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那,先生能先借我三万吗?”陶柏之张嘴,舌头扫到了刚磨好的犬齿,舌头被划拉了一下,传来明显的硬痛感。
“可以啊。”荆时闵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还连忙查看他的牙齿,陶柏之有些惊诧:“您都不问问我要拿来干什么吗?”
“三万差不多是你这一年的学费吧?”
可这也是陶亮这一年的学费啊。
如果他上学的话,他就不能给家里面打钱了。
“那我明天就回家去拿一下我的资料,好办理入学手续。”
“好。”
“等我上学了,我还是会早起给您做饭的。”
“好。”
“我……”
“好了。”荆时闵检查完了,没有大碍,随后啄了啄陶柏之的嘴,“拿了我的钱,就要给我办事。”
“唔……知道了先生……”
――
说起来,陶柏之已经大半年没有回家了。
陶家在城郊区的一个偏僻的小巷子里,周边有不少老式小店铺,年轻人都去了城区,这些老店铺基本上是一些四五十岁的人经营,看起来非常冷清,倒是巷子中间有一家麻将馆热闹得很。
在这里,十五六岁就不读书去赚钱的小孩子并不少,陶柏之家庭条件在这里算得上中上水平,陶亮是这里唯一一个读了重点高中的,加上家里有一个智商不高的大儿子,免不了被人当成闲话谈资。
如今陶柏之在不是过年的时间回来,没有生意只能坐在店铺门口嗑瓜子聊天的人们仿佛嗅到了什么八卦的味道,直勾勾地盯着陶柏之不放,好像一条条毒蛇,你理也不是,不理也不是。
“他是不是又肥了。”
“可不吗,他之前被老陶送去学做饭吧?肯定是嫌他脑子不好,把他赶回来了呗。”
“这可怎么好哇,老陶肯定又要骂人了,那个老东西嗓门大得可以传三条街,这段时间也不知道怎么了经常能听到他们两夫妇吵架,他们家居然都不嫌丢脸。”
“那也是因为他们倒霉摊上了这么个智障儿子,不过人家家里还有一个聪明脑袋瓜子,要不然真造孽……”
一声声一句句,似乎是知道以陶柏之的性子也不敢反驳什么,所以他们毫无顾忌地评价着一个和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的人。
陶柏之进了家门,家里没人,陶亮应该还在上学,而父母并没有工作,也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陶柏之迅速拿了自己需要的东西,将三万现金放在桌上,即将离开时又想到了什么,还是决定把三万元放进了兜里。
……
“你们说陶柏之回来过?”
“对啊,回来没多久就走了,也不知道去哪儿了。”
“还背了个包?穿得好像还挺好的。”
麻将馆换了一批人,关于陶柏之的故事换了一个又一个版本,但每一个版本似乎都不是很好听,陶父陶母问完后气冲冲地嚷嚷着要去警局报案,可到了警局后,警察听两位对陶柏之的描述结结巴巴的,不禁怀疑这对夫妇是不是报假警扰乱治安,况且,他们的门根本没有什么破坏的痕迹,明显就是用钥匙进来的。
但警察还是给这个案情记了一笔,却在心里默默吐槽这家人防亲儿子和防贼一样,儿子回家一趟,除了户口本和一些属于陶柏之本身的证明之外什么也没丢,陶父还想说什么,警察警告报假警会拘留,两人才消停了下来。
陶亮是将近半夜才回来的,陶父不由分说就骂陶亮为什么这么晚回家,陶亮顶嘴,说上课就是要上到这么晚,家里穷只能住在这破地方,说不定还没陶柏之住的地方大。
陶母连忙问陶亮是不是见过陶柏之了,陶亮不能说他逃课去城区玩的事情,只能胡诌陶柏之几个月前被厨师长赶走后肯定赚了大钱,肯定是有个大房子,而且看那死肥猪这几个月来要么不打钱,要么给家里打那么一点点钱,肯定是在外面乱花钱才这样的。
陶父陶母对此深信不疑,又去警察局申请陶柏之失踪案,可陶柏之刚从家里面出来,加上他是成年Alpha,最终消失时间没满24小时不能立案。
“可他脑子有病啊!”陶母立即激动起来,手舞足蹈地尖叫道,“他脑子有病……我去把病历本找给你们看……”
――
今天的先生睡在自己的房间,听到敲门声时连忙把有些弯的背挺直了,将什么东西抓到手中,背到身后去,然后才做作地咳了两声:“请进。”
小笨熊从门外探了个脑袋进来:“先生,我今天把我的入学资料都弄好了,明天就可以去补入学证明了。”
“嗯,我的宝宝真棒。”陶柏之走了进来,在荆时闵床前坐下,“宝宝快点回去睡觉吧。”
“先生,也不早了,您先睡吧,等我放些信息素再离开。”昨天做了一次,先生的信息素有些乱,还是需要自己的姜汤味信息素缓和一下才行。
刚准备把腰杆挺直的荆时闵放倒,嗅觉灵敏的陶柏之立马闻到了一丝甜腻。
“……先生,少吃些甜食,对牙齿不好,并且睡前糖分摄入过多对身体也不好。”
果然,荆时闵一直背着的手拿到前面来,半个芒果派被荆时闵因为心虚和紧张而捏得有些许的变形。
“……”反正都发现了,荆时闵自暴自弃般地当着陶柏之的面把剩下的一半全部塞进嘴里。
“知道了,下次注意。”荆时闵把嘴里的东西全部咽了下去,亲了一口陶柏之。
注意不要被你发现。
“我去刷牙了!”
“要不你边放信息素边给我讲故事吧?”睡前点故事机・荆时闵刷完牙,躺在床上问。
“不要在床上吃东西,会留味道。”陶柏之扯了先生的床单抖了几抖,还好还挺干净的,“从前有一个小朋友在床上吃东西,残渣在小朋友睡着后变成小精灵堵住他的气管,把小朋友憋醒了,醒来之后闻到一大股子芒果派的味道却吃不到,急得口水流了一地。”
“……”
哪里听来的这些乱七八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