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番外8
成德十二年九月初三,正是贾迎春的五十诞辰。
她生母早丧,父亲对她几乎不管不问,是贾家最不起眼的姑娘。因性子软弱,才情品貌又远远不及同为庶出的探春,在贾家活得像是个隐形人。
后来命运在她出阁那一日转了弯。
迎春知道,她嫁给杜青,贾家上下不知多少人在背地里笑话她。特别是后来探春又嫁进了南安郡王府,探春的夫婿即便是个庶子,在贾家的待遇也比杜青好上太多。
一开始她也没少因为被区别对待而生气,倒不是因为觉得自己难堪,而是替杜青觉得委屈。
后来反倒是杜青开导她,只说当初他在庄子里对迎春一见倾心,并没有借贾家势的意图。
他是个读书人,将来也是靠着自己的努力考取功名博前程。贾家既然不待见他们夫妻二人,如非必要,他们不登门就是,为这样的事情生气气坏了自己,可不值当。
不曾被他人倾心相待的迎春,从未如此日复一日的期待第二日的朝阳。
杜青少年得志,一路有惊无险直到中了举,本来踌躇满志想少年登科,可惜时运不济,出身限制了他的眼界,屡试不中。
三次未中之后,林海也说杜青的文章差了些火候,闭门造车不是明智之举。
杜青心灰意冷,再加上这些年家中并没有什么正经的营生,全靠迎春的嫁妆开维持家中的生计。
京城居大不易,虽然迎春的嫁妆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嚼用半辈子都够用了,可杜青还是萌生了放弃的想法。
举人也是可以授官的,他这样屡试不中的举子,很大可能授补学政或者县令之流,只是仕途比那些天子门生艰难罢了。许多人熬一辈子,也只会在原职上终老。
迎春是国公府的小姐,从小锦衣玉食长大,可有情饮水饱,她并不觉得物质上清贫些有多辛苦,反而觉得杜青是在上京城太过浮躁,劝他回乡潜心闭门读书。
杜青只叹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回乡苦读六年之后,杜青终于在成德十七年中了进士,那一科的榜首正是林砚。
虽然名次并不高,可到底是正统出身,杜青知道自己并不如那些年轻的进士讨天子喜欢,没有争留在翰林院的资格,而是求了外任。
与他坎坷的科举路不同,杜青的仕途倒是比较顺遂。他是穷苦出身,一家子也老实本分没拖他后腿,在任上的考评一直都是上等。
那一科除了独领风骚的状元郎林砚,便只有杜青青云直上,不到六十便官拜尚书。
这其中不但有林家对他的帮衬,也有杜青自己的勤勉。
迎春如今也是诰命加身。
这日一大早,宫中的贾太妃便打发人送了贺礼来尚书府里。
昭元帝早早就禅位给了如今的天子,带着太后镇日住在别庄里,听说前两年还跟着宁王夫妇去了海外一趟。
后宫那些太妃们,有儿子的倒还好,熬死了上皇,便可以跟着儿子出宫荣养。可膝下无子的,只能一辈子困守后宫。
元春这一生只得盼阳一女,至少比膝下凄凉的太妃们略强些。
盼阳公主去年刚得了个孙女,就被元春抱到宫中亲自抚养,又常带着她到上皇宫中坐坐。
毕竟天子从父皇变成了同父异母的哥哥,中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贾家早已经江河日落,她能指望的宝玉是个不成器的,考了一辈子,还是个老童生。他的儿子就更不行了,招鸡斗狗就是不学个好。
好在二房还有一个贾兰,若不然这一大家子只有饿死的份了。
可贾兰心里也是有怨言的,待宝玉一家也就是个面子情,王夫人和贾政先后离世之后,李纨求族中的长辈分了家,贾兰也就渐渐的远了宝玉,反而与大房走得近。
大房的贾琏倒一直本分的做着官,可他是荫补出身,仕途一眼就到头了,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贾桂身上。
偏偏贾桂小时看着聪明,可大时了了,贾琏心中难免有些失望。眼见着原先在贾家毫不起眼的迎春如此有后福,他心里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儿子不行还有孙儿,桂哥儿的幼子看着倒是天分不错,迎春可是桂哥儿的亲姑姑,若是她肯帮衬,他应该能有一个科举及第的孙儿。
迎春五十寿诞并没有大办,只是人过半百,她想起灰扑扑的前半生,就觉得不胜唏嘘。
杜青知道她的心结,便让长媳发帖子请了亲戚们。
可不单是宫里的太妃,贾史王三家都是老太太亲自带着当家太太前来祝寿,热热闹闹的开了好几桌。
探春一大早就来了,与她一道来的,还有她刚满十二岁的孙女。
自东平太妃过世之后,东平郡王前几年也身故了,嫡长子便和和气气的与探春这一房分了家。
穆时想走科举的路子,可惜天分不够,东平太妃临终前让东平郡王替他求了恩荫,与贾政当初的际遇一般,只能在六部里熬资历。
探春心里还有其他的打算,她的长孙女已经到了可以说亲的年纪,她早早就看中了杜家长子那一房的次子,这段时日带着孙女儿频频出入杜家,想让孙女儿在迎春跟前结个眼缘。
热闹总有散去的时候,打发走了孩子们,姐妹二人坐在亭子里闲聊。
“二姐姐是有后福之人。”探春听着远处隐隐传来孩子的笑闹声,也生出诸多感慨,“年纪越大,越是怀念还在闺中的日子。”
“可惜四妹妹今日不曾前来。”
“她说这几日身子不爽利,改日再登门。”迎春接话道。
探春一听这客套话,便笑道:“四妹妹还是这般不喜欢凑热闹。”
惜春当年嫁给了岑侍郎家的小儿子,她夫婿沉迷于丹青,爱好上倒是与惜春一拍即合。岑家是个大家族,即使惜春夫妻二人没有营生,也能靠着家中的月例过日子。
十年前宁国府的贾珍被御史参了一本,林林总总罗列出了不少罪,最后落得抄家流放的下场。
罪不及出嫁女,惜春性子冷,从始至终都没管哥哥这一家子,只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贾家这一边的亲戚都鲜少走动了。
探春知道,不少人都在背后戳惜春的脊梁骨,说她冷心冷肺。
“想想当年大姐姐省亲,家中正是烈火烹油的时候,咱们日日在园子里玩耍。”探春的面上不由得现出一丝怀念之色,“湖中采莲泛舟,雪天炙烤鹿肉,姐妹们围在一块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