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大孙,咱回应天府吧!
第11章大孙,咱回应天府吧!
“四叔,这盐场如何建造,不是已经有现成的吗?” “四叔你直接派人去学,学好了,再去北平建盐场,何必还要自己来学?”
“如此利国利民之事,应当推广,多多建立盐场,让天下万民都可餐餐有精盐。”
“为何还要和我如此客气?”
朱英以一种理所当然的神情反问道。
朱棣连忙回答:“唉,雄英,这精盐之法可非同寻常,你是这精盐之法的主人,我想要建盐场,肯定是要得到你的同意。”
“不然,以后要是出了个什么利国利民的手艺,谁都可以拿来用。”
“岂不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到时候,谁还愿意去创新手艺呀?”
朱棣说的话十分有道理。
不过嘛,这也是为了找个理由罢了。
他真正的目的其实是在试探朱英,想要看一看,这位死而复生,在荒岛生活十年的侄子,对他这个四叔,是个什么态度。
如今看来,自己这个侄子还是和当年一样,有着赤子之心。
“叮,恭喜宿主获得红衣大炮的锻造之法。”
朱英脑海里面又多了一些知识。
这些知识中包含了如何锻造高级的钢铁打造炮膛,以及如何提升火药的纯度,提高大炮的射程。
这波不亏。
朱英很是认同道:“四叔,您说的不错。”
“既然如此,那我就写一套流程出来,到时候,你让那些工匠按照这个流程,就能建一个盐场出来。”
面对朱英的赤子之心,朱棣多少还是有一些感动。
总觉得自己这多少有一些小人行径。
也就没有多聊,一番感谢和寒暄,就告辞了。
等到朱棣走后。
朱英坐在椅子上,思考起今后的路。
大明算是得位最正的王朝。
朱元璋开局一个碗,最后打败了蒙元,建立了大明。
只是这往后,还是逃不过天下大势、历史的洪流。
出现过明君,却也有一些昏君。
最后败给了天时地利人和。
想想明朝之后,朱英觉得自己一定要做些什么。
这可能是每一位穿越到了明朝的穿越者,都会生出的心思和信念。
就像是后世那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一样。
“这大位,还是要争一争,以系统的尿性,最开始选择了大明长孙的身份,就能说明,以后会走上那条路。”
“不过,我这身份成为皇太孙,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然而,皇权最是能吸引人,流血是少不了。”
“那就尽力而为,让自己成为参天大树,风雨也不能摧之!”
……
朱元璋得知朱英写了一本精盐要术给朱棣,心下对朱雄英的满意程度又提高了不少。
“大孙,现在可愿随咱一起回应天府?”
在这凤阳都已经十余天了。
要不是最近没什么大事发生,秦王、晋王乖乖地回到了自己的封地,燕王朱棣拿到精盐要术之后,也告别朱元璋和朱英,回到了北平。
朱元璋还不可能如此气定神闲,陪着朱英在凤阳逗留这么多天。
不过嘛,他也不是那种能闲着的皇帝。
朱英专注于盐场,朱元璋则是带着人微服私访,看了看凤阳周边的百姓生计,关注于今年的春耕进行的如何。
在得知朱元璋来到了凤阳的时候,凤阳的县令可是胆战心惊了一把。
好在,凤阳靠近应天府,他也不敢乱来,把这凤阳治理的还算是可以。
不然的话,恐怕又要上演皇上微服私访惩处贪官的戏码。
朱英也知道朱元璋这还是关心应天府的乱子,皇帝就应该坐镇皇宫,依靠朝堂治理天下。
“去啊,我还想要看一看老爷子你说的盛世繁华之皇都,是个什么样儿呢!”
朱元璋笑着道:“保准让你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