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上京的武帝
一晃十天的时间眨眼而过,下午陆广武把玉竹他们三人叫到中军大帐中好好的叮嘱了一番,又鼓励他们要好好努力。而后又交代众人了一些到了上京的注意事项才让三人离开。
等到晚上,行老和玉竹结束了一天的讨论后,笑眯眯的看着玉竹说:“小子,你我之间的缘分就到此为止了,你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那种天才,所以你的路才刚刚开始,好好加油吧!老头子我期待着浪迹江湖的时候能听到你的传说!”
行老是一个要求特别高的人,这是他第一次肯定玉竹。玉竹此时的眼泪忍不住的滑落下来,行老虽然对自己严厉,而且有些为老不尊,可是这种亦师亦友的感觉却是从来没有人给过自己的。想到从此以后不知道还能不能见面,不由得悲从中来,竟是跪倒在地砰砰砰的磕了几个头。
行老见状自顾自的哈哈大笑着推帘而去,歌声远远地自黑暗之中传来:“天大地大在我心,花开花落去他吗。。。”玉竹因为离别而略感悲伤的心情一下子扭曲了起来,暗骂道:“老不正经!”
第二天天还未亮,一行四人便上路赶赴上京。
而此时的上京皇宫之中,武帝一身戎装大马金刀的坐在软塌上,心道,几个月了自己还是习惯穿着一身的戎装。因为听不惯那群礼官对自己的穿着说三道四甚至大骂了他们一顿,结果礼官们吓得连滚带爬的出了露华殿,临出门的时候被门槛绊了一跤也不知道磕掉了几颗门牙。想到这里武帝竟忍不住笑出了声。下面跪着的工部尚书一脸疑惑又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你对这次的护城河的修理工程有什么新的旨意吗?”武帝尴尬的咳嗽了一声掩饰,又道:“你做的非常好,就按你说的做!你退下吧!”
老尚书颤巍巍的从地上爬了起来,告退了出去。
不多时太监扯着公鸭般的嗓子喊道:“左丞相到!”
左丞相钟长生听宣后走了进来,武帝看着这位跟随自己多年的老部下原本俊朗的脸庞上也爬上了皱纹。记得自己年幼的时候父皇曾给自己派过好几个老师,可只有他能跟顽劣的自己对的上脾气。他留了下来,而且这一留就是从当年的玉树临风变成了两鬓斑白。仔细想来,他的年龄也不大,可这两鬓的白发应该都是为自己长的吧。想到这里武帝顿时觉得一阵鼻酸。钟长生一步一瘸的走到自己面前跪倒,武帝心里又是一阵感叹,这钟长生虽然是一介书生却是长了一颗虎胆。自己刚刚去到前线的那年,冒失的深入敌军想要擒拿对方的大将。是钟长生不放心自己,从未骑过马的他跟着自己深入虎穴。事实证明自己的倔强换来的是敌军的埋伏,不知所措的自己被瘦弱的书生放在了他的马上救了回来。可书生被救回来的时候浑身是伤,一条腿从此就这个样子了。自己登基以后曾多次对他说,他腿脚不利索,可以不跪。可他坚持说礼不可废。也只得由得他。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自己的心里却是比父皇的分量还要重。
“陛下”,钟长生轻轻的喊了一声。武帝恍然,连忙命人抬过椅子让他坐下,说:“你来了,坐下说“,看着他在太监的搀扶下坐下,才道:“下个月初就可以开始大比武了吧?”
钟长生点头应是,“是的,陛下,一切都按照我们最初的想法在进行着。这次从各个地方选拔出来的一共有36人,其中各大世家占了31人。以往各大世家把控地方势力,在各自的领地兴风作浪。既然我们无法杜绝世家,那么就干脆放开束缚,无论是世家还是寒门,只要有能力,我们就来者不拒。而且眼下的大比武是这样。在明年的科举也会是这样。那么我们皇国,数年后就能和北岸的那些国家一争长短了。”
“是啊,老师,我也想要和那两位逐鹿天下,可是眼下我们要先解决我们自身的问题。选拔人才,清洗冗员,消灭腐败,囤积粮草,发展农商,鼓励生产,精兵强将,无一不是需要我们用时间去认真做的啊。”武帝诚恳的看着钟长生道。
钟长生连忙拱手道:“陛下有此心是我皇国之福。不过陛下我想提醒您,文治武功是国家强大的表象,国富民强才是根本。如果能让耕者有其田,商贸自由的畅通,广开言路能让平民百姓的话上达天听我们就有了立足天下的根本。而后便是强兵强军,囤积粮食和铁器、战马。远交近攻。天下皆可在陛下之手!”
