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何某之死
王贵听了何某的话,气的一下子站了起来。何某话中的讽刺意味太明显了,气得王贵抖着手指向何某,怒斥道。“何某,你简直太过放肆。我之前怎么没有发现,原来你是如此狂悖之徒。”
何某头也没回,边往外走边说道。
“以前你是主公,我多少要给你些面子,如今,我马上就要死了,还管你这么多干嘛?王贵,我就看着你将来,如何身登高位。”
何某对于王贵心想的高位,很是嗤之以鼻。
自己之所以把王贵推到郡守,就不在努力,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因为王贵人太蠢,根本就没有能力,再上一层楼。要是真的身登高位,怕也是王贵的死期到了。
“啪——!”
“啪——!”
王贵见何某,竟敢如此伟忤逆自己,对自己已是半点尊重也没有了,气的把桌子上的东西都砸了。
现在王贵已经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了,何某就是该死。
由于王贵心中气愤。就漠视了陶恒直接带兵入郡首府的行为,又在有心人的指引下,很快就找到了何某的住处。
此时的何某,虽然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但是谁不想活着,回到住处后,立刻召集自己的人,想要拼死一搏。
原来,何某的成功并不只是单打独斗,而是一个谋士团被推出来,何某被推出来成为领袖,在团中地位极高,整个团队中也有二十多号人,个个身手了得,在某一方面也有一番作为。等何某把所有人召集来之后,直接就说出如今陶恒围府的事,还有王贵的反应。
“妈的,王贵可就是个蠢货,怎么能如此轻易的信了那陶恒?”
团员甲气愤的,说道。
“原本觉得还是个很好的选择,现在觉得就是他妈的一个鸡肋。”
团员乙也是很气愤,一拍桌子,大声说道。
“现在说这些都没用了。如今,我们已是困兽。怕是陶恒想要一个私囤粮草的替罪羊,要拿我的人头向曹丞相请罪。”
何某仔细想着前因后果,说道。
私贩粮草可不是一个小事,自己之前就警告过王贵,可是王贵太过贪婪,到后面已经没有办法继续遮掩后,自己可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顺服王贵放弃胡大军的孝敬,将事情透漏出去,现在陶恒来此,直接就插手粮草之事,若陶恒需要粮草,怕不是小数目,不是普通人可以承担的,在整个泰山郡,有能力又有身份可以直接参与粮草之事的,除了身为郡守的王贵,就是自己这个,王贵手下第一心腹了。
陶恒果然好计策,先让顺服王贵舍弃自己,然后在给自己,直接扣着这个帽子,最后来个瓮中捉鳖,自己已无路可逃。
这边几人还没有商量好对策,那边陶恒已经带人把何某的住处,给团团围住,和外围的团员兵刃相见了。
何某听见声响,走出房门就看见陶恒的那张笑脸。
“何先生,些许不见,没想到反转的这么快啊,别做无谓的挣扎。”
陶恒笑着看着何某,语气讽刺的说着。
可不是,之前何某安排刀斧手,想要就地解决陶恒,这才过去多久?一天时间没到,陶恒这边就带着兵马,拿着兵刃把何某给团团围住了,可不就是风水轮流转嘛。
何某看着陶恒带来的兵马,只觉得特别讽刺,扬天大笑,说道。
“哈哈哈,陶恒,你觉得我会束手就擒?简直痴心妄想,就算是死,我也要拉你给我陪葬。”
何某知道,现在已经是生死存亡之际,根本就不愿意废话。直接就对团员下令,和陶恒带来的士兵展开一场搏杀。
虽然说,陶恒带的人多,何某身边只有二十多号人,但这些人,都是些好手,让陶恒这边一时不能应付,不过士兵有一个好处,就是团队扑杀训练有素,反应也快,何某这边没有多少时间,就被反杀过去,何某也被活捉了。
陶恒看着被人压制着的何某,轻声一笑,问道。
“何先生,如今有何感想?”
何某已经气愤到两眼通红,看着陶恒,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只恨自己当时没有坚定地,将你就地砍杀,让你有了算计我的机会。”
陶恒听了这话,噗嗤一笑。
他当然知道何某说的就是那刀斧手的事,如果当时何某真的不顾王贵的犹豫,直接要将自己砍杀,雨化田等人必定会出现,到时候多少要有一番恶斗,如何能够顺利的带出张扬,还能反过来算计何某?这都要感谢王贵啊。
“何先生,再后悔都晚了,怪只怪你跟错了主子。”
陶恒就这么,带着看戏的眼神,看着何某。
陶虹承认,何某确实是个不可多的能人,不过,一个算计自己的能人,陶恒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反侧他,正好,自己这边也需要替罪羊,陶恒就选定了何某,这样对付王贵一个蠢货,在轻松不过了。
何某看着陶恒,也不做挣扎,闭了闭眼睛问道。
“看在我就要死了的份上,可以告诉我,我心中一直的疑问吗?”
陶恒看着何某,决定满足何某的小心思,弯下腰在何某的耳边,轻声说道。
“没错,我就是东海城的陶恒,满意吗?”
这话说完,不等何某有反应,直接用刀,亲手砍下了他的头颅。
王贵这边也很快接到了消息,知道陶恒亲手斩杀了何某,也把何某身边的人都给杀了个精光,心中顿时出了口恶气,恨恨说道。
“真是便宜他了。”
陶恒拎着何某的人头,没有去找王贵,而是直接返回了张府,见到了正在养伤的张扬。
“这是何某的人头,你再带折五万担粮食去见曹操,定能够安然无恙。”
陶恒对张扬说道。
张扬看着桌子上那血淋淋的头颅,没有感觉到害怕,反而很是安心。
“何某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多年,尽心尽力辅佐王贵,竟被如此轻易的给放弃了,怕是死也不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