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王陵的主人
穆莹细心的为赵乾整理着身上的衣服,在打量片刻后终于露出了
满意的笑容,不等他张口,便拉着他再次走进地下宫殿。
面朝着眼前纹路复杂的白虎壁画,一直忍住不问的赵乾发出探寻的目光。
而穆莹则是左手轻点数下,原本严丝合缝的墙壁在一阵“轧轧”声后露出了那条幽深的通道。
穆莹径直挽上了赵乾的左臂,笑着说道:“只要从这扇门过去,我不需要说任何话,三叔便明白了我的立场。但他思虑深沉,尽管我们绑在了一起,但最后的结果我也只能希望如你所愿。”
赵乾也知道自己在昨晚的冒犯后这一步着实有些刻意,怀着忐忑的心情,在走完曲折的密道后,两人迈步走上了上升的阶梯。
随着沉重的书架向两侧打开,三叔正坐在客座上饶有意味的看着两人紧挽在一起的手臂以及双双泛红的面皮。
“我没想到你能做到这种地步。”
赵乾的笑有点僵硬,而穆莹则是在浅笑一下后便拉着身边的人一起鞠了一躬,她知道三叔这句话是对两个人说的。
她将赵乾拉到三叔下首的椅子上坐下,随即便熟练的拿起茶壶,在将两盏茶杯斟了七分满后又恭敬的将其中一杯端到三叔的面前。
“义父喝茶。”
“你这是来见公婆了吗,可惜我不是他的父母,也不想有这样忤逆的后辈。”三叔在接过茶盏后随意的放到桌上,右手则拿起杯盖悠闲的拨弄着漂浮的茶叶。
“小乾年纪还小,昨天的事确实是太冲动,还希望义父您给他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吧。”穆莹说话算话,不等赵乾开口,便先帮他说起了好话。
“果真如此吗?”被三叔凝视的赵乾表情有些生硬,只是在强笑的同时点了几下头。
也许只有傻子会相信他的忠诚。在短暂的尴尬后,三叔却并没有拆穿他拙劣的演技,反而直接掀过了这一页:“你想回来也不是不可以,让你去取终究是方便些。”
赵乾一直有些疑问,怎么可能通过一点就圈定位置王陵的范围呢,在这时他则趁机问了出来。
三叔在桌上的摇铃轻轻拍了几下,片刻之后,一位老者将一只锦盒送了进来。
这是一枚刚刚铸好的金印,赵乾一看便觉得眼熟,但它的金色太过鲜艳,又肯定不是自己取来的那一枚。
“临时做出的一个仿品,我的一个小癖好。”
三叔晃了晃右手,随即径直将这枚崭新的金印压入印泥,印在一张空白的宣纸上。
赵乾在三叔的示意下拿起那张宣纸,在辨别之后便认清了上面的字:略阳公印。
“您不是说这是一座王陵吗?”赵乾疑惑的问道。
“他的确曾经是一国之主,甚至贵为开国之君。”三叔重又拿出那本《通鉴》。
“他的父亲在乱世中以谋略迅速崛起,并在瓦解掉一个绵延一百四十多年的王朝后与人东西分治,成为一方霸主,并如曹操一般未曾篡位,在为王朝奠基后离世。”
“他的父亲死后,为了稳定人心,这位略阳公被堂兄扶持建国称王,但老套的剧情发生了,他当时也如你这般血气方刚,初登大位便急于从权臣手中夺回执政权。对当时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堂兄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冒犯。”
三叔在此时踱步到他的身后,缓慢而清晰的继续说道:“他却不像你这么好运,在他堂兄的一番运作下,先是被斩去羽翼,随即被逼退位,于略阳公位上被杀,前后只做了不到一年的短命皇帝。”
气氛重又变得尴尬,这才是现实,掌权者总是用最严厉的手段来惩罚侵害到自己利益的任何人。
三叔点了一下后并没有继续纠缠:“所以在这座偶然发现的王陵中,镇魂印才会在堂兄的安排下偷偷的放在了他的头顶。这双玉龙不是用来防贼,而是为了镇压他的神魂,让他永世不得超生。”
“那您是怎么判断出存在另一座王陵乃至猜测其中也会存在玉缠龙的?”
三叔将那本书拍在了他的手上:“这位略阳公被毒杀后,他的堂兄为了摆脱嫌疑和服众,重又将他的庶出哥哥扶上王位。
两人曾经和平相处过一段时间,但这位新王政事出众,在位三年深得百姓爱戴。在权欲的驱使下,相同的剧情第二次出现,在他二十七岁的时候在疑云中英年早逝。”
三叔在此时面露得色:“这位堂兄对他十六岁的堂弟尚且如此忌惮,专门布下镇魂法阵,那他没理由在毒害一位年长的君主时不故技重施。”
“所以说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寻找到这第二任傀儡的王陵?”
“不错,他与他的弟弟前后遇害仅仅相差三年,遭遇也是相近,如果说有谁能最快找到这第二座王陵,那一定是掌握最多信息的我们。”
“你前天进入的其实是这个短命王朝被发现的第二座王陵,在几年前他们两位的继任者也是诛杀权臣的第三任君王的陵墓是最先被盗并暴露位置的。”
我通过这两座王陵的坐标划出了大致的范围,赵岚会尽力的帮我们标出每一个可疑的地点,而为了掩人耳目,我已经从东都请来一位当地的掌眼,与你配合在其他人之前拿到第二对白玉缠龙。”
赵乾神色复杂,但对三叔如此缜密的推测和惊人的执行力还是相当钦佩的。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留意。”三叔的语气突然变得严肃
“在前天被报警后,我就怀疑这座王陵的被盗不一定是偶然,而要验证我的想法,就在你之后的行动中。”
看到赵乾探询的目光,三叔继续说道:“如果这座王陵的被盗真是有意为之,那么对方必然清楚这座王陵的主人是谁。
我拿到白玉缠龙的事情在雍州已经是人尽皆知,即使有潜伏的势力那么没有任何人可以拒绝灵器的诱惑,如果对方对它有想法并有所行动便必然会在我划定的范围内与我们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