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公路和水渠 - 小吏女婿 - 当年顽童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小吏女婿 >

第六百二十三章公路和水渠

应该说“李半仙”老两口还是比较精通养生之道的,这从他们的一日三餐中就能看得出来。平时老两口一般都是以素食为主,肉类只占很小的比例。另外老两口吃的蔬菜都是自己家菜园里种的,根本就不用担心这样超标那样超标。如此旺小山就有点纳闷了,搞不清楚“李半仙”每年那么多收入,照他们这么花能花得完吗。不过从为人父母这个角度去考虑他又想通了,老两口这钱说到底还是为儿女们挣的。

从菜园里回来后,李大婶自然马上进厨房做菜去了,旺小山则跟“李半仙”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俩人先是聊本乡本土的事,聊着聊着便聊到“李半仙”的老本行去了。旺小山请他谈一谈风水方面的学问,这下老头来了精神,话匣子一打开就关不拢了。他从最基本的谈起,然后由浅而深,听得旺小山耳朵都差点流出油来。原先旺小山把风水师和算命先生画等号,现在才知道风水学还真不简单,要想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风水师,还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做到的。

不过旺小山对风水学没什么兴趣,不过利用风水学来办成自己想要办的事倒是挺乐意的。

大约四十分钟左右,在厨房里炒菜的娘们已经把菜做好了,在厨房里叫道:“老头子你别吹了,快叫小山过来吃饭。”

听到叫声李半仙这才意犹未尽的停了下来,站起来对旺小山说:“民以食为天,咱们还是先吃饭吧,吃完饭我再慢慢的跟你聊。”

旺小山自然同意,于是俩人向厨房走去。

李大婶炒了三个菜,另外还煮了一大碗青菜汤。炒的三个菜分别是一碗西红柿炒香菇,一碗青椒炒自家水发的黄豆芽,还有一碗是这一带人的最爱,那就是蒜苗炒腊肉。

“李半仙”说吃完饭后再谈,可是两杯酒下肚后,他的话匣子又关不住了。于是又聊起了他的风水术。旺小山听着听着突然问道:“李叔叔,要是村子前面有一条瀑布的话,从风水学上说到底好不好?”

“李半仙”想了想,说:“这就难说了,要实地看过才能下结论。咱们四山镇有瀑布的自然村有两个,不知你说的是哪个村子?”

旺小山开门见山:“是仙塘村!仙塘村那条瀑布!”

这下“李半仙”不吭声了,沉默了好一阵子,然后问道:“小山呀,你是为引水和修路的事来的吧。我都听说了,前段时间你提出要把仙塘村的水引到拉塘村去,然后再扩修那条小路,结果碰了一鼻子灰是不是?”

旺小山嘿嘿一笑,说:“既然您都知道我也不藏着掖着了,仙塘村那条上山的路太陡了,以后买车的人会越来越多,那么陡的坡早晚非出事不可,等出了人命再修路那可就晚了。可要是能把拉塘村通往仙塘村那条小道扩修成公路的话,村民出行就安全多了。只要解决了路的问题,以后仙塘村的人买车的也会多起来,不仅买摩托车,还会买面包车轿车什么的。”

“李半仙”点了点头,说:“这太好办了,镇政府下个文件不就行了吗,更何况要致富先修路这个道理谁都懂。”

旺小山抓了抓后脑勺,说:“那样不行,拉塘村本来就人多地少,修路肯定要毁掉一些地,拉塘村的人绝对不干。可要是把仙塘村的水引到拉塘村去,解决了拉塘村用水难的问题,到时候再修路就没什么问题了。”

“李半仙”哈哈哈哈的笑了起来:“那两个村的事我清楚,拉塘村的人想把仙塘村的水引到他们村去,可仙塘村的人害怕坏了风水硬是不让他们引水,两个村就为这事掐上了,你不让我引水,我就不让你修路对吧?”

旺小山两手往大腿上一拍:“就是这么个情况,所以我才来找你想办法。”

“李半仙”有点为难地说:“这事从风水学上说解决起来也不难,不过得有个借口进村跟他们说才行,就这么冷不丁的跑去说那条瀑布影响村里的财运,人家不用想就知道是你搞的鬼,那我不就等于把自己的饭碗给砸了吗。”

旺小山说:“机会明天就有!刘树根的大姑婆过世了,我估计明天一早老刘家就会来人请你。”

“刘半仙”一听又哈哈大笑起来,说:“那好我答应你,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不过这事只能你知我知还有你婶子知道,绝对不能让第四个人知道,否则我的饭碗要被砸了,以后我就天天带着你婶子上你家吃饭去。”

旺小山赶忙点头答应,发誓会把这事烂在肚子里,将来带进棺材里去。

这时一直不插话的大婶忍不住也笑了,说:“死老头子,你这也叫风水师吗,我看小山才是真正的风水师。”

“李半仙”说:“殊途同归嘛,在这件事上我和小山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造福于民。仙塘村牺牲了一条不赚钱的瀑布却得到了一条能生钱的公路,生活只会一年比一年好,这是明摆着的事。”

就这样旺小山碰了一鼻子灰没办成的事,让一个风水师几句话就给办成了。

再说旺小山听刘树根说两个村已经决定修路了,第二天一早便和陈二宝一起去了拉塘村,到了村里才知道村民们比他俩还早,小路的扩修已经开始了。

很快两个村的头头脑脑也都到了,经过大家协商,拉塘村不用拆任何一家的房子就能把公路修好。

原来不用拆房子的话那就必须让公路绕一个弯,也就多修大约两百米的路,让公路从村子后面的一片树林穿过,只需毁掉少部分树木就能让新公路与拉塘村的公路想连。而且那片树林现在还是集体的,公路从那经过不会引起任何纠纷。

趁着两个村委会的头头脑脑们都在,旺小山招集大家开了过现场会,会上旺小山当场拍板,请勾机的费用由镇里包了。

村官们见镇领导如此干脆,便也不甘落后,商量一阵后决定公路硬化所需的费用由两个村共同承担。另外,以后修引水渠的费用也由两个村共同承担。

结果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公路和引水渠就都完工了。

那条连接两个村的公路至今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有了那条公路,仙塘村的经济发展就像插上了翅膀一样,人口也在逐步的增加。而那条引水渠也彻底解决了拉塘村用水难的问题,不仅如此,拉塘村因为有了足够的水源,组织村民开垦了大量的荒地,从此告别了人多地少的历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