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肥差 - 我,史上最强帝王 - 我用蔡文姬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八十二章肥差

如果打赢面大的仗还行,一股脑儿就上去乱砍就可以;如果打输面比较大的仗,溃兵都可以将自己冲散了!如果军规威严明智,平时一直有严格训练的部队,选择是让行禁止,不会贪功,不会退后的。一般来说都可以紧跟着低层长官,低层长官再跟随着中层长官,一层一层地下达军令,才可以导致一只上万人的部队奏效的穿连起来。

不要看鲁奋涛能领近六万人的部队,比曾经动不动数十万,并且百万人的激战像是减色好多,事实上边上的武官,不知有多艳羡他。白氏国建国以来,带兵高出六万人出发的,寥若辰星。鲁胖子也不晓得走了什么好运,才得了这种“肥差”。

可现在遇到烟云缥缈的粱山水泊,鲁奋涛除去无奈的笑之外,就是难堪了。不久之前他也觉得是肥差一件,但是没想到这时进退维谷。不久之前征讨汪家还算顺当,最后也出了很多岔子。如果此次再也没有成就,怕是他鲁奋涛没有能力的名字,马上要铭记在青史上面了……

正当想了间,不知何时,跟着后头的心腹护卫跑上来讲道:“步军司,西阳府执事遣人送来口粮物资,请步军司去交付。”

被打断了思路的鲁奋涛,拨转马头,惹得那匹正畅饮的大黑马一阵不快,四蹄在水里一阵践踏,溅起的水花,差一点溅湿了心腹护卫的铠甲。如果不是心腹护卫反应快,必定被搞得全身湿透的。

眉毛一蹙,拉住绳子,不许座驾放肆的鲁奋涛才淡然的道:“知道了……”

看过不计其数的京官的鲁奋涛,再碰见了一个极品的凉州执事的他,已对这些个文官有些彻底失去希望了。倘若只是是公事公办般地备好口粮物资,那也是好说。最怕的便是这西阳府执事也像那个凉州执事粱西凡一般,藏着私心,想和这不肯摊上文官的鲁胖子扯上点何种关系。

心腹护卫忽然又道:“西阳府执事还说……”

鲁奋涛正待转回,听到这话勒住了大黑马,道:“说啥了?”

心腹护卫唯唯诺诺,吱唔了半天,才道:“……过来递消息的官兵说过,执事不想咱们进驻西阳府,说咱们容易影响别人……”还觉得鲁奋涛会震怒滔天,可没有想起一肚子苦衷的鲁胖子,没有说啥,只是微微颔首,说明知道了。

早就把“三大规律,八个注意”记着的鲁奋涛,没这个可能会犯这种错的。一心里琢磨办到职位品阶最高的武官的鲁胖子,已把军规刻在了内心深处。

心慈手软的人不适合领导军队,倘若连大帅都一马当先犯了军规,下面的兵士,还会把军规放在眼里吗?何况了,白向天设置军规处之时,还特意拟下旨意说过,如果是在军中,不管官阶多少,只要违抗了军规。一经查实,军规处可按军规从事。

白氏国立朝以来,一直都对武官相当的害怕,鲁奋涛已司空见惯了。这种旨意下了后,也仅是再加多一条戒律罢了。

骑马回了驻地,卫队已主动的在离水泊另有三四里地的小高地上安家落户了。看着那面旗子,鲁奋涛事实上也非常想调侃的,此时连老大的帅旗都不给挂。一律要求挂这面旗子,莫非真有结果?

一刻也不停留地进了营地之内,点起了近五千人的边士,便往不远的地方的西阳府开赴,搬粮食去了。事实上这时卫队的口粮物资还可以撑个把月的,只是白向天有旨意,只要卫队所到州府,都需要由那个地方州府供应口粮物资。近六万人的二线保障,还是非常难确保的,卫队又是白氏国最精锐的部队。供养向来都是最高规模,沿路州府都没胆量松懈,又况且是驻地的州府?

因此,西阳府执事早已经接到小侍从朗读的旨意,早就经把口粮物资备齐了,堆放到西阳府之内,等待着鲁奋涛去领受。

白氏国开始推行一天三餐,且卫队多是矫健的人,因此吃食要比防军、边防军大的很多。且文宗还约定,每个月领取粮食之时,城南战士去城北领取,城北的战士去城南领取,一定要自己背粮。

但是马,也是了不得。马即军马,不一样于马车,要喂养上好的草料,即马豆,以确保军马的发作力和长久力。白氏国约定,一匹马的上好的草料配给是一天马豆三升,粗饲料,上好的草料,青饲料协同喂养。这皆是由负责喂马的边士做的事,一般正规士兵都只是负责骑马交战罢了,分工非常清楚。

马的喂养才是二线保障最难办到的。由于华夏皇朝向来都是以农耕为主,地非常少,且草的肥饶地步不足够,不完全能够让吃了马长膘。因此一定要喂养豆子,让马接收更加多的营养。这么一来,喂马的边士做的事就多了。首先得分槽喂养,否则的话瘦的马会被矫健的马挤出去,吃不下太多;必须得按期定量,少喂勤添,粗料细作,先粗后精,足够饮水等举不胜举。

而原野上的草原部落又为什么要那么麻烦?只要有草,那些人的马当然就会吃得饱,也会自己找到水泡子喝水,哪儿有汉族之人养马这种的麻烦!

除去人数粮食以外,二线还包含各类绳子,大帐篷什么的繁琐东西,各种各样举不胜举。

鲁奋涛倒没想得那么远,唯独是怎么想着打到水泊里边去,已够他脑袋痛的了,哪有闲情逸致去考虑这些个个情况?

卫队驻地离西阳府很近,瞬间就到了。给守城边防军看了鲁奋涛的虎符,方才放进来了内城。而一进到西阳府中,就看到十多个官兵和几百个夫子,把粮食堆放到内城之内了,就等待着鲁胖子过来。

按照正常情况来讲,每个州府皆会准备一个粮仓的口粮作为应对紧急情况之用的,尽管没诚安仓库的名字,但是这个习惯一直延续下来了,可能也基于汉族之人对将来的悲观吧,手中有粮食才是稳当的。因此白向天的旨意,没有给途中的州府带来什么纷扰,从州家里的“缘仓场”把粮食挪出来用就是了,等到今年秋收,然后由有钱人捐募些,填满粮仓就行了。

正当鲁奋涛紧锁眉毛,看着边士搬运口粮物资之时,交付口粮物资的官兵头子凑上来讲道:“大概这名是鲁步军司了吧?小的眼拙,顿时没胆辨别。”

鲁奋涛心里正烦着,哪儿有空听他说这些个说长道短,视线一瞄,淡然的道:“正是本将,不知道你有什么事?”

那官兵笑着说道:“齐执事叫小的一定要把一句话带给步军司,说大帅如果想横渡水泊,剿杀飞贼,最好还是走一遭西阳府以西,水泊边上有朝廷的一只海军成立的水寨,那地方有大帅想的船只。”

鲁奋涛听到这话目光一闪,费了很大的劲都得不到,最后很轻松就得到了,这刚想打盹儿之时,有人送来了枕头,怎么能喊他不意外之喜?

意外之喜之后,更加多是迷惑,这齐执事如何晓得他领导卫队过来,是要剿杀飞贼的?莫非皇上的旨意,给了这齐执事吗?若非,这没道理的啊,卫队的急前进,一天至少八十余里。

除去宿营以外,差不多不在路上糟蹋时间,用餐都是一面走一面啃干粮。唯有到有清水的地儿,才稍稍休憩,装满水,又接着行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