武帝一下子从自己的软塌上站了起来,大步走到钟长生的面前,深深的鞠了一躬道:“老师,皇国有我不算什么,有你真正是皇国之福!”
正在这是门外太监的声音响了起来,“右丞相张可法,禁卫军统领上官羽明,吏部尚书卞文应到!”武帝与钟长生对视了一眼,都笑了起来,“宣!”
只见身穿官服的右相张可法、吏部尚书卞文应和一身甲胄的上官羽明走了进来。武帝大手一挥,免去了繁文冗节,道:“你们来的正好。你们都说说这次的大比武你们都是怎么想的。”见众人都是不语,武帝直接点名道:“可法,你是两朝元老,你先说!”
右相张可法拱手道:“陛下用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我们看这些人可能的去处,主要有三个,分别是禁军、回归原籍和卫属。第二以时间来看,眼下我们却的是掌控禁军的军官和卫属的军官。但是长远看回归原籍也必须要加强起来,否则地方上一定会截留人才的。”
武帝双掌一拍喝彩道:“有理有据,果然是右相!”
张可法连忙拱手道:“陛下谬赞!”
武帝又扭头看向吏部尚书卞文应笑道:“你是分配人才去留的关键,你也说说!”
卞文应连忙应是:“大的方略陛下和右相都已经说过了,那么我就说一下具体操作的细节。我觉得每一年的人才分配这三个方向都要兼顾到,至于具体的份额可以根据当年的具体情况来定。比如说今年我们就可以加大禁军和卫属的分配力度,但是回归地方也要有,只是少分配一点好了。陛下您说呢?”
武帝点头道:“没错,至于具体的尺度拿捏就由你和右相你们商量吧。”说罢又看向禁军统领上官羽明道:“羽明这段时间辛苦你了,他们这些人是动脑子的,可是你却是一直在东奔西走。说实话,整个皇国目前的局面都是你一力承担起来的。”上官羽明连忙跪倒在地回道:“陛下,从我第一天跟着您就决定一直追随您。羽明很笨,但是有几位老大人出谋划策,羽明只负责冲锋陷阵就好了!”武帝上前一步将他扶起,欣慰的看着他道:“很好,这才是那个让我一直都很放心的大将军!可眼下有人说你既掌握禁军又掌握卫属,可以说只要你想要在上京杀一个人,那么这个人一定会死,甚至包括朕。你怎么看?”
上官羽明刚刚站起,听到这句话后被吓得噗通一下跪倒在地:“陛下,羽明从您第一次领兵就跟随您,您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如果您怀疑我,我这颗头您尽管拿去好了!”
武帝哈哈大笑了起来,“我自然是不信的,但是为了避免以后你被人诟病,我会把卫属的权利从你手中拿走,你同意吗?”
上官羽明忙道:“只要是陛下的旨意,做臣子的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武帝扭头看向站在灯光阴影里的太监副总管道:“来福,以后卫属上下就由你来负责。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和上官统领交接。你要记住,整个卫属除了你不许有第二个太监当值,至于你直接向我汇报,不需要请示任何人。”阴影里的人答应了一声消失不见。
在场众人听完皆是心中一凛。
话说皇国除了中央负责上京安全的禁军以外,还有四大军团,分别是驻守皇国东北边陲的黑风军、负责镇守南方的武帝原属军团——南阳军、负责东面监视夏国的蓝旗军和负责东南方监视大齐国的十方军。这四大兵团除了黑风军外人数都在十五万人左右。黑风军是四大军团中唯一一个独自面对两大强国的军团,因此战损过高也是它一直以来人数最少的原因。
从黑风军大营到上京需要大约七八天的时间。杨副统领和玉竹他们三个一路上风餐露宿,终于在大比武开始的前一天赶到了上京城。杨副统领三年前曾经来过上京,轻车熟路的找到一处客栈放下行李后马不停蹄的按照陆元帅的吩咐提着早已备好的礼物去拜访右相张可法。
且不说杨副统领是如何来到的丞相府,等两人坐定,杨副统领向右丞相表达了陆元帅的问候和黑风军为右丞相马首是瞻的敬意后。张可法微笑的抚着胡须安抚了杨副统领两句,透露了一些陛下的意思。杨副统领这才感恩戴德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