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9、
陈家庄的庄户这些年也算见识过不少大场面,如今再碰到从天而降的怪人也不觉得稀奇了,只随意看了几眼就自顾自地忙活着手头的活计。
倒是守在岸边下网的渔夫见了慌忙发动改装过的渔船,一路突突突开到河中央,朝着在水中飘飘荡荡的白面僧人笑问道:“长老,可要搭船过岸啊?”
脑门上多了一点金晶的唐和尚闻言喜得连连念佛,“有劳施主。”
他如今虽然脱得凡胎轻易沉不下去,到底不如几位徒弟熟识水性,扑腾半晌竟是一点也不挪窝。
而孙悟空三人忙着捞回经书还不得空,这会子也顾不上鱼泡一样飘在水上的师父了。
等到唐和尚在渔夫的帮助下上了船,猪八戒也将经包丢进舱里,“天上的佛爷可真会折腾人啊,多一难少一难的,谁还专门去验看怎地!”
“八戒!”
唐和尚扭干净袖口淋漓的河水,“你如今受了佛祖点化怎么还不知事?小心祸从口出!”
孙悟空笑着甩脱猴毛上的湿气,“那呆子定是嫌弃自己的官小,不如天蓬元帅听着响亮,这才满腹牢骚!”
“大师兄,你觉不觉得咱们坐的这艘船好像似曾相识啊!”
心思最为细腻的沙僧恍惚回忆道:“好像那年在女儿国,吴道长就驾过样式相仿的一条船接师父过河。”
“你不提俺老孙都忘了!”
孙悟空摆摆手,“自打盘丝洞一别,那小孩再无消息,也不知是回到家乡还是进了哪个妖怪的肚囊!”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唐和尚赶忙起手道:“吴道长吉人自有天相,必会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直到听见他们师徒口中连连提起的名字,专心驾船的渔夫才回头问道:“长老,您几位口中的吴道长,可是一位二十岁出头、眉清目秀满面和气的道人?他的身边还有一个叫做李乘风的徒弟?”
孙悟空上前拍了一下渔夫的肩膀,“你这老头打哪知道的?”
“长老说笑了,吴道长的大名,这车迟国上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啊?连同三岁幼儿在内,又有几个没受过他的恩德?”
渔夫满怀感激地摸了摸身下的渔船,“就连小老儿这老伙计,也多亏了吴道长出力才安安稳稳的行在水上。”
他抬手指向江边一座青石红瓦的小院,“这些年吴道长和他的高徒一直住在原先的国师祠,便是国君想要拜会还得亲至呢!”
“这倒是巧了!”
猪八戒喜滋滋地哼哼道:“师父,咱们不如去他府上休整一番,也好寻个僻静的地方晾晒经书!”
“俺看你心中惦记经书是假,想要讨些吃用才是真吧!”
孙悟空冷哼一声,扶着师父迈出船舱,“俺老孙倒无所谓有没有屋子遮风挡雨,倒是这佛经耽误不得。”
“也罢,故人相见,哪有过门不入之理。”
唐和尚指了指不远处的红漆大门,“八戒,你去叫门吧。”
猪八戒得了好差事乐得直扑扇耳朵,沙僧牵了白龙马与那引路的渔夫道谢,也追在后面跟了上去。
正在院子里和师父研究黑沼泽效用的李子初初听见叩门声,还以为又是哪家村民有事相求,谁知打开门一看才晓得竟是多年未见的老相识。
“唐长老,大圣爷爷,猪长老,沙长老!”
李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再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着您几位!”
“乘风,谁承想一错眼的工夫你都长这么大了!”
唐和尚感慨颇深地轻叹道:“你师父还好吗?”
“师父他老人家好得很!”
李子引着客人往做实验的后院走,手里还不忘牵着毛发更加顺滑的白龙马,“当年为了躲避山中精怪,师父顺着卦象带我一路向东,哪知道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车迟国内,一住这么多年。”
“你那师父……”
沙僧听了只觉好笑,“这卦象不动人就不动的规矩,我还真没听说过呢!”
他们几人进得后院,只见院子中央有一个样式奇怪的黑色铁炉,炉边还有一个熏得满脸黑烟的道人猫腰往里瞅。
孙悟空轻身蹦过去,“小孩!你在这弄什么呢?”
“大圣!”
宋辞这回可真是又惊又喜,“难怪前儿卦象显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原来竟是应在你这里!”
“说你迂还真迂上了!”
孙悟空拿指头点着她取笑道:“俺们师徒要是不来,你岂不是要老死在这陈家庄了!”
“快!里面请,里面请!”
说说笑笑进了客厅,宋辞接过李子递来的热手巾擦掉烟尘,露出那张堪称驻颜有术的嫩脸,“圣僧打哪来的,怎么走到陈家庄了?”
“唉,此事还得有劳吴道长。”
细述前缘,唐和尚搂紧了怀里的宝贝经书,“只盼你寻一处妥帖的地方,切勿损毁至宝!”
“圣僧安心!”
宋辞刚冲着徒弟点点头,李子就推来一个小车把那摞子辛苦得来的经书装上,“让我那徒儿带去烘干机蒸上一蒸,至多明日晚间必定完璧归赵!”
得了准信,唐和尚的小脸也跟着乐开了花,“阿弥陀佛,如此甚好!”
“师父,这正事都谈完了,咱们是不是也该说点别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