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第90章
“这些粮食,没有一点能用的吗?”
顾洵似乎没有在意老李的话,他强忍着难闻的味道,向堆放在粮仓一角装在麻袋里的粮食走了过去。
为了防潮,粮仓的内墙用了特制的泥土,能吸走粮食中的潮气,确保粮食干燥,存放时间更久。
顾洵随手打开了一袋粮食,更加难闻的味道扑面而来。
连忙左手用衣袖捂住口鼻,顾洵右手从破开的口子里面抓了些米出来。
将那味道难闻的米放在掌心,顾洵从老李手中接过烛台,照亮掌心中的米粒,仔细查看起来。
这米粒颜色暗黄,外形并不饱满,米芯中空,似乎是虫子啃食过的痕迹,还有一些长了翅膀的灰色小飞蛾卧在米间,不知生死。
“大人,这米生了虫得有一段时间了。”
昔颜在顾洵耳边小声说道。
读大学的时候,专门有一门课,昔颜学的就是食材从新鲜到腐败的变化过程。
米面如果保存不好,一旦过了夏天,就容易生虫长蛾。
但现在的这个时间,明明正值盛夏,可见这批生了虫的米,并非现在,而是早在去年,就已经变质了。
“从虫到飞蛾,至少半个月的时间。”
在昔颜的提示下,顾洵发现被他托在掌心的米,已经看不到虫子的痕迹,只剩下几只小飞蛾在扑扑棱棱。
顾洵转身,假装把米扔回米袋,收回手时,悄悄把握在掌心的米粒,放进了另一只衣袖的内兜。
“阿颜,你拿着灯,给我照一下。”
从顾洵手中接过烛台,昔颜擡高手臂,举着烛台,让暖色的烛光,照亮了顾洵的周围。
借着微弱的烛光,顾洵蹲在米袋旁的墙角,不知在观察什么。
昔颜好奇地俯身一看,顾洵正在用手指从墙根处沿着墙壁徐徐向上触摸。
微微潮湿的感觉,从顾洵的指尖传来到他的心中,一个想法在顾洵脑海悄然生出。
咬了咬唇,顾洵继续用手指往上触摸墙壁,终于在一个临界点后,再也没有抹到那微微潮湿的感觉。
沿着墙壁,这一路触摸上来,顾洵已经用拇指与中指,丈量出潮湿位置的高度,并默默记在了心里。
“你们粮仓主管什么时候从京城回来?”
顾洵撚了撚指尖上粘着的墙灰,转回身去问向老李。
“总管坐船北上得有个七八日了。”
老李小心翼翼地接过昔颜手中的烛台,边说边继续在前方带路出门。
“最快明日到京城,至于这述职多久,何日回来,小的真是不知。”
“这人嘴还挺严,问什么也不知道。”
出了粮仓的大门,昔颜终于可以大声跟顾洵说话了。
“可能他真的什么也不知道。”
顾洵稍稍侧脸,对昔颜说道。
“但这赈灾粮的问题,是个人就能看出来了,这个老李,他只是不敢说而已。”
“嗯,我也觉得这米有蹊跷。”
昔颜上前几步,跟上顾洵,追问道。
“大人有何高见?”
“高见?目前没有,我们再去另外一个地方,等回了衙门再好好分析这赈灾粮的问题。”
“好,现在我们去哪?”
“去义仓看看。”
坐上县衙的马车,一路颠簸,顾洵带着昔颜,终于到了位于城西北的义仓。
“衙门办事,喊你们管事的来。”
下了马车,赶车的衙役就亮出手中的令牌,让义仓的人赶紧通传管事的出来问话。
“顾大人光临,快快请进。”
一名年轻男子听到喊声,从义仓里快步走了出来。
擡头一看竟然是知县大人莅临义仓,年轻男子连忙向顾洵连忙施礼。
“管事不必客气,今日我就是来问问义仓存储的粮食情况。”
“好,大人有话直问,我一定知无不言。”
“除了昨日陈主簿来后,除了给了漕船修理场的那些粮食,现在义仓的粮食还有多少储备?”
“大人,昨日义仓所有的储备全拿出来,送到漕船修理场了,现在义仓已经没有米了。”
“那带我去粮仓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