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培养感情
可是,这一世的曲云依,有了荀子况的陪伴,她逐渐觉得,两个人互相搀扶着前行,也不必一个人要差,甚至,会有一种幸福感,当一个人的出现,填补了独自一人时的那种空缺,就不会再感到孤独。曲云依开始习惯了和另一个人相伴,再后来,认识了陈昕雅,曲云依方才体会到了,有一个知心朋友是什么样的感觉,原来,许多事情不需要憋在心里,原来,有些事情会有人同你一起分担。曲云依真的觉得,这一世的她,改变了太多。过了一会儿,夜色降了下来,后院的风也已经转凉,荀子况便拉着曲云依准备回到前厅。
二人来到前厅之后,同陈父陈母,以及王夫人和王师兄他们几个人打了个招呼后,便先行离开了。荀子况和曲云依手牵着手,漫步在江边。微风拂过曲云依的脸颊,才让她意识到,眼前的这些美好,是真实存在的而非梦境。对于江南这个地方,曲云依也是越来越喜欢了。在江南,她迈出了自己勇敢的一步,她学会了去表达情感,学会了要去做真正的自己。曲云依越发觉得,自己爱上了这里。
“傻乐什么呢?”荀子况瞧见曲云依一脸开心的模样,不禁好奇起来。
“我就是想到这段时间,在江南的日子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让我觉得很是幸福。”
曲云依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喜欢这里吗?”荀子况用着很是温柔的语气,轻声的问着曲云依。
“嗯,我发现我对于这里的情感越来越深了,咱们不像王师兄和王夫人他们,对这里是有着儿时的记忆,所以才喜欢这里,我是因为在这里,和你有着许多美好的记忆,才喜欢上这里的。”在这个时代,曲云依和荀子况并没有什么思乡之情,若说想家,曲云依也是想回到现代罢了,因为,她始终都明白,自己不属于这个时代,她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罢了。
“那以后,我们就定居到这里好不好?”荀子况这话即使在问曲云依,又是在心里默默下决定,他心想,就快了,再过些时间,把事情都处理妥当后,他就和小丫头留在这里,就他们两个人,谁也不会打扰到他们。
王夫人和陈母一直聊到王师兄和陈父直打哈欠,才依依不舍的分别。陈昕雅则留在了酒楼这边,为的是躲避一下母亲的唠叨,不然又该说什么找个人家的话了。
回去的路上,陈母还不停地念叨着今天和王夫人聊的话题。王师兄起初还会搭上两句话,后来,实在是太困了,便只是点头附和着。
“哎,老头子,今天我问了王夫人,他们家司安和我们昕雅一样大,眼下也不曾有婚配,我看啊,他和咱们家昕雅挺合适的。”陈母想到了今天和王夫人提起的这件事儿,整个人又兴奋起来。陈昕雅猜的果然没错,回去的路上,母亲一定会提起自己的终身大事。
“孩子之间的事,还是让孩子们自己决定好了,我们不方便过多参与的。”陈父并不打算加入到陈母的撮合当中,他认为,感情这种事,是撮合不来的,应该要顺其自然。
“哎呀,你懂什么啊,现在不急,等到时候好的都被别人挑去了,再着急嘛?那个时候哪里还有什么如意郎君啦,等着后悔去吧。”陈母一直都觉得,应该先下手为强,之前荀子况和曲云依就是个例子,没办法,谁让自己的女儿对这样的事情如此愚钝呢,人家曲云依和荀子况都开始一起努力经营店铺了,自己的女儿却还是每天无所事事。
“那你也要问问我们昕雅愿不愿意啊。”陈父对于陈昕雅这个女儿,可是宝贝的很,他总觉得自己的闺女还是个孩子,哪里需要考虑什么嫁人的事情,他倒是觉得会便宜了别的小子。
“哎,话是这么说,可是,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家昕雅什么性子,到现在还整天大大咧咧的,她哪里能知道这些,要她自己选,万一到时候看走了眼,可是耽误一辈子的,现在我们帮她把把关,不懂这些也没关系,相处相处不就好了,这感情啊,都是培养出来的,我们只需要给她找个合适的人选就可以了。”陈母觉得这个王司安很是不错,虽然平日里,话少了一点,可是和昕雅这丫头正好可以中和一下,昕雅这孩子,别的毛病没有,就一个,太能说了,叽叽喳喳个不停。而且,趁着现在王司安这孩子也正好没有什么喜欢的人,两个人抓紧时间熟络熟络,到时候,还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回头还是让丫头自己决定吧。”陈父放弃和陈母挣扎了,只好搬出了女儿来。
陈母并不在意陈父如何打算,反正这个榆木脑袋也是不会明白的,今天,她可是看到了王司安把一个人偶送给了自己女儿呢,这不就说明有戏。
第二天的时候,荀子况并没有要求大家今天早早过来,而是希望大家都休息休息,睡到自然醒。
荀子况和曲云依起来的时候,太阳都已经升起来了,两个人并没有在家里吃饭,而是去到馄饨摊子上,打包了几份。
随后,拎着这些馄饨来到了酒楼。
这个时候,王夫人和王师兄早已经起来了。
“王夫人,起这么早啊。”荀子况瞧见了王夫人,便打招呼问了声好。
“哎,这些年来养成的习惯了,到这个时间,就怎么也睡不着了,你们年轻人啊,要珍惜,不然像我这么大的时候,就想睡也睡不了了。”王夫人感慨道。
“陈父陈母他们还没来吗?”曲云依巡视了一圈,并没有看到他们的身影。
“估计是在路上了,昨天说好的这会儿来,这个时间也差不多了。”王夫人解释着。
王夫人话刚落下,便看到陈父陈母过来了。
“陈姐,这真是说曹操曹操到,方才云依这孩子还在问我你人哪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