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 县衙小食堂 - 乐乐大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县衙小食堂 >

第26章

第26章

昔颜回过头,发现是来人是李敬堂与顾洵。

俩人正有说有笑地迈步进入小厨房。

原来是左等右等,不见昔颜二人回来,按捺不住也过来了。

这时的知州夫人,思绪还沉浸在闽地的回忆中。

直到李敬堂走到身边,轻揽她的肩膀,知州夫人才回过神来。

“什么好吃的?让你都没听到我们进来。”

李敬堂探头看向夫人盘中,只见一只完整的金灿灿的酥饼,安静躺着,旁边是夫人未吃完的半只。

刚一进屋,李敬堂与顾洵就闻到满厨房的油香味。

透过咬开的那半只,李敬堂看到里面白绿交织的馅料,便明白了。

“这是……牡蛎饼?”

“是牡蛎饼,知州大人,正要端过去给您尝尝,没承想,您就过来了。”

昔颜眉眼弯弯,笑容清爽。

李敬堂也被这牡蛎饼勾起了兴趣,便直言:“既然来了,就在这尝尝吧。”

说着,李敬堂又回头看向顾洵,道:“元卿一起尝尝。”

顾洵轻轻点头,几人一起来到厨房外间,围坐桌旁。

“这是牡蛎饼,刚出锅,内芯尚有热气,吃的时候小心烫。”

昔颜端过两盘牡蛎饼,放在桌子中央。

众人刚夹起牡蛎饼,就看到昔颜又端了一个托盘过来。

“这是海蟹酱蒸蛋。”

三人面前立刻各多了一个小瓷碗,里面卧着两只嫩嫩的鸡蛋,上面点着同样蒸熟的海蟹t酱。

“这牡蛎饼味道,确实跟我在闽地时,吃到的味道一样!”

李敬堂尝过一只牡蛎饼,才舍得张口。

酥而不焦的饼皮,裹挟着鲜嫩的牡蛎与爽口的香葱。

多重滋味在李敬堂的舌尖碰撞,也让他回忆起闽地的昔日时光。

“难怪夫人会吃得如此沉浸!连我也要沉醉了!”

李敬堂哈哈大笑两声,又看向昔颜。

“但我在闽地时,吃到的牡蛎饼都是圆形,你这有些……”

李敬堂夹起一只牡蛎饼,仔细观察着它的形状。

“说方,也不方,说圆更不圆,是怎么做出来的?”

“是梯形。”

昔颜两根手指,对着众人比画了个梯形的形状。

“闽地人常吃的圆形牡蛎饼,用的都是专门的圆形平地勺做出来的。今日我没找到类似勺子,便取了平底锅铲,所以是这个形状。”

“原来如此!”

看着李敬堂面露满意之色,他夫人也是满心欢喜,顾洵觉得,这次衙役们的工钱,有戏了!

众人吃罢,知州夫人却依然拉着昔颜不放,聊着闽地美食。

李敬堂邀顾洵出了小厨房,去往后花园。

“元卿,到了清渊县,你今后有何打算?”

“清渊县自是比不得京城,但既然来了,就先把眼下的事情做好。”

顾洵缓步前行,思绪却在飞速旋转。

“看来你转变得挺快,我当初离开京城,到了闽地,足足过了两年,才算适应。”

李敬堂回忆往昔,感慨万分。

“吃不惯闽地的饭,听不懂闽地的言,幸亏后来遇到七娘,不然我宁肯自降官职,也要回去的。”

“尽管同在北方,我刚到清渊县时,也是吃不惯这里的饭菜,幸好后来有了昔颜……”

顾洵说着,忽然感觉这个句式与李敬堂说得比起来,好像有哪里不对。

没继续往下说,顾洵换了话题,借机说起正事。

“敬堂兄,这县衙人不多,却也纷纷纭纭,安了人心,才好干事。”

“元卿说得对!人心齐,泰山移嘛。”

“是,自从上任知县被大理寺收羁,清渊县的衙役们,已有两个月未发工钱。”

顾洵话声特意再次停住,迈步走到李敬堂对面,重重施了一礼。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