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 这个红楼不一般 - 羽淼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44章

进了腊月,转眼便到了年关,各地庄子铺子的管事们要来京中交账,贾敏还要准备一应年礼,忙得不可开交。

因见贾敏分身乏术,黛玉就自告奋勇为母解忧,帮贾敏看一看账本册子。

贾敏这才发现黛玉竟然对术数颇有研究,一本账册她只随意算一算,便能发现其中不对之处。

黛玉不以为意:“冯先生说我在此道上颇有天分,她虽说自己教不了我什么,却额外寻了一些相关的书与我看。”

听着她稀疏平常的语气,贾敏心中百味陈杂。她的女儿如此出类拔萃,可上一世也只能明珠蒙尘,困守在大观园内。

“对了,母亲说南安太妃生辰是哪一日?”黛玉突然问道。

“我仿佛记得是十五那一日,最近事儿多便记不住了,待会儿让绯红把帖子拿来再瞧一瞧。”贾敏抬头看了黛玉一眼,“怎么了,说好了你也要与我同去的,只砚哥儿就不带了。”

“也不知贾家的姐妹们去不去?”黛玉边说边看账册,又给贾敏指出一处错的,才道,“上回三妹妹与我说,她们记事起,就没怎么出过门呢。上次本想请她们来咱们府上玩的,可这段时日家中正忙着,也就没顾上。”

三春在贾母膝下教养,贾母年纪大了不爱出门,她们自然没有出门的机会。

南安太妃生辰贾母肯定是要亲自去的,可这种场合带不带三春可就另说了。

毕竟迎春和探春只是庶出,惜春虽然是嫡出,可一来年纪小,二来若只带她一人,难免会让姐姐们多想,索性都不带才最好。

黛玉心地纯良顾念着表姐妹,贾敏自然不会泼她冷水,只建议道:“你可以打发人去问问你外祖母。”

黛玉果然派一个嬷嬷去了贾府,只与贾母说她在京中不认识什么同龄的玩伴,若是家中的姐妹们也去,正好做个伴。

那嬷嬷传话时贾母正与邢夫人、王夫人和凤姐儿商量南安太妃寿宴之事,闻言便爽快应了。

“老太太,这不大合适吧。”王夫人等人一走立刻劝道,“二丫头和三丫头毕竟是庶出,往日里也没怎么去过这样的场合,怕她们失了礼数,惹了太妃娘娘厌烦。”

说来说去就是觉得她们身份低了,怕她们在南安王府没规矩丢人。

其实带着贾家的姑娘们一块出门,也不过是多准备几辆马车的事,王夫人平日里也不会反对,可她就看不惯老太太对林家这般有求必应的模样。

贾母顿时有些不高兴,贾家的姑娘们都是养在她膝下,说她们不懂规矩,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正是因为没怎么出过门,才要带着她们多走动走动。迎春也大了,平日里也该留些心。”

贾母看了木头一样的邢夫人,暗啐了一口,又朝王夫人道,“我年纪大了不爱走动,你们去别家做客时,也不想着带府里的姑娘出去见见世面,就是这么做嫡母的?”

王夫人只是不想老太太惯着黛玉,没料到一把火烧到自己身上来,赶紧给凤姐儿使眼色。

凤姐儿往日里就是王夫人和老太太中间的调剂,但凡她姑妈有什么惹了老太太的,让她在老太太跟前打个岔,这一厢也就翻过去了。

可自从贾敏点醒了她,贾琏又让她少搅和在老太太和二太太中间,凤姐儿渐渐的就少掺和了。

她不是没瞧见王夫人朝她求救,却只与邢夫人一般木愣愣站在那里,这一刻二人倒真像是亲婆媳了。

王夫人还是第一次被凤姐儿如此对待,不由得冷下脸问凤姐儿:“凤丫头,往日里你出门走动最多,你说带不带姑娘们去。”

凤姐儿心中腹议,不管她说带不带的,最后都会得罪人。正烦着,恰好鸳鸯端了老太太的姜茶过来,凤姐儿只闻着味,立刻面色大变,“哇”地一声吐了出来。

这下子屋子里没人再提带不带姑娘们去了,贾母面上也带出几分喜色,吩咐鸳鸯:“赶快扶你琏二奶奶坐下,先把府里的大夫请来。”

自有小丫鬟出去跑腿,守在外头的平儿也匆匆赶了进来。

一通兵荒马乱之后,贾母问平儿:“凤姐儿是个糊涂的,你说说,你二奶奶这个月月事可来了?”

平儿也惊住了。

年底是最忙的时候,凤姐儿管着诺大的荣国府,平儿也同样不得闲。再说生了大姐儿之后,二奶奶的月事总是时准时不准,便也没怎么在意,如今一算竟是推了半个月有余了。

没一会儿大夫就匆匆赶了过来,诊了脉之后只说时日尚浅还不能肯定,但也八九不离十了。

凤姐儿回了屋子,拍了拍肚子哈哈笑道:“我的儿,你来得正是时候,还在肚子里就懂得为你母亲解忧了。”

平儿正关了门进来,她方才在回府路上就听凤姐儿说了先前的事,闻言也笑道:“谁说不是呢。”

凤姐儿笑意更深,不仅仅是如此。

年关对账之后,凤姐儿就觉得今年府里也怕是入不敷出。往年遇到这个情况,她都是咬咬牙自己把差额填了,可她如今怀着身子,可不能再操劳了。

甭管谁接下管家诸事,总归沾不到她身上。

最后王夫人还是没拧过老太太,十五那日除了凤姐儿,家中的女眷都去了。又因薛姨妈的请求,王夫人把宝钗也一并带去了。

今日是南安太妃五十岁寿辰,南安王府所在的那条街都是热闹的。贾母与南安太妃的婆母在闺中便相识,这些年贾府与南安王府也一直往来密切,贾府的马车到了南安王府大门口,便有婆子把人迎了进去。

一路被请进正院里,大厅已经坐满了人,南安太妃见到贾母赶紧请她上坐,又一一见了贾家来的姑娘们。

“我们在这说说笑笑的,小姑娘们也不爱听,让她们自己玩去。”

南安太妃便让丫鬟带贾府的姑娘们下去,自有郡主招待她们。

南安太妃有一子二女,南安王戍边死在西疆,长子南安郡王袭了爵,长女也得封了郡主。上皇当年感念老臣,又封了其次女为郡主,赐号永平。

永平郡主今年才十四岁,南安太妃也把她送到宫中去读书,今日因是其母生辰,才特意告了假。

此时屋子里已有数十人,或坐或站,三三两两聚在一处说话,瞧着先前就是认识的。

永平郡主身为此间主人,见丫鬟带了人进来,连忙上前来招呼,带三春和宝钗来的丫鬟低声与她耳语了一番。

永平郡主拉着迎春的手,带她们进里屋引荐了一番。

前头还好好的,只提到宝钗时,也不说她出身,只说是王夫人的外甥女。

宝钗神色一僵,很快又重新露出笑意来。

“你们来的正好呢,只要进了这屋子,一人就要交一首消寒诗出来。”永平郡主看了一眼坐在角落里急的抓脸挠腮的人,嬉笑道,“不然我可不放她出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