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闻所未闻 -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 七月余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925章闻所未闻

武顺听着听着不禁激动了起来,妹妹出的这个主意实在是太棒了。

“这个主意绝对能行得通!太好了!”

“咱们只怕别人不知道咱们书坊的书价钱便宜,只要能宣扬出去,一定吸引人来买书!”

武媚娘笑道:“是这个道理,酒香也怕巷子深,那咱们就让酒客都闻到酒香,自然能人勾来。”

心里焦躁尽去,武顺喜道:“妹妹,你真是太聪明了,竟然想出了这么好的主意。”

武媚娘也有些不好意思:“这不是我想的主意,是国公想出的主意,我觉得他的这个主意更好,就照他说的做。”

原来这个主意不是妹妹想出来的,武顺听了心里莫名的平衡了许多。

武顺赞叹道:“原来是国公想出来的主意,国公真是聪明绝顶。若国公经商的话,一定能成为天下最富有的商人。”

武媚娘笑道:“他堂堂国公,去做什么什么商人。”

商人地位低贱,哪怕富甲天下也不如国公富且贵,她这句话说的确实不好,武顺连忙笑道:“我就是随口这么一说。”

武媚娘也知道姐姐其实是想夸房遗爱,所以笑了笑也没多说什么。

“我们还是快点准备条幅和马车吧。”

武顺点了点头:“嗯,我这就去准备布。”

武媚娘笑道:“我去找几辆马车来。”

这个法子简单易行,无非就是在布上写字,然后用木杆绑到马车上。

先帝爱好书法,武媚娘在宫里的时候也勤学苦练,书法进步飞快,虽然算不得什么名家,但是一手书法也能拿的出手,倒也不用劳烦别人来写字。

姐妹俩分头行动,一个去找马车,一个去裁剪条幅。

很快就回到了书坊碰头,武媚娘亲自在条幅上写字。

伙计们将一条条条幅绑到了马车上,马车的前后左右个角都挂上了条幅,而且将条幅固定住了,不让条幅随风飘荡纠缠。

条幅高出马车一大块,十分醒目,走在路上一定能吸引行人的目光,也足以让行人都能看清楚条幅上的内容。

武媚娘和武顺看着书坊外的绑着条幅的四辆马车,感到十分的满意。

马车还没有行动,只是停在书坊外就已经吸引了很多行人驻足观看。

虽然路边的行人未必认识条幅上的字,却还是停下来好奇的观望,因为他们还是头一次看到这样怪模怪样的马车。

这种宣传手段很有针对性,因为不认识条幅上的字的行人也不是书坊的潜在顾客。

武媚娘又上前交代了一下马车的行进路线。

一辆马车去东市。

一辆马车去西市。

一辆马车去皇城。

一辆马车去国子监。

四辆马车,两辆向左,两辆向右,很快就离开了春晖书坊。

武媚娘和武顺目送着马车远去,心里充满了期待。

“可惜了,时间已经有些晚了,估计今天应该是没什么生意了。”

武顺笑道:“确实,今天是有些晚了,想买书的人就算看到了条幅,想要赶来买书,时间也来不及。”

“不过也没关系,明天应该就有生意上门。明天继续让马车在城里转悠。”

武媚娘点了点头,笑道:“至少让马车在城里转悠半个月,到时候咱们书坊的生意应该就渐渐好起来了。”

武顺拍了拍鼓鼓的胸脯,笑道:“是啊,我这一颗心总算是放下了,你是不知道,我一上午那个心急呀。”

“我就指望书坊开起来,给一双儿女攒点家底呢。”

武媚娘笑道:“姐姐也真是的,我都说了,我这个做姨母肯定会帮衬的。”

武顺叹道:“他们兄妹俩都受了我这个做母亲的连累,名义上有了个谋逆的舅舅,也不好婚嫁,也没有前程。”

“我只盼着能多积攒点家底,让他们兄妹俩的日子不那么难过,无论如何好歹还能有点钱财傍身。”

“我这个做母亲的也只能帮他们这么些,这还是托了妹妹的福呢。”

武媚娘笑道:“姐姐也不必太担心,我们已经时来运转,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她知道姐姐说这么多是为了什么。

一方面是因为姐姐确实为一双儿女的婚嫁和前程忧心。

另一方面,姐姐是有心想让她帮忙。

当然了,她自己是帮不上什么忙。

但是,以房遗爱的圣眷和权势敢帮忙,也有能力帮的上忙,不说别的,给贺兰敏之一个前程还是没问题的。

房遗爱就是平叛最大的功臣,皇帝也不可能怀疑他和逆贼有什么牵连。

不过,武媚娘也不会轻而易举的给姐姐保证。

含糊的宽慰了姐姐两句,武媚娘走出了书房,抬头看着春晖书坊的招牌,突然心中一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