能是在最后一句话触动了他,薛平倒是没有再说什么。
在罗将军的搀扶下,慢慢的从地上起来。这些年他身上确实受了不少伤,有些旧疾也总是不好。阴天天下雨或是天冷的时候,总是会疼痛难忍。
最近倒是没有什么事,大成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冷宸亦心中总是有些忐忑不安,总觉得现在的平静都是假象。也不知道,她在担心些什么!
“薛大将军,恭喜恭喜呀!”退朝之后,所有人都一拥而上过来恭喜。吕将军当然是首当其冲,毕竟现在是亲家。
薛平却将目光看向了慕苍哲,很显然他想和慕苍哲聊一聊。这倒是让慕苍哲有些意外,不过还是冲着薛平点点头。
他昨天回去说了大婚的事情,母亲和妻子准备了不少东西。都是从赐婚那天开始准备的,一些衣服鞋子什么的。满满装了两大箱子,非要让他今天送过去。
“多谢多谢,以后还请大家多多关照!回头家里宴席,还希望诸位能赏脸。”薛平现在可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他就当作那些人是上来恭喜自己的就好了。
毕竟在外面呆了这么长时间,回来了,也确实是应该要办个宴席。请一请亲戚朋友,也好熟悉熟悉。
“将军盛情邀请,我们哪有不去之理!将军放心吧!到时候我们一定会去的。”这个时候,慕苍哲突然站了出来。
众人也都跟着附和,皇后娘娘的祖父哪里有不给面子的道理。
“将军是怎么过来的?我正好有些东西要去给外甥女送过去。要不然的话,咱们一起回去算了。”薛平当然是愿意的,这慕家的大哥儿还真是新思通透。
大家全都是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讨论事情。听说他们要回去了,围在旁边的官员纷纷告辞。这么点眼力见,他们还是有的。
“不知道,大将军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上了自家马车之后,慕苍哲就开门见山的询问。
对于她这样的态度,薛平还真是非常的欣赏。当初知道儿子娶的是♀家的女儿的时候,他就特别的开心。
“老朽倒是没有想到,跟大哥儿竟然这么有默契。只不过是有一些事情,想要对你打听一下。”刚从边疆回来,对,京城是一无所知。
找一个熟悉的人打听,也能对星辰多了解一些。简单的说明了自己的意思,慕苍哲但是悄悄的松了一口气。他一开始的时候还在户外猜测,生怕薛平会问锦茗的事情。
“这么简单的事情,老爷子就不用客气了。等到了侯府之后,晚辈会跟您好好说一说京城的局势的。”知道大将军快要回来了,整个候府都忙碌了起来。
薛锦茗已经知道了大婚的日子,开始忙碌了起来。有不少东西,谁要他亲自准备的。那些大件的东西,都交给绣娘来了。
“外祖母跟舅母整天都那么忙,怎么还有功夫给我做这些东西!原本说是要去看外祖母的,这几天根本就没有空。”看到两大箱的东西,薛锦茗忽然就觉得眼眶有些发热。
不管什么时候,总是有人惦记着自己。大在这个世界上,再也不是无依无靠的了。慢慢的也扎下了根,再也不像一颗浮萍一样四处飘落了。
慕苍哲看到外甥女这样,原本准备好的一些话,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了。心里还想着,这孩子是个有成算的。要真是遇到什么事,指不定比自己还要沉着冷静呢!
“你就开开心心的收下,这也是你外祖母和舅母们的一点心意。”其实也就自己夫人忙了点,母亲和弟妹们真是没什么事。更何况这些东西,有一大半都是府里的绣娘做出来的。
添妆的东西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打算在大婚之前过来添上。妹妹走的早,他们多管一些也是应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