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相信 他相信,也分辨的清。
萧栖跪在殿外,只感觉如释重负。
当初圣上仁慈,赦免了萧王府,只处置了萧正则一个人,还准许萧栖保留世子之位日后袭爵。萧正则临死前攥着他的手,声嘶力竭的冲他喊,让他别把这偌大的家业弃之不顾,别把祖辈世世代代的尊荣抛在身后。
所以他跟着虞恕去了安城,做他的前锋,和北疆人拼杀了整整三日。
但当他回城时,却得知虞恕遇刺的噩耗。
那一刻他站在皇子府外,心里五味陈杂,既觉得轻松,又愧对父亲临终的托付。他能有今天的名誉和地位,全是依靠萧王府的势力和声望,即便父亲死后他那些昔日的朋友也没对他有半分的看轻,丁点的不敬,除了因为他能继续袭爵,还能有什么别的原因?
他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理由不承袭父亲未尽的事业,母亲、祖母和府中上上下下所有人都要依靠他,萧王府百年传承都压在他身上,他顺风顺水受先祖荫蔽这么多年,如今也到了该回报的时候了。
于是他只愣了片刻,便抬腿冲进皇子府。
屋内一片狼藉。
三具尸体倒在地上,一人靠着墙角,腹部一道狰狞的伤口,旁边有士兵正在替他包扎。
“你是谁。”萧栖神情凝重,隔着虞恕的尸体,向那苟延残喘的人问道。
“我是张冬,陛下派我来――”张冬说着呕出一口血,索性推开身边之人,勉强朝萧栖抬了抬手。
“陛下派我来保护三殿下……我……没救了,这是密信,咳――咳咳。”
“密信?”萧栖一怔,随即飞快的跑到那人身边,取出他手里紧攥的一张纸。
“皇后……派人刺杀,地上那人……就是她身边的,”张冬勉强吊着一口气,“你速速回京,快――快――”
“张大人!?”
萧栖惊慌的去探张冬的脉搏,半晌却没任何反应。
他站起身,焦躁的在原地转了几圈,打开信看了一眼又攥起来,努力克制住内心的惊涛骇浪,抢了一匹马就往京城赶,总算是抢在皇后知道之前到了宫门口。
如今他等在殿外,只等把情况跟虞胤江说明白,他便可彻底退出这你死我活的党/派之争――他尽力了,虞恕已死,就算萧正则再不满意,他也做不了更多。
“萧栖。进来。”虞胤江盛怒的声音从殿内传出来。
萧栖面不改色的走进去,心跳如擂鼓。
“给朕说清楚,安城究竟怎么回事!朕的皇子――怎么回事!”
萧栖深吸一口气,跪下道:“启禀陛下,臣带人在城外作战,三殿下留在城内……指挥,臣得胜回城时便听说殿下遇刺,赶到皇子府见了张冬大人临终前最后一面,殿下,殿下身边的近卫,以及行刺之人,均已在臣赶到之前就……”
他一口气说完,又从怀里掏出沾染着血迹的“密信”,递到李福全手中。
叶知秋送到北疆大统领手里的那封信确实起了作用,但奈何虞恕不知是心灰意冷还是怎么回事,竟一直缩在城里不出去,这战死的假象总不能凭空捏造,万般无奈之下北疆三皇子只好给皇后回了封信,信中写着“虽然之前商议之事不成,但此后仍可合作”,这封信就被郑辉带在身上,只等刺杀完成便送至京城。
可谁知道虞胤江竟派了张冬跟在虞恕身边,郑辉杀了虞恕,离开时却被张冬截住。
虞胤江颤抖着从李福全手里接过信,才看了几眼便摔在地上。
“反了!真是要反了!皇后想干什么!?啊?”
天子震怒,萧栖被吓的一个哆嗦,跪在地上一动也不动。
虞胤江气喘吁吁的跌坐在榻上,连李福全都不敢上前搀扶。
“传,传朕旨意,立刻把皇后给朕带过来!!”
虞意旁观许久,闻言觉得不妥,刚要出声,虞胤江自己便反应过来。
“等等,先别动,不要打草惊蛇,派几个人去坤宁宫,就说朕有事找皇后,另外派人速速让叶知秋带兵进宫!”
“是!”
虞意低咳几声,这才微微点了点头。
皇后手里握有兵权,不可轻举妄动,还是要先让知秋带着禁军过来,否则虞胤江难免被动。
殿内一时静默下来。
虞胤江端坐在上首脸色阴沉,虞意同萧栖等在一侧,两人对视一眼,转过头沉默不语。虞意背后冷汗浸湿,他费劲的侧了侧腰,尽量将重量压在扶手上,否则连半柱香的时间都坐不住。
李福全擦了把头上的冷汗,挨个清点殿内的宫女太监,一个也不能放出去。
一名宫女手里端着茶盏,从方才便一直站在屏风后,这会见李福全背过身去,立刻轻手轻脚的溜进侧殿,转身就往外跑。
她飞快的朝坤宁宫跑着,路上遇到虞胤□□去的侍卫,不得不稍微绕了些路,好在那几名侍卫并不敢太过着急,倒是让她紧赶慢赶的抢先一步。
“娘娘!”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
宫女摔在地上,又狼狈的爬起来,凑到皇后耳边说了几句话。
皇后正靠在软垫上喝茶,闻言大惊,立时站起身,茶盏跌落四碎。
“遭了。”皇后不安的朝门口走了几步,刹那间甚至想要顺着密道偷偷逃出去,但最终还是稳住了心神。
“来人。”
“娘娘吩咐。”
“去通知兄长,叶大人和愿意效忠七殿下的部属,之前答应本宫的事――也该到了兑现的时候了!”
皇后神色果决。
来人片刻都不敢耽搁,立刻领命离开,几乎他前脚刚走,后脚虞胤□□来的人便到了坤宁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