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刺杀皇上
青莲这几日来总是气的咬牙切齿,可就是没有任何办法,她最近每次路过曲云依所驻的地方,总是会看到她露出一副让人心生近意的笑容,在青莲看起来极度刺眼。这让青莲甚至以为,曲云依腹中的孩子其实并没有死。
要不是最近看着医师一波又一波的进入,自己又掏了些许银钱打探消息,那么她真的以为曲云依并没有流掉孩子。
看来也是时候向他们下手了。
青莲武艺也并不低,曾到宫外的一个武学大家那里学习过,所以倒也有几分本事。
当她手持寒刃来到曲云依的府邸时便发现她身边有许多暗卫所在,也就没有因此下手。
虽没能动手杀死曲云依,但青莲却想到了另一个法子。
既然曲云依那么看重荀子况,不如出手向荀子况发难,这样荀子况便就再无瑕顾及曲云依的安危,到时候曲云依如何,还不是任她摆布?
当日,青莲就来到了星儿所驻的寝宫
“殿下,奴婢今日来是有要事禀报。”青莲说着就附语在星儿的耳边说了些什么,星儿立即就应了下来。
“奶娘你放心,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了,我一定会和他们说明的,只不过……奶娘,你真的确定这个办法能扳倒荀子况吗?”
一说到荀子况,星儿心中就蹭蹭冒火,想起之前荀子况对他那种蔑视的态度,他就感觉一阵不爽,如今有法子能够将他扳倒,那就是再好不过了。
“殿下,请相信奴婢,皇上一人如若想要平息众臣之语,只能惩处荀子况。”青莲恳切的说道。
“既然如此,我就听奶娘的了。”
第二日,不知众臣听了谁的话,皆向皇帝谏言弹劾说荀子况太过无法无天,一定要重重处置才能够平息众怒。
可皇帝以一副敷衍的语气一一回应后便退了朝。
众臣自然心有不甘,当即去了皇帝寝宫门口跪着去了。
“皇上还请三思啊!臣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
原以为还需要等很久才能得到皇帝回心转意,可到了后面皇帝派小太监出来传话,说是这件事皇帝一定会慎重考虑。
众臣都以为这是皇帝应下了,便也都转身离去了。
青莲得到消息的时候,也以为荀子况要死定了,得意了许久,可是过了几日,皇宫里依然没有什么旨意颁布下来。
众臣听闻又打算去皇帝寝宫外跪着,可是偏偏等来皇帝送给每位大臣的一句话,“要不皇上你来当?朕退位让贤?今后你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圣旨?”
“这……皇上……”得到了这句话的大臣都没有再闹起来,都下朝后回到自己府中歇着去了。
谁不知道皇上的那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要维护荀子况?
在今后的几天里,一直都是风平浪静,朝中再没有发出弹劾荀子况的言论。
青莲倒是气的够呛,她完全没有想到,荀子况竟然会这样轻易的脱身,而皇上也竟然这般维护他,原本想借皇上的力打击荀子况的力,却没想竟然会以这种方式草草了结。
“昏帝当道,昏庸无能。看来荀子况在皇上那里很重要,要想从皇帝下手还是不易。既然如此这皇帝之位还是应该交给贤能之主……”青莲气急败坏,甚至对皇上起了杀心。
皇宫宴席如期而至,大殿之上布置恢宏,乐人们击奏清脆欢快的乐声不绝于耳,待到宫女将美食依次上齐排列,下面的舞女才随着乐器敲击的节奏,步伐轻盈身姿曼妙缓缓走向中央开始演出。
歌舞升平的喜庆氛围,令在场众人皆挂笑容,皇上被眼前舞女的舞蹈所吸引,时不时的对身旁良妃道:“真是不错啊!”
就在这一片祥和之景中,众人都卸下防备之时,音乐突然变换节奏由缓入急扣人心弦,舞女们的舞姿也随之改变。
皇上看的更是起劲儿,谁知就在舞女们变换造型时,突然从最中央位置飞来一女子,面带薄纱手中锋利短刀格外刺眼,直冲着最上坐的皇帝胸前而去。
“啊!有刺客!快来人!”
吓得在场众人无一不尖叫躲避,这舞女明显是有备而来,偏偏挑选宫廷宴席大场面,众人卸下防备皇帝身旁没有人护驾之时出现行刺,眼看短刀就要接近皇帝胸口。
“来人啊!快来救驾!”
皇上也是彻底被吓傻,眼坐在那里眼看着短刀径直逼近,千钧一发之时,良妃娘娘挺身而出张开双臂扑倒在皇上面前,舞女手中的短刀正正好好刺中良妃肩膀。
舞女见刺错了人连忙拔刀,眼中的凶狠之色不减半分,看中皇上继续行刺。
荀子况及时出现,长剑一出抵挡在短刀面前,短刀被弹出几米远,荀子况一个空翻上前手接长剑问问护在皇上面前。
“良妃!良妃!”皇上抱着良妃娘娘,此时她伤口上的血迹已经染满了皇帝的双手。
“皇上,您没事吧……”良妃深处手想要抚摸皇上面颊确定他是否安好,没想到受了伤,性命垂危的良妃在此是最关心的还是皇上的安危,此话一出令皇上大为感动。
皇上一把抓住良妃的手放在怀中:“朕没事,朕也不准你有事!”
“宣太医,快给朕宣太医!”
听到皇上无碍,良妃才安心垂下手来:“皇上没事就好,臣妾就放心了。”说完轻轻闭上双眼逐渐意识模糊。
多亏良妃救驾为皇上拖延时间,等到舞女行刺第二刀时御前侍卫已经纷纷而至就要将其包围,见状行刺未果准备逃跑。
定睛一看,带头之人就是那荀子况:“来人!把她拿下!”
舞女没有束手就擒而且与他决一死战,到底舞女武艺不精抵不过荀子况三招,就被压倒跪地。
“大胆刺客,居然公然行刺皇上。”荀子况见此人身形熟悉,从头至尾一直面带薄纱不曾露面,他用力扯下舞女面纱,熟悉的面孔展现在众人面前。
“你是青莲?”荀子况久久楞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