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村支书来电 - 桃园村医 - 会说话的柚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桃园村医 >

第23章村支书来电

第23章村支书来电上一刻还在问能不能扎的李母在韩志斌快很准的动作下哑口无言,整个人背脊绷得直直的。

就连见惯了无数伤势也面不改色的李医生,眉心也是狠狠一跳。

无论是李医生还是李父都是西医,李家人的身体有什么毛病一直以来也是和西医打交道。

还是第一次这么细致的看人针灸,要是针下被扎的不是他们家人,李家人还能感叹一下这名中医针灸的手段真流畅,这门手艺也神奇。

但是,现在李母与李医生看着刘欣那满身的银针,就连脸上、头上也没有放过,只觉得头皮发麻。

李母神色忐忑,心想:这不会几针下去把她儿媳妇扎成傻子吧。

她现在心思已经不在什么逮流氓上,一双叠起褶皱的眼皮使劲往上撑着,双眼鼓鼓的盯着刘欣起伏的胸口,看看儿媳妇是不是还有呼吸。

“好了。”韩志斌收手,使用内力后让他有些手脚发软,伸手支撑着墙,一屁股坐在床尾。“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取针。”

半个小时差不多他也恢复些力气。

比起前几次直接脱力的情况,韩志斌发现自己这次使用内力针灸后的身体状态明显好上不少。

“辛苦韩先生,我扶你出去坐坐?”李医生暂时不清楚妻子情况,全靠白采玲父亲的案例给予他冷静的资本。

半个小时后,李家人又围观了那一根根细长的银针从刘欣身体内旋转而出。

“怎么样?”

银针拔后,李家人纷纷围上前打量着刘欣的神色。

“感觉身体变轻了,尤其是胸口位置。”刘欣有些尴尬的道,她是真觉得自己仿佛浑身骨头都轻了十几斤,呼吸间更是畅快不少。

“有空去医院做个详细的检查,”韩志斌一边收拾银针一边叮嘱道。

“韩先生,这、这就好了?”李医生看出韩志斌一副要走的模样,有些愕然。

他有些不敢相信,就这么简单?

这让李医生有些怀疑自己妻子的病到底是不是心梗。

不是说顽固难治吗?

作为一名西医,李医生第一次对自己在医学方面的学到的知识产生了怀疑。

“你要是不放心,检查后可以带着你妻子过来再扎几针。”

韩志斌这话一出,除了没看到针灸现场的李父,其他两人只觉得身上的皮肤发紧。

“吃饭的事情后面再说,我先回趟医院。”韩志斌起身,“回去的路我知道,不用送,你们忙你们的。”

他知道这顿饭还是等着这一家子去医院陪刘欣做完检查再吃也不迟。

现在李家人一个个神色都有些恍惚,总觉得他的治疗不真实,韩志斌自然更愿意回医院等结果。

“韩先生有事就下次约,我送你回医院。我给护士台那边打了招呼,阿姨的病房暂时不会安排人,里面还有两张床可以够你们夫妻两人休息,被子也是护工换了新的。”

这些事情李医生离开医院前就叮嘱过,无论韩志斌能不能治好他妻子,这些都是应该的。

左右现在医院还有空床位,暂时不给韩志斌母亲的病房安排人也不影响。

“行,多谢了。”

韩志斌被送到医院门口,想了想在外面直接打包一些清淡的饭菜带回病房。

“回来了,医生那边情况怎么样?”宋玉致与韩母看见人回来,都有些惊喜。

韩母有专业的护工照顾,宋玉致待在这里也没事做,她一直在等老公回来,打算商量商量自己回村里忙活。

“已经治疗,为了放心,我建议他们带着人去做个检查。”韩志斌将病床上的桌子抽出来,摆好饭菜,“先吃饭,今天忙活一天,吃饭大家好好休息一夜,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

翌日一早,一道冷嘲热讽的声音打破了病房的宁静。

“哟,这太阳都晒屁股,人还躺床上,这样的懒妇说出去都是咱们村的笑话。”

韩志斌睁眼,就看到宋玉春那张令人厌恶的脸。

都是亲姐妹,两人差距这么大,要不是一个村看着长大的,韩志斌还以为自己妻子是宋家半路捡来的。

“我做丈夫的都没意见,怎么,你有意见?”韩志斌语气凉凉道。

宋玉春一不小心和韩志斌那双黑漆漆的瞳孔对上,身体一僵,身上刚刚唾骂宋玉致的嚣张气氛瞬间消失。

这让宋玉春心里十分不适,太过丢人,她只能梗着脖子维护着自己最后一点气势,“村里人要赶你们走,我是来给你们通风报信的。”

害怕韩志斌知道这背后是自己搞的鬼,将那些秘密说出去,宋玉春甚至没有来得及嘲笑,直接扭头就走。

“有病!”韩志斌压根没把她这话放在心上,就算他们村偏僻,自己家在村里也是有房有地,从来没听说这种情况被赶的事情。

韩母却有些不安,一脸忧色道:“儿子,你把手机递给我,我打电话去问问你王婶她们。”

话音刚落,韩母的老人机就响起了铃声。

宋玉致赶紧起身将手机递给韩母,她扫了一眼道:“是村长的电话。”

“喂,王三哥。”韩母接通电话,打了声招呼。

王有财在家排行第三,同辈的按排行都称他一声王三哥,他在村里当了很长时间的村支书,说话做事在村民心里都比较有份量。

村里人都是大字不识几个,尤其是现在居村多是上了年龄的人,村子又偏僻,思想观念落后,很多情况不知道,更是容易被王有财忽悠住。

既如同这一次,王有财拨通电话,就朝韩母道:“大妹子,你家小子现在出息,会挣大钱,这老房子既然烧了,不如就在镇上买,就以你家娃儿的本事,县城买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