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陨落
星儿当上太子之后,仍有朝臣觉得星儿现在还不足以成为未来的国君,就连宫外草民都议论纷纷,皇上见状为了平定朝臣以及众民的心,立刻将他派出去平定洪流之灾城中所逃出来的难民。星儿不复众望,将自己府邸中的用度都拿出来济给了灾民,还亲自带太医将部分得了重病的灾民进行救治和慰问。
因为星儿如此行径,得到了不少平民的支持,都纷纷议论星儿定然是今后的明君。
朝中朝臣听闻也不再多言星儿是否堪当这太子之位,皇上心中也甚是欣慰。
可就是如此,星儿却更加繁忙了。
是夜,星儿正将刚刚整理好的奏章放在一旁,抬起手指按了按太阳穴,满是红血丝的眼中极度疲惫。
“殿下,天色不早了,您还是早些歇息吧。”一旁的小太监将奏章抱起放在了书架上,看到星儿此状,语气有几分担忧之意。
“无碍,林安,你替本宫研墨,明日奏请父皇批下国库中银钱的奏章要在今日列下来……”星儿摇了摇头,提起笔打算接着向折子上落笔。
“殿下,自您坐了这尊位之后,处理的事情越发的多了,奴才看着就觉得心中乏累,更何况是您呢。”林安一边磨墨一边低喃道。
星儿听到林安说的话后头也未抬,只是在折子上迅速落墨,声音低哑道:“本宫既然坐上了这个位子,就得不负父皇所望,努力为北疆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林安沉默了半晌又接着说:“听闻近日来有西域逃亡而来的难民在城中蓄意滋事,使得城中引发众怒……”
“哦?”星儿捏笔手指微微一顿,眉头轻蹙:“竟然有此等事?那些城中官员为何不为民做主?”
“那些难民皆出身于西域,有着不同地方联系,城中官员自然不好做主,只是将部分难民关上几日大牢就放了出来。”林安磨完墨又续上了一只红烛,长叹一声。
星儿沉默了下来,心中思考着解决此事的方法。
第二日,星儿便将此事奏报给了皇上,皇上听闻有几分震怒,立刻派一批士兵交于星儿,让他全权处理此事。
不久后,这些西域之人都按星儿所指示,将他们带到了西域君王面前,将此事和盘托出,西域君王深觉丢失了西域人的脸面,将他们一一施以惩罚。
也就因此一役,星儿得到了众民的拥护,也因为此件事名声大振,皇上听闻甚是喜悦,给予星儿金玉赏赐。
就这样,北疆国国泰民安的过了几年……
“皇上!不好了!太后命不久矣……”
正在同荀子况对弈的皇上听到太监在殿外传来的喊声一时间震惊不已,立刻让太监安排将所有皇子召来,荀子况和皇上也急匆匆的跑去了太后的寝宫。
还未进入寝宫就听到宫外宫人的啜泣声,皇上不禁放慢了脚步,一进寝宫就看到面上褶皱却带有慈祥的老妇人,她平躺于榻上,面色苍白,看起来下一秒就会没了生息。
“母后。”皇上看着老妇人说话的声音颤抖不已。
“太后……”荀子况行礼过后,捏着折扇的手指微微蜷缩,看着太后的目光也有几分惋惜。
“皇帝啊……”老妇人沧桑的声音想起,干瘦的手背露着青筋抓住皇上的手:“荀大人和云依都是我北疆国的福星……你一定要好好善待他们。”
皇上点了点头,忍不住哭泣了起来。
已经来到寝宫的众皇子一个个都佯装悲伤,有些无泪干嚎,有的硬挤出几滴眼泪,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只有站在最前面的清儿低着头红了双眼,还有星儿面无表情,可是眼中却微微浮出一丝哀伤。
太后将清儿和星儿叫到自己面前,依旧一脸慈祥:“你们兄弟两都是好孩子,一定要互相扶持将北疆国治理的更好,知道吗?”
其他皇子见到此景,心中的嫉妒一阵又一阵,可是又不敢在这种时候多说些什么。
“知道了。”清儿和星儿皆应和道。
“皇祖母放心,孙儿和兄长定然不负所望!”清儿坚定道。
太后虽然年迈,但却看的出谁是真心,谁非真心……
……
丧钟一响,整个皇宫都陷入了沉寂,尤其是太后的寝宫,更加的沉闷,让人喘不过气来。
曲云依是最后才来到寝宫的,她看着太后已经垂落的手臂,眼中不禁溢出来泪水,硬被荀子况扶着才没有倒下去。
“云依,也别太伤心了,死亡是谁也躲不过的,但是若能在死亡前还能够开心的笑着,那这一生便没有任何遗憾了。”
循着荀子况所说的话向榻上看去,那张苍老的面孔上果然挂着一丝浅笑。
太后丧礼过后,举国上下哀声不已。
几日后,皇上下旨封荀子况为摄政王,可协同皇上一起上朝批阅奏章,朝野上下倒是没有太多的议论,只是荀子况对此册封而感到不解,想要推辞。
皇上只言是要为太子找一位好老师,为国家找一名好忠臣。
“皇上为何要选臣?”荀子况疑问道。
“因为朕觉得,你是这朝野之中唯一让朕觉得安心之人,其他人追求的不过是一个名利心,可你却不曾要名也不曾要利,像你这种人要是不能为国家恭献力量,那岂不是浪费了好材料?”
荀子况有几分摇摆不定,曲云依知晓立即出言相劝,告知荀子况如今还是以国为重,也如同当时荀子况相劝星儿成为太子那般……
最终荀子况还是应和了下来,成为了北疆国中的摄政王。
星儿知晓皇上的决定后,并无任何异议,反而心中还有几分喜悦,若是荀子况成为摄政王,对他今后的自然是有所帮助的。
果然,荀子况当上摄政王后将许多大事都治理的毫无一差,让想找茬的朝臣都找不到任何理由来,也因为荀子况的帮助,让皇上和星儿轻松了不少。
就依着这样,这江山又安稳了不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