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 这个红楼不一般 - 羽淼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106章

不说甄家如何,只说林海和贾敏听到此事之后,二人才终于想起甄应嘉此人来了。

贾敏原以为甄家应如上一世一般,很快就要落得个抄家的下场,却没想到一二年过去了,甄家竟然还好好的。

上一世甄家抄家之后,贾敏从贾政和贾赦的谈话中便推测出,林海之死,甄应嘉也是出了一份力的。

可这一世林海因为赵恒之故,虽九死一生,却还是顺利脱了险。

纵使当年是林海和新任的巡盐御史负责此案,可也只牵扯出田家和江南的几个豪族。林海还想继续查下去时,突然就接到了回京述职的圣旨。

而林海回京之后,两淮巡盐御史也根据上意草草了结此案。

昭元帝登基之后,一来无暇顾及此事。二来,则因为是上皇亲自发的话。

昭元帝当年刚刚继位,诸多兵权还握在上皇手上,怕与上皇起争执,甄应嘉一众漏网之鱼才得以苟延残喘。

这几年圣上虽然励精图治,可惜天不遂人愿,连着几年年成都不怎么好,每年都有好几个府都减免了赋税。

今年年成虽然不错,可偏偏沿海地区飓风,一时间不说收成,便是人和牲畜都死伤无数。

昭元帝登基以来,都已下过两次请罪书了。

好在这几年国库充盈,各地赈灾又及时,不至于流民遍地,危及社稷。

昭元帝羽翼渐丰,淮扬盐政案始终让他如鲠在喉,也渐渐有了翻旧帐的意思。

当年林海因贾敏提醒之故,并未向甄应嘉求援,又等来赵恒南下破局,可他也留了个心眼,这些年有意无意留意着金陵城那边的动静。

虽还未拿到确切的证据,却可以查嘛。甄家不是战功起家,这些年来泼天的富贵,细查之下绝对是有问题的。

下一次大朝会后,便有一位姓石的御史参了甄应嘉一本,林林总总罗列了数十条罪状,其中便有甄应嘉牵扯当年田家的盐政案。

昭元帝顺水推舟旧事重提,宣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及都察院左督御史入含章殿,擢令几人暗中彻查当年的盐政案。

上皇可还在呢,刑部侍郎和大理寺卿面面相觑,又纷纷看向目不斜视的左都御史,若没有他的默许,那些御史哪敢上这样的折子?

现在火都烧到他们二人身上来了,他还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着实可气。

含章殿内的消息虽隐秘,可有昭元帝的允许,远在寿宁宫的上皇没两日就听王内侍提起此事。

他沉默了良久,这才向恭恭敬敬候在一旁的王内侍道:“我禅位都已经八年有余,凡事早已看开,前朝之事还不值得我动气。”

王内侍惊讶抬起头看着上皇,知道上皇这是不想管那些涉事的老臣了。

他心里清楚,若是彻查当年田家之事,不知又要牵连多少人。

上皇笑了笑,又像是带了些无奈:“你瞧瞧你,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昨日恒儿便与我提起过此事了。”

作为帝王,他当然也厌恶这些国之蠹虫,可当年上皇选择不追究,固然有顾念老臣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田家已经倒了,若是再深挖,江南动荡,恐社稷不稳。

一朝天子一朝臣,昭元帝登基八年,武将重臣几乎都换上了他自己的心腹,即使重查当年的案子,也不会伤筋动骨。

王内侍心念一动,只陪笑道:“宁王孝顺。”

上皇面色果然好看了一些:“朕知晓他是怕我知道此事之后,与皇帝起冲突,才想给我提个醒。”

“哪里用他多事。”上皇冷哼一声,“还想替我出主意呢,但凡他自己是个能拿主意的,也不至于连修个园子都做不了主,还要眼巴巴的拿图去拿给别人过目。”

王内侍笑而不语,见上皇只是如往常一般抱怨,并不曾因圣上而动气,心也落了下来。

上皇年岁大了,他年轻时为国事殚精竭虑,伤了身子,虽然锦衣玉食将养着,可临到老了,身上的病痛也越来越多。王内侍只怕他动气,让本就不好的身子雪上加霜。

“说起来等过了年就能让钦天监请日子了。”

上皇眼睛一亮,却又道:“有皇帝和皇后操心,咱们急什么?有人比咱们更急呢。”

没过一日,昭元帝从刑部以及大理寺点了两位钦差,与督察院派遣的御史一道前往两淮之地。

两江总督是去岁才上任的,他先接到了密旨,连夜起身带人前往金陵城,先控制住了甄应嘉。

昭元帝重查盐政案一事,少数敏锐的朝臣也发现了端倪。可甄家在京中虽有故旧,关系也只是平平,断然不会因为甄家而被圣上惦记。

与甄家走得极近的王家和史家,当家人都在外任,贾政职位太低,也打听不到这些消息。

而甄夫人虽然觉得事态严重,立刻写了家书送回金陵,奈何密旨比家书快得多,打了甄应嘉一个措手不及。

再说甄夫人那里,甄应嘉一个月没回家书,她便知道事态有些不妙了。

自家这些年犯了什么事,甄应嘉夫妇心里再清楚不过。当年甄夫人上京时,是带着甄家世代积累的大批财物的,只为将来还有个退路。

没想到这条退路这般快就用上了。

她原本还看不上贾家,且宝玉文不成武不就,唯一能提一句的就是有一个贵妃姐姐。可元春并不得宠,如今还只出了一个盼阳公主,无子的贵妃和有子的贵妃可谓天壤之别。

甄夫人此时却顾不了这么多了,一改对王夫人打太极的态度,前所未有地热络起来。

甄家的家世比起薛家来,可不只是好上一点半点,贾政不曾见过甄蓉,对这桩亲事自然大力赞成。

九月初时,两家便交换了庚帖。

老太太久不管事,也没料到二房会这么快定下宝玉的亲事,便是她知晓此事之后大发雷霆,也无济于事了。

可转念一想,甄蓉是甄家的嫡长女,家世是无可指摘的。

贾母当初是觉得这母女俩一心想攀高枝,只王夫人剃头挑子一头热,却没想到竟真被她促成了这一桩亲事。

甄蓉是个草包美人,可难得宝玉对她十分热络,嫁到贾家来之后还有王夫人压着她,宝玉还能得一个好岳家倚仗,可不比什么忙都帮不上,却只能添麻烦的薛家强多了。

想到这里,贾母便暂时掩下了心中的怒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