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击溃防线 - 忠犬夫君你被承包了 - 凉城拾酒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五百三十三章击溃防线

对于突然出现有人要谋反的事情,荀子况和曲云依皆是一愣。“具体到底是怎样的我也不清楚,从我能听到的内容来说,目前只能确定这些。倒不如你们去审问一下乾州知州,说不定能从他嘴中撬出些什么。”

叶千寻也知道此事,兹事体大,有人谋反的事情可不能随便说。所以与其在这里思索着他所听到的东西是真是假。倒不如在有限的资源之内去探索这件事情的真假。

“至少乾州知州和这件事情息息相关。如果没猜错的话,乾州知州应该是把它这么多年所贪污的钱款都用来交给这个谋反的人。帮助此人招兵买马。”

叶千寻的提议不无道理。荀子况点点头,同意了叶千寻所说的。

“你说的对。现在我们不能确定这件事情的真假。若是能从乾州知州的嘴中撬出些什么东西,那就再好不过了。”

说完,荀子况站起身,打算前往大牢去审问乾州知州。

却被叶千寻突然拦下了。“审问他,不如打破他心中的防线,他传信出去,无非就是等待着那人来救他。他们所传回的信我已经拦了下来。倒不如我们以此作为文章,伪造一封书信,打碎乾州知州的最后一道防线。要让他明白,他一直资助帮助的人,如今已经抛弃他了。因为他已经没有任何利用价值。”

“叶千寻,你可真坏。”在感叹叶千寻的计谋是一个好计谋之外,曲云依不得不承认,叶千寻这一招可真是坏,能机会一个人最后的心理防线,那该是让人多么绝望的事情。

不过叶千寻所说的也不错。乾州知州之所以敢这样像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过一样,无非就是因为心下一直有一个信念,就是他所帮助,参与谋反的人会来救他。

只要那些人来救他,等谋反成功之后,谁还在乎一个小小的乾州知州的官职。

“那我们现在就去伪造书信吧。”

“好。”叶千寻将自己所拦下来的回信交给荀子况和曲云依,“那些人觉得现在就乾州知州不是时候。就怕你们会顺着这条线抓住他们,所以他们现在不会采取行动。也就意味着现在他们是不会来救乾州知州的。”

“我们就卡在这个时间告诉他,没有人来救他。而这段时间按照那些人的计划也是不会来救他的,也就在这段时间内,让乾州知州的心理防线慢慢帮他就可以了,要让他从心底里明白那些人已经放弃他了,他如今入狱已经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了。”

曲云依接过叶千寻递过来的信封,完善着叶千寻未说完的话。

如今的乾州,乾州知州已经被下入狱,掌管乾州的政务事务全是由荀子况代劳。荀子况身为摄政王,自然是没有人敢有任何意义的。

当有人告诉乾州知州有人来看他时,她以为是他送出自信有回音了,却没想到所见之人就是荀子况。

“参见王爷。”

所以此时沦为了阶下囚,但是该有的礼仪,乾州知州自然还是要遵守的。

“知州大人还是不肯说吗?这么多年,你贪污的钱财到底用在了何处?”

对于这个问题,荀子况已经问了乾州知州很多遍了,但是每一次乾州知州都是巨口不答。他在坚持着他最后的执着。

若是之前荀子况可能还有一些无计可施,因为实在想不明白乾州知州到底为什么这么执着。但是现在从叶千寻所带回来的消息,那多多少少荀子况是明白了其中的一些缘由。

这乾州知州虽说是为祸乡里,但也不至于将自己参加要谋反的事情公之于众。

和荀子况所预想的一样,一如往常,乾州知州依旧是闭口不谈。

“怎么知州大人就如此的执着呢?”不同以往的是,荀子况这一次表现的极其风轻云淡。一时间就让乾州知州感到有一些错愕。

“知州大人,你大可不必如此守口如瓶。你帮别人拼死的保护着秘密,熟不知自己已经成为了一颗弃子。就被人扔在这深深的牢狱之中,无人问津。”

荀子况一脸笑意的看向乾州知州,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成功的让乾州知州在心底下默默的犯起了嘀咕。

“王爷,这是说的哪里话下关听不懂。”

乾州知州,坚守着自己最后的一丝防线。绝对不能让荀子况他们知道少主要谋反的事情。

荀子况轻笑一声,掏出一封信纸,顺着大佬的缝隙扔到了乾州知州的面前。

这封信正是曲云依和叶千寻准备好专门送给乾州知州看的信。

为了加深千州知州对此的可信度,曲云依和叶千寻只是将信封中的信只拿出,并找到了河源信封中性质相似的性质,写好了线后,see到了原来的信封中。再由荀子况交给乾州知州。

少主和自己传信向来都用这种信封和信纸。所以在看到荀子况扔给自己的那封信时,乾州知州双眼陡然间瞪大,一时间呼吸变得急促。不知该如何是好。

“知州大人,你一直心心念念等待着的不就是这封信吗?现在信到你面前,你怎么不打开看看呢?”

看见乾州知州如此的表情,荀子况就知道,之前他们说要压垮乾州知州最后的一丝心理防线的计划算是成功了。

到底是要参与谋反的人。乾州知州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视线也从那封信上转移开。

“下官听不懂王爷在说什么,这些年下关的确是贪污了不少银两,但也都是用在了下官和家人身上。”

乾州知州深深的呼吸着,如今少主传来的信是在摄政王手中交给自己的。那也就意味着少主很可能就已经暴露了。

只不过正当乾州知州在心中默默思考的时候。荀子况的话成功的打消了他怀疑荀子况已经知道少主的事情的疑虑。

“本王不知道此人到底是谁,也不知道知州大人为何如此的帮此人开脱?只是本王有些替大人,可惜这么多年任劳任怨的帮助这人扛下了百姓那么多的骂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