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愉县意外
篡权夺位是大罪,认识,也都没有办法救得了周子诺和丞相大人。若说多年前星儿的父皇,因为仁慈放过了周氏其他活着的人,但如今,周子诺却不珍惜这份活着的机会,执意要谋反,那么便是谁也救不了他。
和他曾经被当众斩首的父皇母后一样,这一次,他也将被斩首示众。
再解决好了谋反之人的事情,按照原来的计划,江阔将军也应该出征南疆了。
只是出乎意料的是,在江阔将军还没有出征南疆之时,南疆就有人送来了求和的文书。
“此事你怎么看?”
议政殿。
星儿江南江送来的求和文书递给荀子况,文书上的内容大致就是说之前只是三王子依河的一时糊涂,所以才犯下了大错。
两军交战所造成的伤亡皆是由三王紫逸人所犯下的过错,而这一切也都是三王子一人直译的一意孤行,为了表示诚意,他们愿将三王子依河作为质子流在中原。
“南疆王这是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到了他三儿子的身上?”
荀子况看着手中的球和文书,不由自主的皱起了眉。
都说帝王冷血,如今看来,果不其然。连自己的儿子,都可以轻易放弃,还有什么是不能放弃的呢?
“此事不可能是三王子一人所为,三王子他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个王子。如果没有南疆王的允许他怎么可能调的动兵马?如今他们想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在三王子的身上,他们不会以为这样他们就可以脱离关系了吧。”
荀子况放下手中的球和文书,一时间觉得这南疆的人自私万分,为了脱离关系,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顾。
“这时他们现在就是这个意思,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不可能是三皇子一个人做的,但是现在他们竟然送来了求和文书,朕不知道到底还要不要出征南疆。”
星儿拿回球和文书一脸纠结,按照道理,既然送来了求和文书,那就能补站则不占。
但是现在南疆的想法,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恐怕现在说的求和也只是养精蓄锐罢了。
“他们觉得应该求和,但我们觉得不应该求和,他们的求和我们不接受。”
荀子况冷声道。“他们既然谋划了那么多年,肯定不会轻易善罢甘休。若是这一次放过他们,恐怕他们会找机会立刻反扑回来。更何况像他们这种连亲情都不顾念的人,又有什么值得我们放过他们的?他们之所以会求和,是因为他们之前的计划落空被我们全然打破。若是只是拼战士们的实力,他们南疆根本不是我中原的对手。恐怕这份求和文书也是他们现在求和自保的一种方法罢了。”
对于南疆王这样的做法,荀子况其实是打心底里感到不屑的。
“确实,那依你的意思是,我们一定要挑起这场战争吗?”
星儿衣就很纠结,若是同意南疆的求和书,那便是养了祸患,若是不同意,便要徒增伤亡,两下抉择实在让人难以选择。
“臣只能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些祸患如果不能彻底拔除的话,早晚都会再次成为祸害。”
荀子况的话到时让星儿下定了决心,他们既然能谋划这么多年,那肯定之后还会有这样不轨之心。
宁可错杀一百,不能放过一个。
在南疆决定求和之后,星儿一就下指出征南疆。
一时间,这样的结果竟然南疆王有些措手不及。
此次出征南疆也全都是江阔将军的事情,同荀子况没有什么关系按照之前和曲云依所约定的,在上星儿辞行后,便和曲云依踏上了去往靖州之旅。
“你说你这个摄政王做的,不关心朝堂大事,天天就想着赚钱。”
曲云依双手环胸,一脸傲娇的看向荀子况。
马车在路上颠簸,一个不小心曲云依失去平衡,跌到了荀子况的怀中。
“所以夫人这是奖励为夫的礼物吗?美人在怀,为父喜欢。”
荀子况一本正经的调侃着,到时成功的让曲云依红透了脸颊。
虽说这一路上,荀子况是为了靖州寻找商机,但实则他们录成型的很慢,每到一处,便要同曲云依四处游玩一番。
跟着荀子况和曲云依,央枚和央絮倒也是见识了许多的风土人情。
“这位公子,这是小女亲手绣的香包,还望公子笑纳。”
途经愉县的,几人找好了酒楼,打算在用过午膳后在此地四处游玩一番。
在路上听闻此地有一些当地的特产食物,身为一个吃货曲云依自然是不会放过任何一种美味。
匆匆告知荀子况后,曲云依便带着央絮离开了酒楼,留下荀子况和央枚无奈地笑着。
在等待着菜品上桌的时候,在远处观察荀子况良久的一名女子终于鼓起勇气,优雅的走上前来。
“公子,这是小女亲手绣的荷包,还望公子笑纳。”
女子一脸娇羞的将和包地到荀子况面前,双眼中盛满了星光,是少女怀春的喜悦之情。
“不必了,姑娘荷包你就拿回去吧。”
隐约之间,荀子况似乎明白这荷包意味着什么,当即立下,不管这女子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这荷包荀子况肯定是不能收就对了。
那只面对荀子况的拒绝,那女子非但不恼,也没有难过,反而是不走寻常路的将荷包硬塞到荀子况的手中后,转身就离开了。
“王爷,这……”
荀子况看了看手中的荷包转头看了看身边的央枚,随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将荷包扔在了央枚怀中。
“那姑娘给你的。”
随后荀子况像没事的人一样若无其事的品起了杯中茶。
面对着自家王爷如此坑人的行动,央枚一时有些语塞,但也只能默默无文的收下手中的荷包。
“我们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