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太孙到长安,秦王出城迎驾 - 大明:开局朱元璋流落荒岛 - 余秦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1章太孙到长安,秦王出城迎驾

第61章太孙到长安,秦王出城迎驾

洪武二十七年,本该已经被朱元璋给屠杀了的蓝玉、傅友德、冯胜等人,还活着。  他们不知道,正因为朱英的出现,救了他们一命。

朱英自然也不可能直接把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说出来,估计他们不太会相信。

就算是相信了,那也没什么用。

反倒还会给自己带来不确定因素,出现一些不可控的意外。

救了他们一命,就能够让他们忠心耿耿,让他们誓死追随吗?

这不太可能。

淮西勋贵们没有这么傻,就因为朱英所言的,我救了你们一命,你们本来应该会死的。

那朱英在荒岛十年,遇到的怕是个老神仙?

这种事情谁相信?

他们更愿意相信朱英是接受了高人的教导。

至于这位高人有多高。

那大概就是姜尚、鬼谷子、张良、诸葛亮等王佐之才的合体了。

甚至是可能,不止一位高人。

而蓝玉等人没有死,那自然还身居高位,一个一个手中握着兵权。

但是朱元璋也没有想着杀死他们的打算,因为朱英表现的非常出色。

他是一位合格的储君,将来也会是一位合格的帝王。

朱元璋相信朱英可以镇得住这些老臣,也相信,这些老臣也会有一个明智的选择。

这一次。

向番邦展出白玉狼王,然后哄抬价格,赚取他们的钱财,弥补大明收购羊毛的钱财损失的谋划,将有朱英亲自实施。

他选择了让蓝玉还有冯胜一起跟随,同时,带着一千锦衣卫,以及三千禁卫军。

朱元璋本来是劝着,多带一些人。

边关之地不安宁。

当然,他最担心的其实还是朱樉、朱棡、朱棣这些藩王。

不过,被朱英拒绝了。

拒绝的同时,他又获得了系统奖励。

他对朱元璋说道:“我相信二伯父、三伯父和四伯父他们不会伤害我的。”

“都是朱家之人,都是留着朱家的血液,而我这个皇太孙对大明的重要性,他们不会不清楚。”

朱元璋看着似乎当真相信天家有亲情的朱英,叹了一口气。

没有再说什么。

不过,他还是下令,让傅友德、长兴侯耿炳文带一队人马,跟在朱英的后面。

这还不是暗地里跟着,而是实打实,明着来。

毕竟,朱英可是大明的储君。

在经历了朱雄英八岁之事,又经历了朱标之死。

朱元璋是十分担心朱英再一次出现意外,要不是朱英有勇有谋,需要建立起来自己的威望和声誉。

朱元璋定然不会答应让朱英踏出皇宫半步。

面对朱元璋这种明着来的行为,朱英也没办法,只好让傅友德和耿炳文跟着。

他们先看了一下从应天府到长安的水泥路修建的成果,自从有了东征运送回来的白银。

这水泥路的建造也就被提上日程,并且成为了大明的国策。

想要富,先修路。

这句话绝对没有错。

交通不便,从长安到应天府,又或者是从应天府到长安,单程可能需要月余,而八百里加急,一个骑兵换一个骑兵,一个战马换一个战马,日夜兼程,也需要四五天。

但是这也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关键是需要驿站的战马配合,损耗也比较大。

战马在大明也是十分重要,轻易不能买卖,更不能杀害。

而修建水泥路。

可以拓宽官道,也能架桥过河,缩短行程的时间。

不仅如此,在雨天的时候,也能行走,比以前的官道肯定好上几百倍不止。

出了应天府,就能够见到水泥路。

这是方便应天府的人出行,四城门的水泥路,北城门通往船厂,西城门通往马鞍山,南城城潥阳,东城门通往镇江。

从东城门出发,可以一直到达大桥村,这里有个渡口,从这里过河,就能够见到桥工村,而这个渡口就是应天府到长安的水泥路的起始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